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03篇
  免费   412篇
  国内免费   182篇
耳鼻咽喉   19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99篇
口腔科学   39篇
临床医学   525篇
内科学   117篇
皮肤病学   43篇
神经病学   58篇
特种医学   1127篇
外科学   557篇
综合类   1557篇
预防医学   260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242篇
中国医学   1805篇
肿瘤学   31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171篇
  2021年   245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213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197篇
  2016年   190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250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274篇
  2011年   536篇
  2010年   565篇
  2009年   486篇
  2008年   416篇
  2007年   458篇
  2006年   432篇
  2005年   471篇
  2004年   424篇
  2003年   381篇
  2002年   243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过继免疫联合化疗治疗肺癌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癌症的生物治疗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近年来已成为传统肿瘤治疗模式(手术、化疗和放疗)之外的第4种模式。我们采用脾、胸腺淋巴细胞作为前体细胞,体外用重组淋巴因子(rIL-2)诱导产生LAK细胞,并联合化疗治疗肺癌,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82.
人肝癌组织中p53与HSP70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人肝癌中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与 p5 3的相互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从 12例肝癌组织中筛选HSP70与 p5 3均呈阳性表达的标本 ,并以免疫共沉淀法提取之。然后用SDS PAGE及Westernblot分析双阳性标本中两种蛋白的存在形式。结果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到 12例肝癌组织中有 3例为双阳性 ,用抗HSP70mAb免疫共沉淀的样品 ,可检测到 p5 3蛋白。用抗p5 3mAb免疫共沉淀的样品也可检测到HSP70蛋白。结论 :人肝癌中p5 3与HSP70以复合物的形式而存在 ,此可为肝癌的发病机制及免疫治疗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3.
肾间质纤维化(RIF)是由多种病因导致慢性肾脏疾病的主要病理特征,结合中医“络病学说”“癥瘕理论”与现代医学肾脏病理特征,“肾虚络瘀,肾络癥瘕”是RIF的主要病机,正气亏虚,累及肾气,肾虚气化不利,痰热瘀毒等实邪阻滞肾络,相互胶结,形成癥瘕,积聚于肾络导致了RIF。自噬是细胞体内将受损或衰老的细胞器、变性的蛋白质等代谢产物进行降解与重吸收的过程,自噬参与了RIF发生的诸多环节,与RIF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将自噬与中医学结合研究发现,机体内生痰热瘀毒等实邪的代谢与自噬降解和重吸收功能相关,自噬在一定程度上是消除痰热瘀毒等实邪的方式,正气不足,累及肾气,肾虚气化不利,自噬功能不足,会引起痰热瘀毒等实邪累积,瘀阻肾络则易形成肾络癥瘕造成RIF,肾虚络瘀是自噬不足的基础,肾络癥瘕是自噬不足的微观病理表现,自噬不足与肾络癥瘕形成具有相同的病机演变,该文就RIF“肾虚络瘀,肾络癥瘕”病机,结合RIF-自噬病理机制,深入探讨“肾虚络瘀-自噬不足-肾络癥瘕”在RIF的相关性,全面诠释“肾虚络瘀,肾络癥瘕”病机的科学内涵,以期从中医理论阐述自噬在RIF中的作用研究奠定基础,为RIF的治疗及其机制研究提供新...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便方对慢传输型便秘(STC)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盐酸洛哌丁胺灌胃法建立STC大鼠模型,设定正常组、模型组、莫沙必利组、益气活血通便方低、中、高剂量组(3.51、7.02、14.04 g·kg-1)给药后观察各组大鼠一般体征变化、计算粪便含水率及肠道推进率;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结肠组织黏膜炎症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水通道蛋白(AQP)3、AQP4、AQP8和c-Kit蛋白灰度值,通过16S r RNA高通量测序检测肠道菌群变化。结果:经过益气活血通便方给药治疗10 d后,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活血通便方不同剂量组和莫沙必利组大鼠的粪便含水率和肠道推进率均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活血通便方中、高剂量组和莫沙必利组大鼠结肠无明显黏膜炎症改变,杯状细胞排列较规整无断裂、数量较多。益气活血通便方中、高剂量组和莫沙必利组血清中SP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VIP明显降低(P&...  相似文献   
85.
颈椎病(CS)是脊柱常见、多发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且呈年轻化发展的趋势。CS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旋提手法治疗CS具有安全、有效、经济的特点。通过对筋骨理论以及旋提手法的深入挖掘,探讨在筋骨理论指导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以及旋提手法治疗CS的作用机制,为手法治疗CS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索黄芪多糖对去卵巢大鼠骨量和骨代谢以及BMP-2/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30只雌性SD大鼠进行去卵巢手术或假手术。正常饲养12周后被分为黄芪多糖组(ASNT组)、对照组(CON组)和去卵巢组(OVX组),其中黄芪多糖组每天给予400 mg/kg黄芪多糖治疗。通过骨密度、骨代谢指标、Micro-CT以及WB检测评估ASNT对骨质疏松症大鼠骨量、骨代谢以及BMP-2/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经过12周治疗,ASNT组大鼠骨密度较OVX组显著增加(P<0.05);ASNT治疗12周可以降低血清ALP和OC水平,增加血钙含量,增加股骨骨密度。经过12周治疗,ASNT组大鼠骨体积分数(BV/TV)、表面积体积分数(BS/T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目(Tb.N)较OVX组显著增加;而骨小梁间隙(Tb.Sp)较OVX组显著降低,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WB结果表明OVX大鼠骨组织的BMP-2/Smsds信号通路受到抑制;ASNT可以通过上调BMP-2、p-Smad1和p-Smad5的表达显著激活BMP-2/Smsds信号通路传导。结论研究表明ASNT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和骨量具有保护作用,可能和激活BMP-2/Smads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7.
目的 基于临床试验结合网络药理学探析六味地黄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①将60例肾阴虚证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口服维生素D和钙剂的同时,治疗组口服六味地黄丸、对照组口服雷洛昔芬,治疗6个月后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腰椎(L1~4)、右侧股骨颈骨密度值、血清骨钙素(OCN)及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水平。②依据TCMSP数据库筛选出六味地黄丸活性成分及其对应的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Drugbank 3个数据库获取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相关靶点,将活性成分靶点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相关靶点取交集所得靶点即为六味地黄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靶点。采用Cytoscape3.7.2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以及蛋白间的相互作用网络,使用STRING数据库进行PPI网络分析,运用Metascape数据分析平台进行GO生物过程富集以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均可提升骨密度,反映骨形成指标的OCN值明显升高,骨吸收指标的TRAP-5b值则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而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显示六味地黄丸作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活性成分有36个,位居前三位的活性成分为槲皮素、山奈酚、儿茶素,主要靶点为干扰素调节因子-1(IRF1)、抑瘤素M(OSM)、白介素6(IL-6)。GO富集分析显示,生物过程主要涉及到细胞因子介导的信号通路、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等;细胞组成主要包括蛋白激酶复合物、质膜蛋白复合物等;分子功能主要包括转录因子结合、核受体活性等。KEGG富集分析获取相关信号通路为JAk-STAT、Wnt及NF-κB信号通路。结论 六味地黄丸可显著增加骨密度、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而其作用机制在于应用槲皮素、山奈酚、儿茶素等活性成分,以IRF1、OSM及IL-6为主要靶点,通过JAk-STAT、Wnt及NF-κB等信号通路发挥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88.
[摘要]目的总结应用跖肌腱转移治疗腓骨肌腱滑脱症的临床应用结果。方法 2008年9月~2014年1月,对9例腓骨肌腱滑脱症患者采用跖肌腱转移治疗。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22~46岁,平均32.6岁。左足5例,右足4例。结果 术后随访13个月~5年,平均2.5年。术后恢复率按根据Sefton踝关节手术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7例,良2例,没有发生与该项技术操作相关的并发症,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 应用跖肌腱转移术很适宜治疗腓骨肌腱滑脱症,修复后的牢固性较好。但是,对该肌腱缺如者不适宜。  相似文献   
89.
三维重构是研究心脏血流机理及特性等问题的有效手段,本文基于CT断层扫描数据,利用Mimics处理工具对心脏进行三维重构,并对左心室优化模型进行偏差分析,优化改变了重构模型的粗糙度,对左心室结构的影响较小为后续探究心脏内部血流模式及特性、血液生理学参数异变和组织结构病变提供了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90.
提出基于不完整数据的IHB-LightGBM(Improved Hyperband-Light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心脏病预测模型。首先,在Hyperband算法超参数采样的基础上引入了权重值,并通过蓄水池法按特征权重对其进行排序,从而筛选出最优参数以提高算法的参数寻优能力;其次,针对心脏病数据样本小且属性缺失的问题,使用K近邻算法对不完整数据进行缺失值插补,再将处理得到的完整数据进行归一化,使数据映射至0~1范围内;最后,对LightGBM采用改进后的IHB优化算法进行全局参数寻优,建立IHB-LightGBM心脏病预测模型。使用UCI心脏病数据集进行实验,结果表明IHB算法的参数寻优效果优于贝叶斯、随机搜索等优化算法,IHB-LightGBM模型在各项评价指标也上明显高于随机森林、极端随机树等算法,可以获得更快的预测速度和更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