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宋永青  谢艳霞 《中外医疗》2009,28(5):163-163
目的探讨颌间牵引治疗陈旧性颞下颌关节脱位的应用。方法采用颌间牵引治疗陈旧性颞下颌关节脱位1例。结果跟踪随访1年无关节脱位复发,咬合关系及张口度均获得满意治疗效果。结论颌间牵引治疗陈旧性颞下颌关节脱位有痛苦小,无创伤,费用低,操作简便,效果肯定等优点,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2.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后期的专业认知和实习意愿,为临床教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02名临床实习后期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识及实习意愿进行调查。结果学生对护理专业认知不足,只有15名(14.7%)学生认为护理专业发展前景好,32名(31.4%)学生热爱护理专业,9名(8.8%)学生认为后期实习不重要,21名(20.6%)学生实习只是为完成实习计划,10名(9.8%)学生毕业后不准备从事护理工作,33名(32.4%)学生对从事护理工作不持肯定态度。结论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后期专业认知及实习意愿不容乐观,需加强实习后期教学管理,对学生进行职业情感及职业角色认知教育,采取切实有效方法减轻学生实习压力,开展就业指导使学生正确面对实习和就业。  相似文献   
123.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髋关节周围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175例70~95岁,ASA分级Ⅰ-Ⅲ级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采用连续硬膜外及全身麻醉,行骨科手术的麻醉处理。结果17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平均时间125min,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充分做好对患者的全面评估,积极治疗伴发病,使患者在最佳状态下实施手术,加强围术期管理,保证手术顺利,麻醉安全。  相似文献   
124.
目的 探讨骨疏康颗粒联合盐酸雷洛昔芬片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漯河市郾城区中医院就诊的12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雷洛昔芬片,1片/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餐后温水冲服骨疏康颗粒,1袋/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自觉疼痛程度、股骨近端、桡尺骨的骨密度和血清骨钙素(BGP)、Ⅰ型胶原C末端肽(CTX-1)、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INP)、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6(IL-6)、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00%比对照组的83.33%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R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NR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股骨近端、桡尺骨的骨密度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股骨近端、桡尺骨的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BGP、CTX-1水平低于治疗前,血清PINP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的血清BGP、CTX-1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PIN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TGF-β1、IL-6水平低于治疗前,血清IGF-1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清TGF-β1、IL-6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IGF-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疏康颗粒联合盐酸雷洛昔芬片可提高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有助于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提高骨密度,改善骨代谢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5.
目的 总结前臂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1999年6月至2010年12月,应用前臂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移修复15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以前臂桡神经浅支走行线作为皮瓣的轴线设计皮瓣,深筋膜下锐性分离,逆行转移覆盖创面,如需重建感觉功能,可将皮瓣上携带的皮神经与受区皮神经相缝合.结果 术后15例中,2例皮瓣远1/3部分皮下淤血,其中1例皮瓣尖端约1.5 cm× 1.0cm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皮瓣均顺利存活.术后随访4个月至8年,皮瓣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 该皮瓣切取简单,外观好,对供区损伤小,转移随意性强,可重建感觉功能,并与受区皮肤颜色近似,是修复手背、手掌及虎口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6.
目的:分析艾曲泊帕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漯河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2019年3月至2022年1月期间接受治疗的89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将接受传统方案(环孢素+司坦唑醇)治疗患者47例纳入对照组,将传统用药基础上联合新型药物(艾曲泊帕)治疗患者42例纳入观察组。对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分析艾曲波帕使用对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6个月时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Hb)、中性粒细胞计数(ANC)、血小板(PL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同时加用艾曲波帕,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