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1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22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61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535篇
内科学   71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109篇
综合类   975篇
预防医学   492篇
药学   394篇
中国医学   335篇
肿瘤学   2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241篇
  2011年   292篇
  2010年   300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236篇
  2007年   279篇
  2006年   225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目的观察移民建镇后居民居住环境改变与职业转换对血吸虫病人群分布的影响。方法对移民建镇的岳阳县老港村整群抽样,进行居民病情和疫水接触史的纵向观察。结果移民后居民职业发生较大改变,樵民由原来的229人降至2人,农民由原来的0增至142人。人群血吸虫感染率由2003年的11.83%下降至2005年的6.00%,40~、50~岁人群感染率下降明显。主要阳性人群由占40.70%的樵民改变为占35.71%的农民。血吸虫再感染率由2003年的20.00%下降至2005年的8.33%。疫水接触指数由2004年的328.59下降到2005年的120.61,接触程度下降。结论职业的改变及生活生产环境的改善大大降低了血吸虫感染率,废弃垸外来流动的樵民以及移民点季节性返回劳作的渔民成为防治工作新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BRMS1)在不同转移性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活性的关系和意义。方法:采用 RT-PCR技术检测3种细胞株〔非转移性MCF-7(A株),低转移性MDA-MB-453(B株),高转移性MDA-MB-231(C株)〕中BRMS1基因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检测在上述3种细胞株中BRMS1蛋白的表达。ELISA检测3种细胞株中HDAC的活性。结果:(1) 在A,B,C 3种细胞株中BRMS1 基因表达依次比例为3.1∶2.0∶1.0。C细胞株比A细胞株BRMS1基因表达降低2.1倍,BRMS1 基因表达随转移程度的增高而明显降低(P<0. 001)。(2)在A,B,C 3种细胞株中BRMS1蛋白表达依次比例为3.2∶1.9∶1.0。C细胞株比A细胞株BRMS1蛋白表达降低2.2倍,BRMS1随转移程度的增高而明显降低(P<0. 001)。(3)A,B,C 3种细胞株中HDAC活性依次比例为1.0∶1. 8∶2.6。C细胞株比A细胞株HDAC活性增高1.6倍,随转移程度的增高HDAC活性升高(P<0. 001)。结论:(1)BRMS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在3种细胞株中随转移程度的增高而呈递减趋势。(2)HDAC活性在3种细胞株中随转移潜能的增高而呈递增趋势;提示BRMS1可能通过参与调节HDAC活性调控乳腺癌的转移。  相似文献   
33.
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解剖型钢板对于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6例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采用骨折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结果16例患者中15例随访6个月-3年,1例发生轻度髋内翻,余14例骨折愈合,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应用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操作简单方便,固定牢靠,是一种效果良好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34.
目的:通过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观察及护理,以达到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的目的.方法:采取紧急措施,加强临床观察,加强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及时补充血容量,加强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的护理,做好出院指导及回访,提高预见性护理的认识.结果:显效56例,有效6例,无效4例.有效率94%.结论:通过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可以达到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35.
目的分析某院2006年住院病人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病历3107份.结果2006年抗菌药物平均使用率为79.0%,病原学检查率为5.5%.结论2006年某院抗菌药物使用率高于《医院感染管理规定》必须小于50%的要求;存在用药指征掌握不严、配伍不当、给药时间不妥等问题.  相似文献   
36.
双侧侧脑室穿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双侧侧脑室内积血2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6年1月至2002年3月,对25例原发性高血压双侧侧脑室积血病人,进行双侧侧脑室前角穿刺引流,随访半年,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得宝松局封(复方倍他米松)对带状疱疹及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疗效.方法 31例患者在抗病毒治疗的同时均使用得宝松局封进行疼痛治疗,通过视觉模拟评分观察其对患者疼痛的缓解、对患者情绪、睡眠及日常活动进行考核以判断其生活质量的改善,同时观察在治疗中可能出现的胃肠道和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结果 31例患者经得宝松局封治疗后,2例因副反应而终止治疗,其余患者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由(8.51±1.12)分降至(2.47±1.23)分,总有效率达100%,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与曲马朵缓释片治疗的患者相比疗效显著提高,患者耐受性好,且部分并发症随时间延长而减少.结论得宝松局封能有效地控制带状疱疹及疱疹后神经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8.
奥美拉唑对急性脑血管病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西米替丁与奥美拉唑预防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效果。方法 186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成西米替丁对照组(93例)和奥美拉唑观察组(93例),观察住院期间消化道出血情况及病死率。结果 西米替丁组和奥美拉唑组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19.4%和5.3%,西米替丁组病死率为11.8%。明显高于奥美拉唑组的3.2%。结论 奥美拉唑预防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效果明显优于西米替丁。  相似文献   
39.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