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36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7 毫秒
61.
目的观察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不同预防应用方法的效果,探讨合理的应用方式。方法剖宫产患者320例随机分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60例,观察组术前0.5~1 h予头孢替唑钠2.0 g溶于50~100 mL生理盐水中于20~30 min内静脉滴入,术后12~24 h内重复上述给药1次,头孢替唑钠皮试阳性者改用林可霉素;对照组术前、术中不予用药,术后回病房应用头孢替唑钠或者林可霉素,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续3~5 d。结果 2组患者术后病率、退热时间、切口感染等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剖宫产术前应用单剂、术后短时间应用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模式,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62.
目的了解孕妇对分娩方式的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09年6月~2010年2月在某医院住院待产的第1胎头位足月200例孕妇进行问卷调查,并追踪分娩结局。结果 200例被调查者中,有142例孕妇意愿选择自然分娩,占70.95%;58例孕妇意愿选择剖宫产,而实际分娩过程中,自然分娩124例,占61.90%;剖宫产76例,占38.09%。产前产后分娩方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54,P<0.05)。结论孕妇心理因素对分娩方式有较大影响,重视妊娠期及分娩期的分娩教育,有利于正确选择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63.
暂时性神经病学综合征(TNS)表现为钝痛和放射痛,以臀部为中心呈放射性向下肢扩散,由Scheider首先报道。一般发生于腰麻后12~36h,持续2d~1周,疼痛程度为中等或剧烈,所有局麻药在脊麻后都可发生。如何有效治疗椎管内麻醉方式后的并发症,是当前临床麻醉中的热点课题[1]。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的临床内科治疗特点。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1年11月深圳市福田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环孢素A并泼尼松治疗,对照组仅使用泼尼松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生化指标改善情况。结果(1)观察组治愈27例,总有效率100.0%(35/35);对照组治愈9例,总有效率62.8%(22/3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化指标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环孢素A联合泼尼松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5.
目的分析绝经后妇女盆腔包块的超声诊断。方法收集我院于2013-01~2014-01间收治的65例绝经后妇女盆腔包块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诊断。结果经诊断,发现良性肿瘤者47例,占72.31%,恶性肿瘤者18例,占27.69%;超声对盆腔肿物性质的诊断发现,敏感性为93.75%,特异性为93.88%;在盆腔肿物诊断中,超声误诊7例,占10.77%。结论在绝经后妇女盆腔包块中采用超声诊断,能有效、快速鉴别出肿瘤的性质。  相似文献   
66.
目的 研究深圳市福田区看守所在押人员疾病收治现状及对策,使之有效地满足患病在押人员医疗诉求。方法 自行设计三套问卷先后采集两组病例,回顾性分析2008—12~2011-11间我院内外科传统路径收治的244份病例。提出相应对策。监测2013—05~2014—05间在外科组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模式收治的41例在押人员运作过程以及满意度调查和效果评分等。结果 根据反馈资料按四方面评分。单病种临床路经标准化医嘱执行合格完成率为87.8%,出入院诊断依据符合率为90.2%,辅助检查阳性显现率达97.6%,根据医疗文件的结果评价患者的差异,41病例中临床路经规范化合格完成率达85.4%,因变异淘汰失败病例为6例,占比14.6%。结论 采用临床路径管理可有效的提高在押人员疾病收治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缺血性脑卒中颈部动脉宽块之间的关系,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提供参考方向。方法选取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缺血性脑卒中伴血尿酸升高的60例患者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单纯缺血性脑卒中的140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颈部动脉斑块与狭窄的情况。结果研究组颈部动脉斑块及狭窄Ⅲ级、Ⅳ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颈部动脉斑块及狭窄程度的增加,患者血尿酸水平也不断升高(P〈0.05)。内中膜厚度大于或等于1.0mm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内中膜厚度小于110mm的患者(t=11.414,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颈部动脉斑块、狭窄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高尿酸血症直接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在某种程度上血尿酸的水平能够反映出颈部动脉斑块及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68.
排石胶囊治疗肾结石85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排石胶囊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4年以来门诊肾结石患者85例,治疗组中加入排石胶囊,对照组给与常规治疗,治疗病程为1周~18个月,观察排石胶囊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结果:加用排石胶囊的治疗组,其总有效率为93.3%,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7%,两者比较具有一定的差异,并且治疗组前后结石影像学比较,其结石直径有一定的差异。结论:排石胶囊选方精良,对于肾结石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测量国人颈椎间盘终板矢状面形态,并分析其与年龄、性别、节段之间差异的变化情况,为基于国人颈椎解剖结构设计的椎间融合器、人工椎间盘和人工髓核假体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随机筛选颈椎MRI数据404例,其中男性191例,女性213例,年龄15~72岁,平均38.4±8.8岁,通过MRI测量颈椎间盘终板凹陷深度(endplate concavity depth,ECD)和位置(endplate concavity apex,ECA),分析终板矢状面形状。将样本按照年龄分为5组:15~27岁(40例)、28~37岁(143例)、38~47岁(164例)、48~57岁(48例)、58~72岁(9例);按照性别分为男性、女性组;按照不同节段分为:C3/4、C4/5、C5/6、C6/7组,研究矢状面形状、ECD、ECA在年龄、性别、节段之间的统计学变化。结果:各年龄段之间颈椎间盘终板矢状面形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4例国人ECD为1.70±0.42mm,各年龄段之间EC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组和女性组颈椎间盘终板矢状面形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EC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1.79±0.44mm、1.62±0.38mm;E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下终板之间颈椎间盘终板矢状面形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下终板呈平坦型,而上终板大多呈凹陷型;各节段之间EC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人颈椎间盘终板矢状面形状、ECD和ECA在各年龄段之间均无差异。颈椎间盘终板矢状面形状、ECA在性别之间无差异,但ECD有差异,男性比女性大。ECD在各节段之间有差异,但ECA无差异。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胱抑素C(CysC)、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G)检验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N)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3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的不同分为A组(119例)、B组(112例)和C组(69例),另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集血液标本进行血清CRP、CysC、β_2-MG、Scr、微量元素Zn检验,对比检验结果,分析各项指标与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结果A组的β_2-MG、CysC、血肌酐(Sc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β_2-MG、CysC、CRP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Zn水平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β_2-MG、CysC、CRP、Scr水平均显著高于A、B两组,Zn水平显著低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β_2-MG、CysC、CRP、Scr阳性率均显著高于A组,而C组的β_2-MG、CysC、CRP、Scr阳性率又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尿微量白蛋白(Malb)与β_2-MG、CysC、CRP、Scr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733、0.725、0.511、0.532),而与Zn呈负相关关系(r=-0.5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RP、CysC、β_2-MG及微量元素Zn水平变化与肾功能损害程度有着密切联系,联合检测各项指标,掌握各项指标的变化规律对于诊断早期DN,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