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47篇
  免费   1148篇
  国内免费   3228篇
耳鼻咽喉   526篇
儿科学   239篇
妇产科学   496篇
基础医学   1359篇
口腔科学   855篇
临床医学   2001篇
内科学   1950篇
皮肤病学   220篇
神经病学   566篇
特种医学   403篇
外科学   1717篇
综合类   4502篇
预防医学   2800篇
眼科学   87篇
药学   2080篇
  14篇
中国医学   1315篇
肿瘤学   69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252篇
  2021年   274篇
  2020年   300篇
  2019年   262篇
  2018年   162篇
  2017年   173篇
  2016年   277篇
  2015年   284篇
  2014年   523篇
  2013年   789篇
  2012年   1044篇
  2011年   1192篇
  2010年   1256篇
  2009年   1448篇
  2008年   1504篇
  2007年   1893篇
  2006年   1990篇
  2005年   2142篇
  2004年   1678篇
  2003年   1238篇
  2002年   1099篇
  2001年   403篇
  2000年   560篇
  1999年   247篇
  1998年   155篇
  1997年   141篇
  1996年   118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用因子分析方法评价卫生改革措施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8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在卫生领域陆续进行了许多改革。文章尝试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13项卫生改革措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共存在3个潜在公因子,分别是增强医院的经济自主权、提高病人的权利、减少政府的拨款,其中增强医院的自主权对医院的发展最重要;不同卫生改革措施对不同级别医院所起的作用不同,乡镇卫生院的职工认为不重要,而省级医院的职工认为很重要;临床医生一致认为提高病人的权利对医院的发展不重要;因子分析结果与其它同类研究的结果完全一致,结果可靠,而且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术后出现迟发性感染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患者均为男性,平均58岁;声门上区21例(T1N0M0 5例、T1N1M0 6例、T1N2M0 4例、T2N0M0 2例、T2N0M0 3例、T3N2M0 1例),声门区10例(T2N0M0 3例、T3N0M04例、T3N1M0 3例),外院全喉切除术后1例(TNM分期不详);喉重建术31例,术后18例(56.25%)患者接受放疗。迟发性感染发生在术后1~10个月,平均术后5.6个月;1~3个月13例,4~6个月16例,7~10个月3例,合并颌下隙感染2例。静脉应用广谱抗生素同时切开排脓或行局部扩大清创术,32例中23例(72.5%)切口内发现缝合丝线头。结果:10例10d左右完全愈合,22例愈合时间为15d~0,5年,平均2个月。随访2月~8年,失访5例,20例患者存活,9例患者拔管保留喉功能,死亡7例。结论:迟发性感染的主要原因是颈部切口留有缝线、细菌感染、手术局部血运差、放射治疗等。  相似文献   
103.
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急慢性附睾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对急慢性附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直接检查法观测A组 :急性附睾炎 1 4例 ,B组 :慢性附睾炎 36例。观察附睾及精索静脉的二维超声图像特征 ,检测附睾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A组附睾血流丰富 ,可呈现花环状血流或树枝状血流 ,B组附睾周围呈弧状不完整的线状血流。A组血流速度明显高于B组 (P <0 .0 1 ) ,阻力指数前者低于后者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A、B两组患侧均有精索静脉曲张 (P <0 0 1 ) ,二者之间扩张程度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二者的鉴别诊断能够提供可靠依据 ,可作为急慢性附睾炎的首选检查方法 ,患侧精索静脉曲张可作为附睾炎诊断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国产导管在血管内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应用60条国产血管内介入治疗导管行脑血管造影17例、盆腔动脉造影及栓塞6例、肝动脉造影及栓塞37例。结果:所有血管造影及治疗均成功完成。结论:国产血管内介入治疗导管能够满足介入治疗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5.
我国中药行业进入国际市场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人类社会进步,人类对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呼唤回归自然、提倡绿色保健食品的呼声使中药或称植物药物的发展日益迅速,其国际市场迅速扩大。目前,每年的销售额都在300亿美元以上,而且正以每年平均10%以上的增长率递增。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有几千年历史的中药,在近十几年来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国内仅中成药的年销售额2001年就达到400亿元,是1980年近10亿元的40多  相似文献   
106.
MS—870(50mg·Kg~(-1)·d~(-1)×7d.po)能显著促进正常小鼠和环磷酰胺所致的免疫反应低下小鼠溶血素生成,提高外周血酸性非特异性酯酶染色T淋巴细胞阳性百分率和增强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体外(10μg、5μg·L~(-1))明显促进NK细胞活性。此外.MS—870尚能提高碳粒廓清速率巨噬细胞吞噬率与吞噬指数.并使免疫器官增重。  相似文献   
107.
不同工艺硫酸软骨素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猪喉骨为原料,采用浓碱、稀碱和稀碱-稀盐三种提取工艺制备硫酸软骨素(ChS),对所得产品(ChSⅠ、ChSⅡ、ChSⅢ)的理化性质作了比较,并以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为模型用口服和腹腔注射两种给药途径进行生物活性的比较。结果表明,浓碱工艺生产周期短,用酶量少;稀碱工艺其次;稀碱-稀盐  相似文献   
108.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治疗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目的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儿的治疗方法和疗效观察。方法经多道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确诊的4~12岁OSAHS患儿59例:扁桃体切除和(或)经口内镜(内窥镜,下同)引导下腺样体刮除54例;选择长期正压通气治疗(continue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2例;保守治疗3例。采用儿童OSAHS生活质量调查表(quality of life for children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18 items,OSA-18)对患儿进行治疗前后的随访。结果围手术期无术后出血、急性呼吸道梗阻发生。随访12~18个月,手术患儿无鼻咽闭锁、咽鼓管功能障碍、腺样体残留等并发症;OSA-18调查评分显示:治疗后76.3%(45例)的患儿生活质量总体指标,88.1%(52例)的患儿睡眠呼吸障碍,67.8%(40例)的患儿身体症状得到显著改善。长期CPAP治疗的有效治疗压力在5.6~7.8cm H2O左右。3例保守治疗者略有改善。结论手术切除引起上气道阻塞的肥大的扁桃体和(或)腺样体是儿童OSAHS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纤维鼻咽镜检查、头颅侧位X线摄片有助于手术适应证的确定。经口内镜引导下腺样体刮除术具有直视下操作,视野清晰,切除彻底,可避免损伤周围重要结构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9.
老年患者不同证型红外热象舌图温度负荷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不同中医辨证分型的红外热象舌图温度负荷变化。方法 :被测试者分为阴虚证、阳虚证、气滞血瘀证、气血两虚证、湿热证五组。施以冷负荷后 ,红外舌图分析选取七个点温为代表 ,以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确定纵横坐标位置 ,对采录的所有红外舌图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阴虚组舌尖、舌前两侧点冷负荷前后变化值与正常组比较 P<0 .0 5 ;阳虚组各点冷负荷前后变化值均低于正常组 (除 M点 ) ,且 T点、TL 点、TR点、M点均大于气血两虚组及湿热组 P<0 .0 5 ;气滞血瘀组舌温变化值低于正常 (T点 P<0 .0 5 ) ;气血两虚组各点温变化值均显著低于正常组 (P<0 .0 5~ 0 .0 1)及其他证型组 ;湿热组舌尖、舌前两侧点冷负荷前后变化值与正常组比较 P<0 .0 5 ,且低于阴虚组、阳虚组、气滞血瘀组。结论 :老年不同中医辨证分型的红外热象舌图各有其特征 ,红外热象舌图直观、重复性强 ,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和疗效判断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10.
葡萄籽多酚对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葡萄籽多酚(GSPs)逆转多药耐药的作用及其对多药耐药相关蛋白GSTπ、TopoⅡ α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人乳腺癌MCF-7细胞及其耐药株MCF-7/ADR细胞作为实验对象,用MTT法观察GSPs对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观察GSPs对GSTπ、TopoⅡα等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GSPs在1.2、2.4mg/L浓度时对细胞无毒性作用,并且均能逆转MCF-7/ADR细胞的多药耐药性,逆转倍数分别为5.77和9.79倍;GSPs可使MCF-7/ADR细胞GSh表达下降,但对TopoⅡ α表达无影响。结论:体外试验证实GSPs具有多药耐药逆转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肿瘤细胞内GSTπ的表达有关,提示GSPs是一种潜在的肿瘤化疗增敏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