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40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71.
目的:攘讨围手术期患者发生急性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8年14例围手术期肺栓塞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治疗经过.结果:14例肺栓塞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氧分压下降,呼吸困难是急性肺栓塞,5例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只有4例出现心电图的典型改变(SⅠ、QⅢ、TⅢ),5例D-2二聚体检查阳性C有鉴别诊断价值)。7例CT及肺灌注扫描确诊。结论:高龄、肿瘤、长期卧床、孕产妇、麻醉及手术等是导致围手术期发生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主要因素;加强CT及肺灌注扫描是安全、可行的检查项目,具有诊断价值;围手术期加强监测及积极的溶栓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临床医师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七氟烷对人脑胶质瘤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接种对数生长期的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于培养皿中,细胞传代后分为对照组及七氟烷组。对照组通入含5%CO_2及95%的空气,七氟烷组通入5%CO2及92.5%的空气和2.5%七氟烷,气流量为2 L/min,处理4 h。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两组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细胞划痕修复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印迹检测两组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分子[包括E-钙黏蛋白(cadherin)、N-cadherin、snail及紧密连接蛋白(Zo)-1]、肿瘤干细胞相关分子(包括CD133)及侵袭相关分子[包括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表达的变化。结果七氟烷组穿透基底膜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七氟烷组细胞24 h后划痕修复面积差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七氟烷组相比对照组细胞E-cadherin及Zo-1表达显著上调,N-cadherin、snail、CD133、MMP-2及MMP-9表达显著下调(P<0.01)。结论七氟烷可显著抑制人脑胶质瘤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相关机制可能与其对细胞干性、EMT及MMP的抑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心肺转流(CPB)下行冠脉搭桥术PETCO2与心输出量(CO)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择期CPB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49~73岁,BMI 19~25 kg/m2,ASAⅡ—Ⅳ级,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丙泊酚、舒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及七氟醚等常规剂量维持麻醉。麻醉后放置Swan-Ganz漂浮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CVP、肺动脉压力(P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采用旁路法监测PETCO2,采用热稀释法测定CO。记录麻醉稳定后5 min(T0)、CPB开始(T1)、CPB灌注流量降至50%(T2)、CPB灌注流量降至25%(T3)、停CPB后10 min(T4)、术毕(T5)的PETCO2、CO。记录T1—T5时PETCO2、CO分别与T0时PETCO2、CO的差值(记为ΔPETCO2、ΔCO),进行线性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与T0时比较,T1、T2时PETCO2、CO明显降低,T4、T5时CO明显升高(P<0.05)。T1—T5时ΔPETCO2与ΔCO之间存在良好的正相关性(r1=0.744,r2=0.815,r3=0.818,r4=0.810,r5=0.696,P<0.001),其中T2—T4时ΔPETCO2与ΔCO之间的相关性更好。结论CPB下冠状动脉搭桥术PETCO2与CO的变化呈现出较好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74.
75.
目的 探讨新生期大鼠吸入七氟烷对其神经及认知功能发育的影响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选取新生SD大鼠4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只,实验组分别于出生后第7、14、21d吸入2.6%七氟烷+运载气体2h,对照组吸入正常空气;对比两组大鼠喂实验第30d时(出生后37d),对比Morris水迷宫实验中游泳路程、...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复合小剂量静脉麻醉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45例, 按照治疗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2例予以硬膜外麻醉方案, 观察组23例予以硬膜外麻醉联合小剂量静脉麻醉方案。比较两组麻醉效果、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麻醉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χ2=5.66, P<0.05)。麻醉前(t1)、麻醉完成时(t2)、切皮时(t3)、术毕(t4)、术后0.5 h(t5), 两组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气道峰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2、t3、t4时间点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麻醉时间比较, 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48 h, 观察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2.58、2.72, P均<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予以硬膜外麻醉复合...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8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丙泊酚组及右美托咪定组各42例,采用Beckm Epics流式细胞仪测定麻醉诱导前、术毕、术后1、3、7d时免疫细胞(CD3+、CD4+、CD4 +/CD8+)的数量、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数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白细胞介素(IL)-6,IL-8水平.结果 右美托咪定组术后认知障碍(POCD)发生率低于丙泊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76%比23.89%,P=0.013);与麻醉前相比,右美托咪定组术后感染率低于丙泊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8%比21.43%,P=0.0007);两组患者手术结束时CD3+、CD4+、CD4+/CD8+水平下降,且丙泊酚组下降显著;与麻醉前相比,两组患者手术结束时CRP、IL-6,IL-8水平显著升高,且丙泊酚组升高显著.结论 右美托咪定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影响较小,能减轻炎症反应对机体的影响,从而降低POCD及围手术期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78.
目的:了解手术中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原因。方法:统计我院近3a来麻醉记录单,将术中出现心律失常的35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35例患者年龄为65~87岁,35%的患者术前存在心肺疾患,72%的心胸外科手术。发现心律失常后,给予积极处理,35例均康复。结论:围手术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高龄、手术类型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风心瓣膜置换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600例风心病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实施精心的术前、术后护理,预防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589例患者痊愈出院,11例患者死亡。结论精心的术前、术后护理对风心病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极为重要,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换瓣成功率。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在电视胸腔镜下行微创肺癌根治术的护理体会。方法74例行电子胸腔镜肺癌根治的患者,微创下病变切除、淋巴结清扫,护理人员密切配合。结果74例患者均在全身麻醉双腔气管插管下实施肺叶切除及胸腔淋巴结清扫术,平均手术时间3.5~4.5 h,平均出血量200~300 ml,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安全返回病区,术后均痊愈出院,未见并发症发生。结论电视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具有痛苦少、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越性,适合临床推广。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