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6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114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123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464篇
内科学   137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77篇
外科学   334篇
综合类   900篇
预防医学   357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269篇
  4篇
中国医学   119篇
肿瘤学   3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207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210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因外源性转染到MSC(骨髓间充质细胞)后,bFGF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SD大鼠,获取骨髓间充质细胞,分为对照组、阴性对照组(转染外源性GFP)和实验组(外源性bFGF转染MSC),经过体外培养后,应用RT-PCR和ELISE法检测各组MSC的bFGF基因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RT-PCR法显示实验组bFGF基因表达量(0.73±0.15)高于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ELISA法显示bFGF基因表达主要集中在胞浆,实验组bFGF基因表达量[上清为(5.38±0.45)ng/L,胞浆为(8.27±0.82)ng/L]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采用病毒介导基因转染技术能够将外源性bFGF转染至MSC,并能够成功实现bFGF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术前预防性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对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手术效果的影响,并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 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接受玻璃体切割术的40例(54眼)PDR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术前应用康柏西普玻璃体注射的20例(26眼)为治疗组,未应用康柏西普的20例(28眼)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手术及预后效果。根据视力改善效果测评预后,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 结果 治疗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医源性破孔、术中出血、术中电凝、硅油填充患眼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前两组黄斑厚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治疗组黄斑厚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视网膜复位率、术后玻璃体再积血率、术后视力恢复效果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较高的术前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高的术前黄斑厚度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术前预防性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能够提升PDR患者玻璃体切割术效果减少术中并发症,但该措施对患者视力恢复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3.
手指离断是临床常见的严重外伤,常合并骨折、脱位、神经血管的损伤.因为伤情造成骨缺损,加上术中短缩部分指体,术后均出现一定程度的手指短缩.2007年6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对48例断指再植成功合并指体短缩的患者应用Ilizarov技术进行指延长,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一般资料:本组48例,男40例,女8例;年龄18~48岁,平均32岁.伤因:刀砍伤12例,机器绞伤22例,轧砸伤6例,电锯伤8例.离断平面:手指近节32例,中节16例;其中完全离断26例,不全离断(无血运)22例.  相似文献   
84.
目的:对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和干预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对该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ICU病房收治的行中心静脉置管术360例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导管感染患者78例,对他们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和干预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①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总的感染率为:21.67%,其中股静脉、颈静脉和锁骨下静脉插管的感染率分别为33.33%、21.18%和18.60%,其中股静脉置管最高,锁骨下静脉最低(P<0.05)。②置管术后第1、2、3、4周末期时的感染率分别为13.33%、18.46%、24.76%和30.77%,结果显示导管留置的时间越长,感染发生率越高(P<0.05)。③单腔导管留置感染率为16.67%,显著低于双腔导管留置的33.33%。④导管留置后78次的感染中有38次为革兰阳性菌感染,感染率为48.71%,有27次为革兰阴性菌感染,感染率为34.61%,有13次为真菌感染,感染率为16.67%。结论严格中心静脉置管各阶段的管理,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缩短置管时间,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的管理和穿刺部位消毒,对降低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5.
抗菌药主要可分为以下2大类型:浓度依赖性抗菌药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浓度依赖性抗菌药主要为喹诺酮类与氨基糖苷类等,其具有血药峰浓度越高,灭菌的效果越好的特点。而时间依赖性抗菌药则主要为β内酰胺类药物,其灭菌的作用与药物的血药峰浓度无太大的联系,主要与药物对于病菌的MIC时间有关。抗菌类药物在进行杀灭病原菌的作用时,需要以下2种条件:(1)药物具备一定的浓度;(2)作用于靶位一定的时间。时间与浓度的关系在药代动力学中主要是由AUC(时间-浓度曲线下面积)表示[1]。使用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时,药物的浓度越高,则杀灭病原菌的作用越强,对于此类药物,通常的疗效预测指标为Cmax与MIC的比值。氨基糖苷类药物即为较典型的浓度依赖性抗菌药,有研究显示,对于肺炎患者,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进行治疗时,48小时内若Cmax与MIC的比值能够超过10,则患者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的速度更快[2]。因此对于氨基糖苷类药物,通常要求在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增加给药剂量,以达到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在进行杀菌作用时,药物的浓度到达一定的量即会达到饱和,此时增加药物剂量对于治疗效果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对于此类药物,T>MIC即为监控疗效的指标[3]。β内酰胺类药物即为最为常见的时间依赖性抗菌药,根据相关研究证实,β内酰胺类药物的临床疗效与AUIC有显著相关性。本文就时间依赖性抗菌药与浓度依赖性抗菌药在使用过程中的方案优化进行分析与讨论,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86.
目的:分析对比标准大骨瓣减压与常规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神经外科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7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行常规骨瓣减压治疗,观察组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术后监测2组患者的颅内压变化情况、术后的预后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第3、5、7天的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5例(12.5%)患者出现并发症,对照组13例(34.2%)患者出现并发症,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视野开阔,减压充分,预后良好,且并发症少,是一种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7.
目的:采用序贯法测定异丙酚(丙泊酚)抑制小剂量氯胺酮兴奋循环作用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方法择期全身麻醉患者21例,按照序贯法给药原则:丙泊酚剂量按等比数列逐级增加,公比为1.2,初始剂量为0.5 mg/kg。根据静脉注射氯胺酮后血压、脉搏变化情况调整丙泊酚的剂量。记录各时间点的血压、脉搏和SpO2数值及镇痛镇静评分(OAA/S),使用加权均数法计算ED50。结果异丙酚抑制小剂量氯胺酮兴奋循环作用的ED50为0.56 mg/kg,95%可信区间为(0.54,0.62)。结论异丙酚可以有效抑制小剂量氯胺酮的交感神经兴奋作用,两药配伍使用血压、脉搏平稳,呼吸抑制轻微。  相似文献   
88.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规范化抗凝和溶栓治疗是降低病死率,减少复发率或防止发展为慢性血栓栓塞性肺 动脉高压的要素之一。一旦确诊急性PTE,需结合患者的临床综合因素进行全面评价、分层、制定规范化、个体化抗 凝或溶栓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轮状病毒性肠炎67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西咪替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更昔洛韦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 d。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10%(P<0.05);观察组止泻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和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全部病例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效果明显,且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与康复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循环内科的22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将人文环境、人文语言和人性化管理融入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加强对老年患者的身心关怀。结果人文关怀缩短了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时间,提高了老年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要人文关怀护理,人文关怀护理对促进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