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8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77篇
内科学   36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257篇
预防医学   4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24篇
中国医学   84篇
肿瘤学   17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61.
患者女性,14岁,因渐进性左鼻阻塞1个月伴涕血入院,患者在无明显诱因下感左侧鼻腔阻塞,偶伴涕血,无脓涕、头痛、面麻、牙痛。鼻腔总道见新生物脱垂至鼻前庭,鼻咽部见左鼻后孔新生物脱垂至口咽,新生物表面暗红色,较光滑,触之无痛,不易出血,局部糜烂,坏死,覆盖假膜,CT示左侧上颌窦及左侧鼻腔内见软组织密度影充填,  相似文献   
762.
赵钰  王巧稚  卫俊  赵垒 《环境卫生工程》2021,29(2):10-15,21
装修垃圾因为组分成分复杂,含有一定重金属,还具有挥发性有毒物质的特性,一直是城市建筑垃圾管理的难点.以武汉市为例,对武汉市2005-2019年装修垃圾年产生量进行了估算,并对比GM(1,1)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2020-2025年装修垃圾年产生量.结果 表明,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更为准确,2020-2025年武汉...  相似文献   
763.
周唯  汪国栋  裴璇  黄亮亮  李喆君  刘曦明 《骨科》2023,14(3):222-227
目的 比较导航下经皮加长骶髂螺钉与经皮重建钢板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骶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21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骨科收治的52例垂直不稳定型骶骨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按置入内固定的不同分为加长螺钉组(25例)和钢板组(27例)。加长螺钉组采用导航辅助下经皮加长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钢板组采用后路经皮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骨折复位情况以及骨盆功能恢复情况,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52例病人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2~25个月,平均14.1个月。加长螺钉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少于钢板组[(79.6±18.3) min vs.(131.3±18.9) min,(34.2±24.4) mL vs. (252.9±120.3) mL,P<0.001];钢板组术中透视时间少于加长螺钉组[(41.5±23.9) s vs. (176.4±61.5) s,P<0.001];加长螺钉组术后3天、术后2周VAS评分[4(4,5)分、3(2,3)分]均少于钢板组[5(4,6)分、4(4,4)分](P<0.05),两组病人术后1个月、6个月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术后骨折复位情况Matta标准评分与骨盆Majeed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长螺钉组有2例病人术后出现螺钉松动退钉,两组病人术后均未出现内固定断裂以及骨折复位丢失并发症。结论 导航下经皮加长骶髂螺钉内固定与经皮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骶骨骨折,均可获得良好的复位与功能效果,但前者较后者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创伤小、疼痛减轻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64.
程德忠  李毅 《世界中医药》2020,15(2):150-154
目的:分析连花清瘟颗粒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1-31日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就诊的,应用连花清瘟颗粒联合常规治疗(根据病情监测给予营养支持治疗、抗病毒治疗及抗菌药物治疗等)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应用连花清瘟颗粒治疗3 d后,发热、乏力、咳嗽症状消失率分别为47.5%、35.1%、20.0%,治疗5 d后发热、乏力、咳嗽症状消失率分别为62.5%、59.5%、50.0%,治疗7 d后发热、乏力、咳嗽症状消失率分别为80.0%、75.7%、76.7%;发热、乏力、咳嗽消失天数分别为(3.6±2.14)d、(4.1±2.58)d、(5.3±2.63)d;治疗7 d后,其他症状体征(胸闷、呼吸困难、湿啰音)消失率分别为84.6%、100%、89.5%;有效率为81.6%,且临床应用安全性良好。结论:连花清瘟颗粒明显改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患者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减少发热、乏力、咳嗽持续天数,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初步研究证据。  相似文献   
765.
视黄醇结合蛋白2(retinol-binding protein 2,RBP2)可特异性去除组蛋白H3第4位赖氨酸上的二甲基和三甲基,从而介导基因沉默和调节细胞功能。多项研究表明RBP2与肿瘤的关系密切,它不仅有助于肿瘤细胞的分化、代谢和增殖,还可以阻遏肿瘤细胞抑制基因的表达,诱发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促进耐药的发生。因此,RBP2可成为肿瘤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之一。针对RBP2的选择性抑制剂的探讨将有助于我们对其结构、功能及生物学作用的认识,并有望开发出新的抗癌药物。  相似文献   
766.
目的 评价奇异值分解(SVD)滤波对超声造影(CEUS)超微血管成像(SMI)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1例疑诊肝血管瘤患者行常规二维超声及CEUS检查,对图像进行SVD滤波处理,根据算法获取基于CEUS的SMI图像;比较经SVD滤波处理的CEUS SMI与二维声像图及原始CEUS图像的信噪比(SNR)、对比组织比(CTR)及分辨率等参数的差异。结果 相比二维声像图及原始CEUS图像,经SVD滤波处理的CEUS SMI可显示更多微血管网络,并支持测量血管间的距离。二维声像图、CEUS及CEUS SMI的SNR分别为7.56、17.65及22.43 dB,CTR分别为1.12、7.56及16.34 dB;CEUS SMI的SNR及CTR明显高于二维声像图及CEUS。结论 SVD滤波可提升肝脏CEUS SMI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767.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MIT)联合肌内效贴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纳入92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MIT组(31例)和联合组(30例)。对照组仅行常规康复训练,以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任务导向性训练为主,每次治疗40 min;MIT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MIT治疗,治...  相似文献   
768.
廖永成  张明  徐俊华  张奕 《骨科》2023,14(5):428-433
目的 探讨应用骨科手术机器人精准导航辅助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采用多枚空心螺钉内固定法治疗的30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病人。根据术中是否使用机器人辅助置钉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置钉,男7例,女8例,年龄为(48.67±7.83)岁;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在“C”型臂X线机监视下置钉,男6例,女9例,年龄为(48.60±7.71)岁。记录并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结果 本研究共置入90枚空心螺钉,每例病人置入3枚空心螺钉。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8.7个月。观察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56.93±5.65) min vs. (69.87±3.96) min,(12.73±1.28)次 vs. (18.87±2.47)次,(12.60±1.80) mL vs. (25.53±2.39) mL,(8.67±1.18) d vs. (10.87±1.19)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病人髋部疼痛明显缓解,骨折均愈合良好,无明显并发症发生,观察组病人骨折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髋关节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C”型臂X线机监视下置钉相比,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可以显著缩短病人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病人术中透视次数和术中失血量,更有利于病人髋关节功能的恢复,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69.
李晓波  苏继线  李翰林  丁然 《骨科》2023,14(6):530-535
目的 探讨胫骨近端前方闭合楔形截骨联合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翻修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倾角(posterior tibial slope,PTS)过大的ACL重建术后失败病人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部战区总医院骨科在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5例初次ACL重建术后移植物失效的病人,其中术后再次外伤2例,无明显外伤3例。男4例,女1例;年龄28~41岁。所有病人均有典型的ACL断裂症状和体征,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均为阳性,MRI及术中探查证实重建的ACL失效。5例病人均伴有病理性的胫骨平台后倾(PTS>12°),术前PTS为17.2°±1.9°(中位数:17°;范围:15°~20°)。所有病人均接受一期胫骨平台前方闭合楔形截骨合并ACL重建术。比较术前及术后轴移试验、股骨髁后移距离、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结果 本组病人平均随访12个月。术后1年的PTS和股骨髁后移距离分别为6.4°±1.1°(中位数:6°;范围:5°~8°)、(1.8±0.8) mm(中位数:2 mm;范围:1~3 mm),显著低于术前的17.2°±1.9°(中位数:17°;范围:15°~20°)、(11.2±0.8) mm(中位数:11 mm;范围:10~12 mm);术前的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和IKDC评分分别为(51.2±2.4)分(中位数:51分;范围:48~54 分)、(4.2±0.8)分(中位数:4分;范围:3~5分)、(51.0±2.0)分(中位数:51分;范围:48~54分),术后1年显著提高至(87.8±3.1)分(中位数:87分;范围:85~92分)、(7.0±0.7)分(中位数:7分;范围:6~8分)、(85.0±3.5)分(中位数:85分;范围:81~89分)。结论 本研究显示存在PTS过大的ACL重建失效的病人,通过胫骨截骨合并一期韧带翻修手术能有效恢复关节稳定性,提高关节功能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