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4篇
  免费   251篇
  国内免费   38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67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457篇
内科学   111篇
皮肤病学   28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316篇
外科学   89篇
综合类   1327篇
预防医学   242篇
眼科学   29篇
药学   241篇
  1篇
中国医学   262篇
肿瘤学   4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90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206篇
  2016年   201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267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压疮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对压疮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例采用单纯清创消毒包扎的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分别在10d、20d、30d观察两组患者压疮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压疮愈合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对压疮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2.
阮鹏 《实用预防医学》2007,14(2):577-578
当代大学生手淫行为比较普遍,很多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就养成了难以自控的手淫习惯。大学生手淫既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对他们在校园里健康成长成材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从思想与心里教育角度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手淫,促使他们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他们将来人生的健康发展及营造和谐的校园风气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论述了当代大学生手淫的根源、手淫危害、诱发因素、手淫动机及预防、矫治措施。  相似文献   
23.
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液中乙醇含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前 ,驾驶员酒后驾车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测定血液中乙醇含量可为交警提供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的依据。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法对交警部门提供的交通事故中涉嫌酒后驾车人员的血样进行测定 ,方法简便快速 ,准确可靠。现介绍如下。1 实验部分1 1 实验原理 血液经蒸馏水稀释 ,加三氯乙酸沉淀蛋白质 ,离心后上清液供色谱测定。以保留时间定性 ,峰面积定量。1 2 仪器及试剂 GC - 14B气相色谱仪 ,附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FID) ;N2 0 0 0色谱数据工作站。三氯乙酸 (2 0 % ) ;乙醇标准 ,用蒸馏水配成 0 0 2mg/ml浓度。1 3 色谱分析…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中GPR120、VEGF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q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42例NSCLC新鲜组织(包括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中GPR120、VEGF mRNA及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检测85例NSCLC癌组织及62例癌旁组织石蜡标本中GPR120、VEGF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患者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NSCLC组织中GPR120、VEGF的表达明显高于对应癌旁组织(P0.05)。GPR120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VEGF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qPCR及免疫组化结果均提示GPR120与VEGF表达显著相关(r=0.738 6,P0.000 1;r=0.413,P0.001)。NSCLC患者生存期与GPR120低表达、VEGF低表达呈正相关(P0.05)。GPR120蛋白高表达、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均为NSCL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GPR120、VEGF在NSCLC的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GPR120可作为NSCLC有价值的预后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25.
毕文杰  郑翔 《解剖学报》2019,50(4):423-430
目的 探讨孤束核联合亚核前部(acNTS)损伤在慢性束缚应激(CRS)所致的胰岛素抵抗性高血糖症发生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CRS大鼠模型(n=20;7 d束缚+3 d自由活动,共40 d),检测葡萄糖代谢相关指标。 结果 CRS导致约1/3的个体(n=7)持续性的中度胰岛素抵抗性高血糖(空腹血糖不超过11 mmol/L)。CRS高血糖鼠acNTS可观察到神经元染色浓缩,Caspase-3表达和TUNEL阳性染色,提示出现神经元凋亡样改变。机械损伤acNTS(n=6),空腹血糖水平逐渐升高,也能导致胰岛素抵抗性高血糖, 且高胰岛素血症、胰岛平均体积增大和血清皮质酮水平不变等特点与CRS小鼠一致。 结论 CRS损伤了acNTS的葡萄糖敏感神经元,从而使血糖调节紊乱。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CTLA4Ig基因转染猪皮治疗中小面积浅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自2005年5月~2007年5月我院收治的浅Ⅱ度烧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基因转染猪皮治疗组:伤后创面简单清创,去除水疱,用复温后的基因转染猪皮覆盖创面。对照组:创面简单清创,除颜面、会阴部位创面外,均予包扎治疗,保留水疱皮,其后常规换药治疗。结果基因转染猪皮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5~10d,对照组为8~14d。基因转染猪皮治疗组疼痛明显减轻,未观察到寒战、高热等全身不良反应及局部排斥反应。两组均未出现瘢痕,但对照组部分病例出现色素改变。结论应用基因转染猪皮治疗中小面积浅Ⅱ度烧伤创面能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能明显减轻创面疼痛,减少换药次数,预防色素改变及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27.
目的 分析冠心病(CHD)患者血清S100A12、可溶性糖基化终产物受体(sRAGE)、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8年4月至2019年1月我院心内科收治且行冠脉造影的120例老年CHD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CHD组,选取同期体检的正常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均检测血清S100A12、sRAGE、Angptl4水平,依据CHD类型分为稳定性心绞痛(n= 76)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组(n = 44),依据冠脉造影Gensini评分将CHD患者分为低危组(n=37)、中危组(n= 51)与高危组(n = 32),比较不同类型CHD及不同狭窄程度CHD患者血清S100A12、sRAGE、Angptl4水平的差异,分析三者与冠脉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CHD患者血清S100A12高于对照组,sRAGE、Angptl4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S100A12高于稳定性心绞痛,sRAGE、Angpt14低于稳定性心绞痛(P<0.05);S100A12比较: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P<0.05),sRAGE、Angptl4比较: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P<0.05);S100A12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sRAGE、Angptl4呈负相关(P<0.05);sRAGE、Angptl4与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P<0.05);Angptl4与sRAGE呈正相关(P<0.05).结论 老年CHD患者血清S100A12呈异常高表达,sRAGE、Angtl4呈异常低表达,三者均与冠脉狭窄程度有关,可能参与冠脉病变进展过程.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索模拟教学法在临床相关本科专业流行病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平行开课的4个临床相关专业大班按整群随机的方法分为试验组(n=162)和对照组(n=166),对照组按传统方法教学,试验组给予基于模拟流行病学调查/试验的案例讨论教学法,课终采用问卷结合考试成绩评价教学效果。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或秩和检验。结果 试验组对于流行病学课程的学习兴趣(Z=-3.820,P<0.001)、课程的重要性和意义评价(Z=-4.713,P<0.001)、该课程难易程度评价(Z=-4.220,P<0.001)、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实施医学研究的信心(Z=-4.316,P<0.001)、课终考试成绩(Z=-3.631,P=0.002)均高于对照组; 并认为课程有助于提升文献阅读能力(Z=-4.618,P<0.001)、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Z=-5.892,P<0.001),对科研设计与实施(Z=-3.851,P<0.01)、对学习其他课程(Z=-6.177,P<0.001)以及对逻辑思维、系统思维、多元思维形成(Z=-4.506,P<0.001)等有较大帮助,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于模拟流行病学调查/试验的案例讨论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整体上理解和掌握流行病学课程内容,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应用。  相似文献   
29.
目的 了解四川省2011—2020年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变化情况,为合理规划四川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系统对四川省2011—2020年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总量、年龄、学历、职称和专业技术人员构成等进行分析。结果 2020年四川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总量达到10年来的最高值,全省每万人口疾控人员数由1.24人上升到1.69人,省、市、县三级疾控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占比分别达到84.20%、81.60%、84.47%,55岁以上年龄段人数分别上升了237.50%、115.29%、38.88%,研究生学历人数分别上升了167.47%、105.88%、301.85%。结论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学历水平和职称结构明显改善,专业技术人员占比稳步增长,但存在疾控人员总数相对不足、省级疾控中心年龄结构老化、县级疾控中心高学历人才不足、职称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对流动老人积极老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受访者驱动抽样的方式在抽取流动老人446名,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积极老化测评问卷和老化态度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了独立样本 t 检、相关分析、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的检验。结果 ①在控制了年龄和性别后,社会支持不仅能够直接预测积极老化(直接效应占比22.45%),还能通过自我老化态度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积极老化(中介效应占比77.55%);②流动原因在自我老化态度和积极老化之间起调节作用( β =0.20, t =6.80, P <0.01),自我老化态度对随迁老人的积极老化水平的正向预测作用更加显著( β =0.95, t =20.39, P <0.01)。结论 社会支持通过自我老化态度影响流动老人的积极老化水平,流动原因调节了自我老化态度对积极老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