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3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陕西医学杂志》2015,(10):1403-1404
目的:观察颅脑损伤合并四肢骨折患者骨痂量的形成及临床愈合时间,对比单纯性骨折的骨痂量及临床愈合时间,并探讨原因。方法:收集颅脑损伤合并四肢骨折患者与单纯四肢骨折部位及分型相同患者各50例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合并颅脑损伤骨折患者:非手术治疗18例[A组:(A1)7例肱骨干骨折,(A2)11例股骨干骨折,GCS评分在3~12分];内固定手术32例[B组:(B1)11例肱骨干骨折,(B2)21例股骨干骨折,GCS评分在5~12分]。单纯骨折患者非手术治疗12例[C组:(C1)5例肱骨干骨折,(C2)7例股骨干骨折,无颅脑损伤];内固定手术38例[D组:(D1)17例肱骨干骨折,(D2)21例股骨干骨折,无颅脑损伤]。结果:A1与C1两组2周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月及3月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1与D1两组2周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月及3月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2与C2两组2周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2与C2两组1月及3月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2与D2两组2周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2与C2两组1月及3月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合并颅脑损伤患者的骨折骨痂形成及愈合均早于单纯骨折的患者。  相似文献   
32.
目 的 评价胸腰段单节段骨折经椎弓根植骨结合不同节段固定的临床治疗效果。方 法 自2005.1~2009.1年,资料完整并得到随访患者14例。所有患者骨折位置在T11~L2之间,椎体A型骨折,没有严重神经功能障碍。所有患者按照年龄分为A、B两组,A组:青壮年,平均年龄30.5岁(18~50岁),7例,随访时间平均13.7个月(10~26个月);B组:高龄组,平均年龄为65.9岁(51~79岁),7例,随访时间平均14.4个月(11~24个月)。采用胸腰段后路经过椎弓根植骨及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按照固定范围分为长节段固定和短节段固定。比较A、B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及手术前,术后1周内,术后1年后骨折椎体高度及骨折节段后凸角度变化。结 果 所有患者术后脊柱后凸角度均得到明显矫正,骨折椎体高度得到明显恢复。随访1年后,A、B两组采用短节段固定者均发生一定程度的矫正角度丢失,但两组之间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在A组虽然长、短节段固定组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矫正角度丢失,但无统计学差异;在B组采用长、短节段固定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 论 青壮年单节段胸腰段骨折患者后路经椎弓根植骨结合短节段固定临床疗效满意;高龄患者选择经椎弓根植骨结合长节段固定疗效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33.
本人自1997年一2008年间对骨科伤口感染患者30例进行临床观察,经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后选用氟喹诺酮类及丁胺卡那联合应用,疗效显著.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34.
随着社会飞速发展 ,交通肇事、建筑创伤逐渐增多 ,胫腓骨折的复杂性不断增加 ,我科 2 0 0 3年 1月— 2 0 0 4年 3月 ,对35例胫腓骨折患者 ,根据不同骨折类型 ,采用不同型带锁髓内钉固定 ,术中注意操作关键 ,术后辅以持续性被动运动(CPM)功能锻炼 ,取得满意效果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5例中 ,横断及短斜形骨折 14例 ,蝶形骨折 6例 ,严重粉碎骨折 15例 ;男 2 1例 ,女 14例 ;年龄 18~ 76岁 ,平均 4 2岁。致伤原因 :31例高能量损伤 ,包括高处坠落伤、车祸伤、重物砸伤 ;4例为直接平地摔伤。开放伤 12例。Ⅰ~Ⅱ度开放伤…  相似文献   
35.
36.
薛燕  刘涛 《医学临床研究》2021,38(3):474-476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激素、脂代谢指标与骨密度(BMD)对骨质疏松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在本院诊治的88例绝经后伴骨质疏松患者(骨质疏松组)的临床资料;另外选取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的88例绝经后女性志愿者(健康组)。收集并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包括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骨密度(BMD)。通过ROC曲线分析FSH、LDL-C、E2、HDL-C、BMD对绝经后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的预测价值,Logistic模型分析绝经后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受试者文化程度、居住地、有无妇科手术史及血清TC、T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骨质疏松组年龄≥65岁、BMI<18.5kg/m2、无体育锻炼、吸烟、饮酒患者占比显著高于健康组,FSH、LDL-C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E2、HDLC、BMD水平显著低于健康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FSH、LDL-C、E2、HDL-C、BMD均可用于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的预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7、0.756、0.962、0.882、0.78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BMI<18.5kg/m2、无体育锻炼、吸烟、饮酒、FSH≥52u/L、E2≤72.345 pmol/L、HDL-C≤1.005mmol/L、LDL-C≥2.375mmol/L、BMD≤0.685均为绝经后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经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各项危险因素联合预测绝经后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的灵敏度为0.966,特异度为0.466,准确率为0.716,Kappa=0.432。【结论】绝经后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较多,经ROC曲线分析证实激素、脂代谢指标及BMD均可用于此类女性骨质疏松的预测,同时各项危险因素联合对绝经后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的预测率更高。  相似文献   
37.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不同髓核摘除体积对腰椎微创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2014年9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7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5例患者均行椎板开窗髓核摘除纤维环缝合术,根据髓核摘除体积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37例患者的髓核摘除体积≥5cm^3,对照组38例患者的髓核摘除体积<5cm^3,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包括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手术效果,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的腰背及下肢的疼痛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75例患者均完成治疗,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优良率为94.6%,对照组为92.1%,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腰背痛、下肢痛、ODI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以上指标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8%,对照组为5.3%,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椎板开窗髓核摘除纤维环缝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可适当增加髓核体积,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减少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38.
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科采用髌骨环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52例,其中碎骨块4块者16例,碎骨块≥5块者24例,合并其他部位损失者21例。随访期间评估患者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经6~18个月随访,术后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及再骨折的发生。发生创伤性关节炎8例,优良率84.6%。髌骨环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可达满意复位,固定可靠,患者早期可进行功能锻炼,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双重任务和步行速度对慢性踝关节不稳定(chronic ankle instability,CAI)患者步态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间诊治的16例患者,均有慢性踝关节不稳定症状,同时招募了16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在跑步机上测量在自定步速行走、双重任务自定步速行走、快速行走和双重任务快速行走四种不同条件下的步频的变异系数(stride time variability,STV)和步长的变异系数(stride length variability,SLV)。结果在自定步速行走(无双重任务)下,CAI和对照组的ST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6)。在健康对照组中,与自定步速行走模式下的STV相比,健康对照组人群的双重任务自定步速行走、快速行走及双重任务快速行走模式下的STV都降低(P值分别为0.011、0.016和0.001)。在CAI组中,与自定步速行走模式下的STV进行比较,只有双重任务快速行走模式下的STV降低(P=0.008)。两组受试者在四种不同行走模式下的SL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AI和健康受试者在挑战性的行走条件下均减少了步幅时间的可变性,但变化模式不同。与健康受试者相比,CAI患者出现因更高程度的步态障碍(概念混乱,应是"行走条件")导致其步态模式的改变,表明CIA患者感觉系统的适应性较低。  相似文献   
40.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14):1983-1986
目的:探讨骨肉瘤组织中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表达量与细胞增殖、血管新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2月~2017年2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骨肉瘤患者80例,检测肿瘤组织及肉瘤旁组织中RUNX3的表达量。进一步根据肿瘤组织RUNX3表达量分为RUNX3高表达组、RUNX3低表达组,对比其增殖基因、血管新生基因表达量的差异。结果:骨肉瘤组织中RUNX3、KISS-1、RanBP9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肉瘤旁组织,VCP、Six1、S100A6、IF-1α、MMP-14、bFGF、Ang-2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肉瘤旁组织;RUNX3高表达组骨肉瘤组织中KISS-1、RanBP9 mRNA的表达量高于RUNX3低表达组,VCP、Six1、S100A6、HIF-1α、MMP-14、bFGF、Ang-2mRNA mRNA的表达量低于RUNX3低表达组。结论:骨肉瘤组织中RUNX3表达量减少,是导致肿瘤增殖活性增高、血管新生旺盛的直接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