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正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是一种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疾病,兼具有骨髓病态造血和骨髓增殖双重特征,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归类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肿瘤(MDS/MPN)。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其主要特点是单核细胞增多伴病态造血。符合诊断的患者中具有相似临床表型,可以是多个分子事件造成的,不同的分子事件可能影响一个共同的分子途径,也有可能是不同的致病途径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在寻找贫血病因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518例初诊为贫血患者的骨髓穿刺标本进行瑞氏染色和细胞化学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和染色结果,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94例贫血患者通过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可确诊贫血病因,其中以白血病、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贫血为3种主要类型所致的贫血病因。结论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是查找贫血病因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指导针对病因的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23.
目的对两种检测全血中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观察其优、缺点和相关性。方法每天分别用两种方法对25例患者标本进行检测,连续检测3d,共75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观察其相关性。结果手工定量比值法有2例判为轻度缺乏的标本,仪器紫外速率法的结果为186U/L和251 U/L;手工定量比值法有4例重度缺乏的标本,仪器紫外速率法的结果均小于150U/L;其余手工定量比值法正常(比值大于1.0)的标本,仪器紫外速率法的结果均大于500U/L。结论两种方法结果一致,相关性较好,但各有优缺点。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应用天玑骨科机器人辅助经皮骶髂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后环损伤合并骶骨变异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20年1月—2021年6月采用天玑骨科机器人辅助经皮骶髂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的7例Tile C型骨盆骨折合并骶骨变异患者临床资料。男5例,女2例;年龄17~56岁,平均36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4例,高处坠落伤3例。骨盆骨折Tile分型:C1.1型1例,C1.2型1例,C1.3型5例;骶骨骨折根据Denis分区:Ⅰ区3例,Ⅱ区4例;骶骨畸形:腰椎骶化3例,骶椎腰化2例,骶骨副耳状面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7 d,平均4.6 d。记录每枚螺钉植入时间、每枚导针置入透视次数、骨折复位质量(Matta评分)、螺钉位置优良率、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Majeed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术中共植入13枚螺钉,每枚螺钉植入时间为10~23 min,平均18.2 min;导针位置良好,无1例进行导针调整,每枚导针置入透视次数3~7次,中位数4次。术后3 d影像学检查示骶髂螺钉植入位置均为优。无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未发生与机器人设备相关的不良事件。术后3 d采用Matta评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获优6例、良1例,优良率100%。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5个月,平均12.4个月。患者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18~24周,平均21.2周。末次随访时Majeed评分为81~95分,平均91.5分;其中优5例、良2例,优良率100%。结论 天玑骨科机器人辅助经皮骶髂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后环损伤合并骶骨变异,手术精准、安全、微创、智能,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5.
右美托咪定是高效和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通过激活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脊髓的α2肾上腺素受体而产生抗交感、镇静和镇痛的作用。随着对右美托咪定研究的逐渐深入,大量资料证实其对于于吸入麻醉药引起的神经损伤、创伤引起的神经损伤、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神经损伤以及外源性谷氨酸诱导的神经损伤均具有保护作用。文章从右美托咪定抑制中枢和外周儿茶酚胺的释放、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抑制氧化作用、抗神经炎症反应、作用于咪唑啉I受体等机制对其神经保护作用进行了综述,为其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个案管理模式护理对腹腔镜下胰腺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通过抽取了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2018年9月-2020年4月收治的96例腹腔镜胰腺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实验资料分别分成两个组别,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8例。对于对照组采用临床的常规护理,对于干预组采用的个案管理模式。对比两组中的病人的相关指标,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显更低(P<0.05);并且对比进食、饮水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干预组均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个案管理护理方式能够较少手术后的一些并发不良症状的发生,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27.
长链非编码RNAs(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是一类不编码蛋白质,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的RNA。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与lncRNA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的文献报道,对lncRNA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作用机制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可能的依据。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外源性一氧化氮(NO)在顺铂(DDP)作用于CNE-2细胞的过程中是否存在增敏效应,为提高鼻咽癌化疗疗效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 方法 分别使用不同浓度NO供体药物硝普钠(SNP)、DDP及二者联合干预CNE-2细胞,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的浓度,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以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 结果 (1) SNP呈浓度依赖方式抑制CNE-2细胞的增殖、促进凋亡;(2) 上清液中NO浓度与SNP浓度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r=0.968, P<0.001);(3) DDP+SNP联合组与SNP组和DDP组相比,CNE-2细胞形态学差异显著, 漂浮细胞显著增多,贴壁数量逐渐减少并失去原有形态;(4) 当SNP 600 μmol/L时对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然而联合DDP后较单用DDP组细胞抑制率显著提高(t=9.049, P<0.001);(5) SNP组与DDP联用时CNE-2细胞凋亡率上升,较单用SNP、DDP组显著增强(t=-19.816, P<0.001; t=-5.242, P=0.035)。 结论 外源性NO能抑制CNE-2的增殖,其抑制效应与NO浓度呈正相关;合适浓度的外源性NO可在对细胞本身不产生明显毒性的情况下显著增强DDP对CNE-2细胞株的化疗敏感性。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的评估作用。方法: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接收的脑卒中高危人群500例作为研究对象,了解患者一般病史,均采取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进行检查,分析脑卒中高危人群形成颈动脉斑块或狭窄的主要危险因素,以及年龄对患者颈动脉斑块、狭窄发生率的影响。结果:①500例脑卒中高危风险患者的颈动脉超声结果显示,出现颈动脉内中膜增厚以及颈动脉斑块形成的患者分别180例和141例,分别占总高危人群的36.00%和28.20%。②随着年龄的增长,颈动脉内中膜增厚、颈动脉斑块成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占比明显升高(P<0.05)。③男女患者颈动脉形成斑块的比例有统计学差异(P<0.05)。④logistic回归显示,高血压、高血脂、缺乏运动、脑卒中家族史4项指标是导致脑卒中高危状态/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危险影响因素。结论:卒中高危人群中,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均有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脑卒中风险评估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血清和肽素(Copeptin)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表达水平,并分析其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共纳入2019年2月~2021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就诊的195例慢性肝病单感染HBV患者作为HBV组,并选择同一期间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其中HBV组中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117例(CHB组),CHB相关肝硬化(LC)患者78例(LC组),对所有参与患者进行临床指标分析,采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清Copeptin和PCT表达水平。METAVIR评分系统评估CHB组中接受肝活检的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Child-Pugh分级评估LC患者的肝功能障碍程度。比较Copeptin,PCT表达水平与肝纤维化和肝功能的关系。ROC曲线评估肝纤维化诊断生物标志物。结果 HBV组血清Copeptin(2.39±0.73 ng/ml vs 1.19±0.39ng/ml)和PCT(2.11±0.69 ng/ml vs 0.97±0.31 ng/m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11.912,12.108,均P &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