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10篇
  免费   292篇
  国内免费   125篇
耳鼻咽喉   44篇
儿科学   70篇
妇产科学   47篇
基础医学   498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1029篇
内科学   305篇
皮肤病学   81篇
神经病学   65篇
特种医学   126篇
外科学   456篇
综合类   2419篇
预防医学   919篇
眼科学   32篇
药学   1038篇
  1篇
中国医学   462篇
肿瘤学   1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342篇
  2013年   351篇
  2012年   529篇
  2011年   497篇
  2010年   549篇
  2009年   564篇
  2008年   602篇
  2007年   627篇
  2006年   600篇
  2005年   479篇
  2004年   501篇
  2003年   348篇
  2002年   303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4 毫秒
71.
相转移催化剂能有效地加速醇和胺在水中的对甲苯磺酰化反应,对水溶性醇和氨基酸尤宜。  相似文献   
72.
颈椎侧块钢板在脊髓型颈椎病治疗中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对1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后入路椎管减压、椎板成型术的同时使用颈椎侧块钢板固定,探讨和分析该手术方法的优点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从自2000年3月—2002年12月,对1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前颈椎MR显示有三个节段颈椎椎间盘水平病变并有黄韧带增厚突入椎管),行颈椎后入路双开门椎板成型术加双侧颈椎侧块钢板固定。按JOA评分法评定患者手术前后恢复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男10例,女5例,随访5个月—1年2个月,平均9个月,术后2—7天(平均3.5天)可戴颈围坐起,颈围外固定时间12周,融合时间3—5个月,(平均为3.5个月),术后JOA评分明显提高,所有病人无术中血管、神经根损伤,无植骨不愈合,无内固定断裂。结论 行颈椎后入路双开门椎板成型术联合应用颈椎侧块钢板固定,从后方扩大椎管容积,对脊髓进行减压,辅助以侧块钢板对减压后的颈椎行即时的稳定的固定,增加后方所植髂骨的融合成功率,大大地减少颈椎术后后突畸形发生和术后卧床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3.
学生学业评价方法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学生能力提高,改革评价方法已势在必行。对我院中职卫生保健(口腔专门化)专业0414班口腔组织病理学课程考核方法进行改革,采用师评、自评、互评、平时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进行评价,在建立学科课程发展性学生学业评价方面进行初步实践,并取得一定的实效。  相似文献   
74.
介入治疗前后宫颈癌组织局部Fas/FasL系统动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介入治疗前后宫颈癌组织内肿瘤细胞和淋巴细胞Fas/FasL的动态变化,对介入治疗前后癌组织局部细胞免疫功能的动态变化进行初步探究。方法:对21例宫颈癌介入治疗前后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Fas和FasL的表达率及表达强度。结果:介入前、介入后第7天和介入后第14天3个时间点两两之间的比较:除了介入前与介入后第14天相比两种细胞Fas和FasL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介入后第7天和第14天时FasL淋巴细胞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他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介入治疗能有效地逆转癌组织局部肿瘤细胞和淋巴细胞Fas/FasL系统的表达,促进肿瘤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75.
寄生虫相关性胰腺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耀星  贾林 《胰腺病学》2006,6(2):116-118,122
文献报道,多种人体寄生虫能移行进入胆胰管,引起胆胰管上皮病变,影响或阻塞胆胰液流出,致急性或慢性炎症。寄生虫性胰腺疾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地域性,西方发达国家并不多见,在落后和发展中国家的寄生虫流行地区则有较高的发病率。蛔虫或华支睾吸虫感染相关胰腺疾病以急性胰腺炎为主,而肝片吸虫、蓝氏贾第鞭毛虫、肝包虫等引起的胰腺疾病则分别表现为胰腺炎、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和胰腺囊肿。上述疾病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76.
目的 观察联合希岁达与紫杉醇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与毒副反应。方法 对68例晚期胃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CR6%,PR47%,NC22%,PD25%。症状缓解率81%。一年总生存率72%。平均缓解时间5.5月。化疗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86%),手足综合征(45%);Ⅰ、Ⅱ度骨髓抑制(55%)及Ⅲ、Ⅳ度骨髓抑制(12%);无化疗相关死亡。结论 希罗达加紫杉醇方案对晚期胃癌疗效较好,毒副作用较轻。  相似文献   
77.
连续四年ICU病房院内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我院重症监护病房 (ICU)院内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变化趋势。方法 :对我院 ICU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3年 12月院内感染的各类感染标本中分离的 74 1株病原菌加以整理分析 ,并按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 (NCCL s)标准进行药敏试验 ,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分离出的菌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 ,其次是革兰阳性球菌、真菌 ,分别占 6 2 % ,2 9% ,9% ,感染部位以肺部最多 5 5 1株 (74 .4 % ) ,泌尿道感染 5 0株 (6 .7% ) ,引起败血症35株 (4.7% ) ,来自各种体液 (胸、腹水、胆汁 ) 5 2株 (7.0 % ) ,来自各种引流液和伤口分泌物 2 5株 (3.4 % ) ,静脉导管13株 (1.8% ) ,其他 15株 (2 .0 % )。革兰阴性杆菌以非发酵菌为主 ,其中铜绿假单胞菌 135株 (18.2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38株 (5 .1% )、不动杆菌属 37株 (4.9% )及其他非发酵菌 5 7株 (7.7% ) ,其次大肠埃希菌 91株 (12 .3% )、肺炎克雷伯菌 5 3株 (7.2 % )、肠杆菌属 33株 (4.5 % )、其他肠杆菌科 17株 (2 .3% )。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达 4 1.0 % ,呈多重耐药 ,阴沟肠杆菌对头孢他啶、氨曲南的耐药率达 6 0 .0 %、73.3% ,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 s)的发生率分别是 4 1.0 %、4 5 .0 % ,亚胺培南?  相似文献   
78.
不同产地鱼腥草中甲基正壬酮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阮桂平  贾薇  曾元儿 《中成药》2006,28(6):824-825
目的:建立鱼腥草药材中甲基正壬酮的含量测定方法,以保证药材质量。方法:采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鱼腥草中甲基正壬酮的含量。结果:甲基正壬酮在0.036 1~0.084 2 m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34%(RSD=1.45%)。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鱼腥草药材中甲基正壬酮的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9.
背景:腋神经损伤临床较为常见,治疗方法不尽一致,效果也各不相同。多要牺牲相邻一条神经功能来进行神经修复。目的:介绍用肱三头肌长头支转位修复腋神经的解剖学特点和临床应用效果。设计:以神经干走行方向纵向观察研究。地点和对象:资料收集于广州医学院附属市一人民医院,采用灌注成人尸体标本16具及本院收治的6例患者。方法:采用灌注成人尸体标本16具,常规解剖显露腋神经和肱三头肌长头支,主要观察腋神经和桡神经肱三头肌支的分支数量、毗邻关系以及测量各神经支的口径。根据解剖学特点,前瞻性地应用于临床6例,术后进行随访,定期检查腋神经肌力。主要观察指标:解剖观察结果和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肱三头肌长头支与腋神经相隔于长头本身,转位方便,其横径与腋神经前、后支横径相近,便于吻合。临床应用6例,术后经随访6~16个月,4级以上肌力5例,3级肌力1例,伸肘无影响。结论:桡神经肱三头肌长头支转位修复腋神经,术式简便,容易操作,适用于臂丛部分损伤、肱三头肌正常的腋神经瘫的修复。  相似文献   
80.
三级综合医院护士在社区护理中的角色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小云 《护理学报》2004,11(9):41-42
笔者分析了三级综合医院开展社区护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述了三级综合医院护士在开展社区护理中承担的教育者和咨询者、服务者、协调者和合作者、观察和研究者多种角色;并提出三级综合医院护士在开展社区护理中所发挥的作用,包括:(1)向社区提供经验丰富的专科护士,提高社区护理质量;(2)为社区护士的培养提供师资队伍和培训基地;(3)开设日间病房,为病人提供方便的治疗及护理;(4)建立双向转诊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为社区提供持续的优质服务;(5)开展社区护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