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4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老年甲状腺机能亢进症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万根  麦坤仪 《广东医学》1997,18(2):138-139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老年甲亢患者也在逐渐增多。本文总结我院1985年9月-1995年9月间住院甲亢患者314例中的32例老年患者,并对其临床特点进行了分析讨论。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老年组32例,年龄60-78岁,男10例,女22例,男:女=1:2.2;非老年组166例,20-40岁,男46例,女120例,男:女=1:2.61。1.2临床表现: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见附表。2讨论2.2甲亢最多见于20-40岁女性,随年龄增大发病渐少。本文老年甲亢占10.49%,与国外报道相近[1],而与国内北京地区报道占3%-4.7%(1981年)相差较大[Zj,可能正说明了随老年人口…  相似文献   
42.
绝经后妇女血清瘦素水平与骨代谢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血清瘦素水平与骨代谢的关系.方法测定85例绝经妇女血清瘦素水平及体重指数、体脂量、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用双能X线法测定股骨和腰椎的骨密度,并测定骨钙素及尿钙水平,分析瘦素与上述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用骨密度与瘦素及瘦素相关指标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瘦素没有进入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方程;瘦素与骨钙素及尿钙水平也均无相关.结论瘦素与绝经后妇女的骨代谢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43.
肥胖对绝经后妇女骨量的双向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深入探讨肥胖对绝经后妇女骨量的影响及机理。方法 绝经年限 (YSM) 1~ 10年的妇女 85例 ,测量身高、体重 ,计算体重指数 (BMI) ;测量空腹及糖负荷后 2h胰岛素 ;空腹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瘦素 ;测定腰椎及股骨颈的骨密度。结果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腰椎骨密度 =1 0 85 0 0 2 2YSM ,股骨颈骨密度 = 0. 371 0. 6 33身高 0 . 0 11BMI 0 . 0 0 7YSM 0 . 0 5 3lnTG ;BMI与TG成正相关 (r=0 . 2 4 4 ,P =0. 0 2 7) ;如果把人群分为BMI<2 3kg/m2 和BMI≥ 2 3kg/m2 两组 ,则两组之间腰椎骨密度的差异无显著性 ,而股骨颈骨密度的差异有显著性 ,BMI≥ 2 3kg/m2 组大于BMI <2 3kg/m2组 (t=3 4. 96 ,P =0 . 0 0 1)。结论 肥胖对腰椎骨量无保护作用 ,对股骨颈骨量总的影响是保护作用 ,但深入分析发现其影响呈双向性 ,其保护作用与体重负荷有关 ,而损害作用与血TG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4.
目的:评价胰岛素泵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酮体转阴后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酮体转阴后的病人分为两组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30例接受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组),30例进行每日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II组)。结果:CSII组降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较MSII组更快,达到稳定的目标血糖水平所需时间更短。结论:CSII组比MSII组更快更有效地控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酮体转阴后的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绝经1~10年妇女腰椎和股骨近端的骨密度与肥胖相关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1]选择2001-08在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绝经1~10年的妇女85例,年龄46~63岁.均自愿接受各项指标测定.[2]计算体质量指数(体质量/身高2);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胰岛素和瘦素.采用生物阻抗法测定体脂量.采用骨密度仪测定腰椎及左侧股骨颈、Wards区和大转子的骨密度.[3]用直线相关分析数据间的相关性.其中三酰甘油、瘦素和胰岛素的数据分析前先经自然对数转换.结果纳入绝经后妇女85例进入结果分析.[1]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腰椎骨密度与绝经年限呈显著负相关(t=-0.431,P<0.01),与体质量呈显著正相关(t=0.244,P<0.05);股骨颈和Wards区骨密度与绝经年限呈显著负相关(t=-0.334,-0.374,P<0.01),股骨颈、Wards区和大转子骨密度与体质量、身高、体质量指数、体脂量呈显著正相关(t=0.225~0.520,P<0.05~0.01).股骨颈骨密度与瘦素呈显著正相关(t=0.225,P<0.05).[2]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腰椎骨密度=1.077-0.022绝经年限;股骨颈骨密度=-0.376+0.651身高+0.011体质量指数-0.006绝经年限-0.028 ln三酰甘油;Wards区骨密度=0.398+0.008体质量-0.011绝经年限-0.048 ln三酰甘油;大转子骨密度=0.389+0.006体质量.结论[1]胰岛素、瘦素、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与骨密度无明显相关性.[2]影响骨密度的主要因素是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绝经年限和三酰甘油,与肥胖密切相关的胰岛素和瘦素不是影响骨密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氧化应激改变对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29例(A组)和健康对照者31例(B组),分离各组样本外周血淋巴细胞,检测淋巴细胞内氧化型谷胱甘肽(GSSH)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作外周血淋巴细胞涂片,先以活性氧荧光染液处理涂片,观察荧光强度,继以糖原染色(PAS)计算外周血淋巴细胞阳性率;体外以植物血凝素(PHA)刺激分离得到的淋巴细胞并检测其增殖活性。结果:A组淋巴细胞GSSH/GSH为1.69±0.73,B组为1.14±0.6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淋巴细胞PAS阳性率为(31±9)%,B组为(25±7)%,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PHA刺激下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A组为0.61±0.21,B组0.37±0.1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GSSH/GSH比值增高和PAS阳性率较高与细胞内氧化应激有关;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可间接反映淋巴细胞的转化活性。  相似文献   
47.
Nephrin与糖尿病肾病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ephfin为肾小球足突细胞裂孔隔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在维持肾小球滤过屏障的结构和功能方面起关键作用。研究发现nephrin分布和表达异常将导致不同程度蛋白尿,糖尿病肾病中蛋白尿也与nephrin异常有关。阻断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可缓解蛋白尿并恢复Nephrin的正常表达,这可能是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缓解蛋白尿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 (2 -DM)患者并初发脑梗死 (CI)动态压血改变的特点及其意义 .方法 配对方法观察 41例 2 -DM并初发CI与 41例一般CI患者的 2 4小时动态血压 (ABP)改变情况 .结果  2 -DM并初发CI患者的 2 4小时收缩压负荷、白天和夜间收缩压较一般CI患者高 (p <0 .0 5 ) ,白天和夜间舒张压、2 4小时舒张压负荷两者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结论  2 -DM初发CI后 2 4小时收缩压负荷及夜间血压增高 ,可能是2 -DM患者CI再发率高的原因之一 .  相似文献   
49.
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神经系统表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神经表现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5例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神经系统临床表现及对治疗的反应。结果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为癫痫发作(53.3%)和智能障碍(46,7%)。较少见有头晕、头痛(20.0%)、锥体外系症状(13.3%)和情感障碍、性格异常(13.3%)。经补充钙剂、维生素D及对症治疗,症状大部分可缓解,但智能改善不明显;对于癫痫发作,常需应用抗癫痫药物治疗。结论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神经症状较常见,其一临床表现较广泛,以癫痫发作发生率最高。钙剂与维生素D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FokI位点多态性与1型糖尿病(T1DM)的关系。方法研究纳入T1DM患者241例和正常对照组380例。VDR基因FokI位点基因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PCR-RFLP)法检测。结果 T1DM组VDR基因FokI基因型分布和F/f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DM组中,Ff基因型组与ff基因型组的空腹-C肽(FCP)和餐后C-肽(PCP)均低于FF基因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DR基因FokI多态性与T1DM遗传易感性不相关。T1DM患者中ff基因型与Ff基因型组FCP和PCP呈低水平,提示VDR基因FokI基因型可能与胰岛细胞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