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目的 探讨腹壁隆突性纤维肉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分析复发相关因素。方法 对51例腹壁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放疗、切缘距离及肿瘤大小进行分组,比较组间术后复发率的差异。结果 患者肿物切除术后创面缺损面积4 cm×6cm至20cm×26cm,均I期予植皮、局部皮瓣或游离皮瓣修复,术后随访1-30.4年,总体复发率为23.1%,1例复发7次的患者发生肺转移。非放疗组与放疗组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切缘≤2cm组的复发率明显高于切缘〉2cm组(37.5%vs 19.4%,χ2=12.49,P〈0.01);肿瘤≤5cm组患者复发率为16.7%,肿瘤〉5cm组患者的复发率为25.9%,两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3.91,P〈0.05)。结论 腹壁隆突性纤维肉瘤单纯局部切除复发率高,手术需行广泛切除,结合术后放疗并不能降低局部复发率。复发可能与肿瘤的大小、切缘距离等因素有关;多次复发可引起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52.
张峰  周婷  钟经馨  李然 《新中医》2014,46(10):50-52
目的:分析脑卒中高危人群椎动脉解剖情况、病变和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联合运用高分辨率超声诊断仪和多普勒仪检测267例脑卒中高危人群椎动脉解剖情况、血流参数并分析其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结果:确定16例(6.0%)平和质,12例(4.5%)气虚质,4例(1.5%)阴虚质,4例(1.5%)阳虚质,12例(4.5%)痰湿质,11例(4.1%)血瘀质,5例(1.9%)气郁质。倾向182例(68.2%)平和质,46例(17.2%)气虚质,24例(9.0%)阴虚质,17例(6.4%)阳虚质,126例(47.2%)痰湿质,109例(40.8%)血瘀质,1例(0.4%)湿热质,14例(5.2%)气郁质,2例(0.7%)特禀质。正常椎动脉以平和质(70.3%)和阴虚质最多见(70.8%),阳虚质最少见(52.9%),椎动脉单侧单发病变以阳虚质最多见(47.1%),椎动脉单侧多发病变以血瘀质最多见(0.9%),双侧椎动脉病变以气虚质最多见(15.2%)。结论:超声技术可详细观察颅外段椎动脉的解剖情况。正常椎动脉以平和质最多见,阳虚质最少见,气虚质最多见双侧椎动脉病变,阳虚质最多见单侧椎动脉单发病变。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究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7月总后勤部广州离职干部休养所门诊部就诊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84例,依据分层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治疗组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75mg/次,1次/d;同时,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6.25mg/次,2次/d,配合常规抗心衰治疗。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抗心衰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P.选择素、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D-二聚体水平、脑利钠肽水平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血浆P.选择素、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和D-二聚体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浆P-选择素、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和D-二聚体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3、4周后,两组患者脑利钠肽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尸〈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脑利钠肽水平均低于同期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5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N量阿司匹林联合美托洛尔配合标准抗心衰治疗对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具有较好的抗血栓形成和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的作用,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4.
CT仿真内镜(computer tomography virtual endoscopy,CTVE)技术是先进的计算机科学与现代医学影像学结合产生的一种无创性虚拟现实的检查手段。CTVE发展十几年来,国内外有不少关于其临床方面的应用,主要涉及的领域有喉、气道、消化道、血管、中耳、鼻窦、膀胱、胰胆管等。目前随着后处理技术的逐渐成熟与完善,相关的报道不断积累。本文查新了国内外近10年文献,主要就CTVE在冠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3.0T MRI BOLD成像技术在评估正常大鼠肾脏氧代谢的价值.方法 29只SD大鼠麻醉后行3.0T MRI 常规及BOLD序列扫描,分别测量大鼠左右肾脏皮质、外髓及内髓的T2*值,从而计算R2*值(=1/ T2*值).结果 正常大鼠左右肾脏皮质R2*值分别为(28.84±3.11)s-1及(30.20±3.48) s-1;外髓R2*值分别为(32.77±3.07) s-1及(31.76±2.73) s-1;内髓R2*值分别为(28.37±2.80) s-1及(29.54±2.42) s-1.结论 磁共振BOLD成像技术可监测肾脏皮髓质氧代谢变化情况,从而评估肾脏疾病的功能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56.
胃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胃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6例胃间质瘤的CT影像资料。观察指标有:病变部位、数目、形态、大小、分型、与胃壁的夹角、密度、强化程度、黏膜及浆膜情况、胃周淋巴结及其它器官受累情况。结果 本组26例均为单发病灶,其中胃底部17例、胃体部9例。病灶呈圆形11例,类圆形或椭圆形11例,不规则形4例。病灶最大径为16~141 mm;小病灶多为圆形或类圆形或椭圆形,大病灶多为不规则形。腔内型11例,腔外型10例,腔内外型4例,壁内型1例。病变与邻近胃壁夹角呈锐角21例,呈钝角5例。平扫病灶呈均匀稍低密度或等密度15例,不均匀等低混杂密度11例,其中伴有坏死4例,钙化5例;三期病灶呈均匀强化16例,不均匀明显强化9例,不均匀轻度强化1例;其中25例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大部分或全部实性病变呈延迟强化。黏膜完整15例,黏膜中断、溃疡形成11例;所有病例浆膜完整。无一例伴胃周淋巴结肿大;肝脏多发转移1例。术后3~16个月随访14例,无一例复发或淋巴结及远处转移。 结论 胃间质瘤多层螺旋CT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三期动态增强结合三维重建对其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57.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探讨针刺足三里穴的后续效应对脑部的影响.[方法]选择16名健康志愿者,分别在针刺足三里前及拔针后25 min对其进行磁共振功能扫描,应用局部一致性(regionall homogeneity,ReHi)方法处理fNRI数据.[结果]拔针后25 min时,右侧额中回、左侧额上回、右侧颞上回、后扣带回...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颈动脉狭窄50%~69%和70%~99%患者的阻力指数特点,为颈动脉狭窄分度提供参考。方法:选取30例颈动脉狭窄50%~69%和28例70%~99%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技术观察阻力指数参数特点。结果:50%~69%和70%~99%狭窄的2组狭窄前RIC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狭窄后RIDIS和狭窄前后的RI差值RICCA-1)IS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RICCA-DIS〉10.215对颈动脉狭窄70%~99%的敏感性为57.1%,特异性96.7%,总准确率为77.6%。结论:RICCA-DIS不是一个判断血管狭窄分度的良好指标,但可以作为排查颈动脉狭窄70%~99%的参数。  相似文献   
59.
_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 MSCT 三期增强扫描的影像学特征,总结分析其误诊、漏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病理证实的十二指肠腺癌的临床、病理及 CT 表现特征。结果:21例十二指肠腺癌中14例呈肿块型,表现为腔内息肉状或菜花状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晰,多呈轻中度均匀强化;6例呈缩窄型,表现为肠壁不规则或环形增厚,肠腔狭窄,常伴有近段肠管扩张,边界清楚或毛糙,可突破浆膜面,呈中度或重度均匀、不均匀强化;1例因图像质量差难以评价。累及十二指肠乳头部的腺癌常伴有肝内外胆管、胰管扩张。21例十二指肠腺癌中正确诊断13例,3例误诊为十二指肠腺瘤,1例误诊为胰头癌,2例误诊为壶腹癌。2例因 CT 检查仅表现为肝内胆管轻度扩张而漏诊。1例肝内转移灶漏诊。结论:MSCT 对十二指肠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保证十二指肠的充盈、重视门脉期对肝转移灶的检出以及肝内胆管轻度扩张这一间接征象,有助于更好地发现病变,降低误诊、漏诊率。  相似文献   
60.
目的 为早期明确诊断乳腺导管内病变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对355临床表现为乳头溢液,经病理证实的乳腺肿瘤的导管造影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总结。结果 355例临床表现为乳头溢液的乳腺肿瘤(良性肿瘤334例,乳腺癌21例)的导管造影表现:226例分布在主导管及一级分支导管(良性肿瘤221例,乳腺癌5例),129例分布在二、三级及小分支导管(良性肿瘤113例,乳腺癌16例),348例导管内充盈缺损(良性肿瘤334例,乳腺癌14例);86例导管中断(良性肿瘤76例,乳腺癌11例),131例导管壁破坏(良性肿瘤117例,乳腺癌14例),173例导管扩张(良性肿瘤168例,乳腺癌5例),6例导管狭窄(良性肿瘤3例,乳腺癌3例);乳腺良性肿瘤和乳腺癌在肿瘤发生导管部位、充盈缺损形态、导管中断、导管壁破坏上具有统计学差异。乳头状瘤、乳头状瘤病和乳腺癌导管造影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80.1%、76.2%、76.2%。 结论 乳腺导管造影对鉴别导管内良恶性肿瘤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