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2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6篇
特种医学   216篇
外科学   72篇
综合类   258篇
预防医学   125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448篇
  1篇
中国医学   198篇
肿瘤学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86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做好高龄胸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能使患者尽快恢复,有助于提高高龄患者胸部手术的成功率。我院1989~2002年行胸部手术治疗的70岁以上患者305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下。1一般资料本组305例。男237例,女68例。年龄70~80岁。其中,行肺叶切除术和肺叶楔形切除术138例,一侧全肺切除术5例,开胸探查术2例,食管根治术135例,纵隔肿瘤25例。2护理措施2.1术前心理护理高龄患者心理状态较为复杂,性格固执,对手术治疗顾虑较多,担心身体不能的受手术以及术中术后出现生命危险。因此情绪低沉、忧郁、紧张与渴望得到有效的治疗心理状态并存。紧张的心理…  相似文献   
22.
IL-2活化瘤苗对胃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用细胞因子活化的特异性瘤苗辅助常规化疗,治疗外科手术后临床Ⅲ~Ⅳ期胃癌患者,抑制肿瘤术后复发、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于外科术后常规化疗结束后2周,用患者自体肿瘤细胞抗原致敏、IL-2活化的树突状细胞(DC)作为瘤苗给患者四肢皮下多点免疫注射1×106/(ml·次),每周1次,每疗程注射4次,0.5年后强化1次。定期胃镜、影象学和肿瘤标志物检查,随访至手术后第2年,观察生存期和生存率。结果经瘤苗治疗后,患者的免疫功能显著改善。术后24个月,瘤苗联合化疗组患者的生存率为50%,血清中CEA和CA724分别为(10±1.5)ng/ml和(5.5±1.5)U/ml,而单纯化疗组患者的生存率为10%,CEA和CA724的水平分别为(77.0±9.4)ng/ml和(55.0±7.6)U/ml;P<0.001。结论特异性瘤苗免疫治疗,能增强胃癌患者术后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功能,提高手术后化疗疗效,抑制肿瘤复发和转移,能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23.
患者,女性,30岁。因停经16^ 1周,转移性右下腹痛1d伴头晕0.5d于2004-03-28就诊。平素月经规律,量中等,无痛经。末次月经2003-12-05。于停经30d查尿知孕“阳性”。至就诊前未感有明显胎动。曾于停经3个月行B超检查,自诉无异常。患者于就诊前一天午饭后,突感中下腹持续性隐痛,无恶心、呕吐及肛门坠胀感,后逐渐出现全腹疼痛。  相似文献   
24.
患者男,55岁。间歇性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伴血块1月入院。超声检查:膀胱后壁探及约6.5cm×5.0cm大小的低回声光团,形态不规则。临床诊断:膀胱肿瘤。给予手术治疗术中见膀胱右后壁有一6.5cm×5.0cm大小菜花样肿块。术后病理检查:巨检中灰白灰红色结节状肿物1个,大小8.0cm×6.5cm×3.5cm,切面灰白灰黄色,部分区域呈鱼肉状。镜检:肿瘤细胞梭形排列,异型性明显,分裂像多见,并可见病理性核分裂,瘤细胞间可见粘液分布,部分区域可见席纹状排列。肿瘤组织中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泡沫细胞。免疫组化染色肿瘤组织:CK(-)、Actin(-)、Desmin(-)、…  相似文献   
25.
止泻散是根据我院老中医验方研制的治疗小儿腹泻的纯中药制剂.该药具有健脾化湿、止泻止痢之功效.临床应用20余年,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6.
双黄连注射液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清热解毒药物,因其解热、抗炎、抑菌、抗病毒作用明显,为临床广泛应用。在用药过程中偶尔发现皮肤过敏病例,但严重反应者少见。笔者遇到2例用药后过敏反应甚者报告如下。例1 :患者女,44岁。因发热3 8℃,咳嗽,咽部充血疼痛,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于2 0 0 2年9月2 4日在门诊输液治疗。第1组液体:双黄连注射液40mL(黑龙江佳木斯晨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 0 0 2 0 2 2 6,剂量2 0mL/支) ,加入1 0 %GS  相似文献   
27.
钙蛋白酶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目的探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钙蛋白酶在脊髓组织中的表达及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脊髓摘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纯种雄性成年SD大鼠,夹闭右肾动脉分支下方腹主动脉30min,观察再灌注后3、24、72h和7d时脊髓损伤节段的钙蛋白酶Ⅰ的表达,钙蛋白酶特异性底物68-KDNFP的降解以及再灌注后72h的动物后肢功能评分。结果动物脊髓再灌注损伤后3h,开始出现的钙蛋白酶Ⅰ阳性细胞,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阳性细胞数目逐渐增多,染色深度逐渐增加,再灌注后72h最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68-KDNFP的降解产物也在再灌注损伤后3h出现,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加重,并在72h后达到高峰。再灌注后72h后肢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结论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出现钙蛋白酶Ⅰ的大量表达,特异性分解细胞骨架蛋白68-KDNFP,并且会引起动物后肢一定程度的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8.
近几年来,我院始终把为兵服务,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效益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并取得了显著成绩,曾经多次被上级领导机关表彰为“为部队服务先进单位”,被广大官兵亲切地称为“军中好医院”。  相似文献   
29.
脊髓栓系综合征研究近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脊髓纵向牵拉、圆锥低位、脊髓发生病理改变而引起的神经损害症候群,包括下肢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畸形、大小便功能障碍等。1953年首次临床报道,1981年由Yamada命名。  相似文献   
30.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1年Combes等首先报道1例乙型肝炎病毒(HBV)免疫复合物(IC)肾炎以来,HBV感染与肾小球肾炎的关系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1979年以来我国有关学者对两者的关系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1989-10在北京召开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座谈会上,正式将其命名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Hepatitis B irus ssociated lomerulonephritis,HBV-GN),简称乙肝肾炎。近年来随着对HBV-GN认识的逐渐深入,对本病的研究和治疗均有了较大的发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