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7篇
  免费   253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36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340篇
内科学   62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66篇
综合类   425篇
预防医学   15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81篇
中国医学   132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99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85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将2011年8月~2013年8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诊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选用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整体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使用常规护理方案的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恢复评分亦同样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急诊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案,能够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及临床效果。方法:该院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手术治疗的50例乳腺癌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25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25例患者实施手部皮肤护理,将患侧肢体抬高,实施健康宣教等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双上肢周径差值、上肢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患肢感染等。结果:通过比较,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9.3%,对照组为89.3%,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上肢周径差异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手功能恢复率为82.1%,无患肢感染;对照组患者手功能回复率为49.3%,8.6%出现患肢感染,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上肢淋巴水肿情况,提升护理干预效果,促进上肢功能恢复,降低患肢皮肤感染几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3.
胆道系统恶性肿瘤(简称胆系肿瘤)是源于胆道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临床上有肝内、肝外胆管癌和胆囊癌3种。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大部分患者诊断时已进入晚期阶段,预后差,并且运用化疗效果差,而中药在胆系肿瘤的应用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抑癌基因突变、联合化疗、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多药耐药逆转作用、促进细胞表达、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调控细胞信号通路、抑制肿瘤转移等机制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在临床普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并对其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收集该院临床普外科自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内患者例数为33例。在对照组患者的护理管理中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在实验组患者的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效果。结果:经对应性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几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且P值均小于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临床普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护理效果较为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5.
农村卫生服务机构是中医药工作的根基,也是中医药服务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安徽省医改领导小组利用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有利时机,顺势而为,在推进基层综合医改进程中及时开展了农村中医药县乡村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按照统一机构设置、统一人员调配、统一技术服务、统一饮片配送、统一业务管理等"五统一"要求,通过政府主导、部门配合、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等方式,试点工作进展顺利,试点县农村中医药服务网络得到了完善、县级中医医院在农村中医药服务体系中的"龙头"作用得到了巩固、稳定农村中医药队伍的机制初步建立、农村居民中医药服务可及性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6.
目的了解成人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痰培养阳性的相关影响因素,并对我院2009年10月至2017年10月HAP患者痰培养结果回顾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调查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分析痰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对所获数据采用SAS 9.4版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HAP患者有1266人采集了痰标本,其中669人痰培养阳性,外科手术、抗菌药物大量使用、营养不良和有创机械通气是痰培养阳性的影响因素。HAP前4位的病原菌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菌。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CRAB)分离率在2011-2014年呈逐年上升,近三年有所回落,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CRPA)的分离率在2013-2017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总检出率为59.1%,产ESBLs肠杆菌科的总检出率为16.1%,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科细菌的总检出率为13.7%。结论成人HAP患者痰培养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检出的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CRAB近三年略有下降,CRPA逐年下降,需要进一步监测。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生血宁片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住院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生血宁片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蔗糖铁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贫血指标、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贫血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贫血指标较治疗前有显著变化(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较对照组贫血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通过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低于治疗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高于治疗组,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所使用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剂量明显高于治疗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生血宁片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较为良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相似文献   
28.
患者男性,70岁,农民。因“反复咳嗽咳痰4年余,加重伴活动后喘息1周”入院。患者近4年反复出现咳嗽咳痰不适,阵发性咳嗽,痰多为白色粘液状,偶伴有活动后气喘,冬春季节及气候变化时发作频繁、加重,每年累计发作时间超过3个月,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1周来患者咳嗽、咳痰症状加重,伴活动后气喘明显就诊当地医院。2014年10月16日当地镇中心卫生院胸部X线检查示:两肺纹理增粗紊乱,右肺中带可见少许斑片状渗出影,右肺门可见1枚"图钉样"密度增高影,后为进一步诊治转入我科。入院查体:T 36.8℃、BP 138/80mmHg、R 22次/min。神志清,精神一般,平卧位。口唇、指甲轻度紫绀,球结膜无水肿,颈静脉无怒张。左肺呼吸音粗,右肺呼吸音稍低,未闻及明显啰音,HR:63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双下肢无水肿。入院后床边持续心电监护示指尖氧饱和度80%~90%,10月22日动脉血气分析示:PaO263 mmHg, SpO293%。血常规、肝肾功能、血凝四项正常。10月22日胸部CT及气管三维重建示:右侧中间段支气管内异物,类似图钉,尖端朝上。追问病史,患者明确半年前家庭装修时有图钉吸入史,未予重视及特殊处理。综合病史、症状、体征及各辅助检查,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气管内异物诊断明确。其高龄,存在呼吸系统基础疾病,合并肺部感染、低氧血症,遂制定出先抗感染治疗,后行全身麻醉辅助喉罩通气下的支气管镜异物取出的治疗方案。术前请家属取来与气管内一样的图钉1枚,通过体外模拟,了解异物钳与异物的接触情况,及异物钳能否抓牢异物、有否松动或滑脱等。予氧疗、抗感染、化痰治疗96 h,患者咳痰量减少、喘息稍改善。心电图、出凝血时间正常,10月24日行全麻下喉罩辅助通气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予丙泊酚静注诱导后插入喉罩,接麻醉机控制呼吸,实施全身麻醉后行气管镜检查,见右侧中间段支气管管腔部分阻塞,内大量脓性分泌物,粘膜充血、肿胀,内见生锈的黑褐色图钉1枚(图1),尾部阻塞基底段支气管,被肉芽组织包裹、阻挡,与周围组织粘连。反复吸出分泌物、0.01%肾上腺素局部滴注预防出血,谨慎缓慢松动图钉及分离周围肉芽组织后,取出1枚长约1.3 cm、尾部直径约0.8 cm大小图钉(图2)。术中、术后未见喉、气管支气管痉挛,未发生喉部水肿及出血、肺不张、呼吸衰竭、肺部感染加重等并发症。异物取出后12 h,患者自觉喘息减轻,查体右肺呼吸音较术前增强,24 h持续心电监护示指尖氧饱和度95%以上,10月27日动脉血气分析示:PaO295 mm-Hg,SpO297%,患者低氧血症纠正。住院观察72 h,患者喘息症状明显改善,双侧呼吸音对称、无减低,办理出院,随访1月,患者病情稳定。  相似文献   
29.
Wilson病(Wilsondisease,WD)认知障碍较为常见,但起病相对隐袭,早期容易被忽视。作者对Wilson病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临床分型及治疗进展进行总结、归纳。  相似文献   
30.
胆囊切除术是急性胆囊炎及胆结石病症的有效治疗手段,然临床多见术后呕吐、吞酸、上腹部胀气、疼痛等症者,胃镜提示为胆汁返流性胃炎。余真教授从医50余载,在胃肠功能紊乱的治疗上具有独到见解和确切疗效,尤认为胆囊切除术后胃肠病的病因主系肝胃不和,并伴脾胃虚寒、胃阴不足及脾胃湿热等。余真教授将其归纳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主张以疏肝利胆、和胃降逆为根本大法,辨证佐以"温中健脾""滋阴养胃"及"清热利湿"诸法,屡获良效,值得认真总结并推广于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