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小鼠急性期脑水肿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132只,随机分为六组:正常对照组(C组)、假手术组(Sham组)、创伤性脑损伤组(TBI组)、右美托咪定20μg/kg组(D20组)、40μg/kg组(D40组)、60μg/kg组(D60组),每组22只。应用电子控制性脑皮质撞击仪(eCCI)建立TBI小鼠模型,即刻经腹腔注射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20、40、60μg/kg),每隔2小时给药1次,共3次。伤后24h分别采用干/湿重法测定脑含水量,HE染色法观察损伤侧皮质细胞形态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损伤侧脑组织中水通道蛋白4(AQP4)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蛋白含量。并于伤后第1、2、3、7天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陷评分(mNSS)评价其神经功能受损程度,伤后第4、5、6、7天应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其行为学改变。结果与Sham组比较,TBI组不同时点mNSS评分明显升高,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脑含水量明显升高,损伤侧皮质损伤严重,AQP4和NF-κB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TBI组比较,右美托咪定各剂量组mNSS评分明显降低,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脑含水量明显降低,损伤侧皮质细胞空泡变性和炎症反应有所改善,AQP4和NF-κB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D60组上述指标改变较D20组更为明显(P0.05或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20~60μg/kg可以减轻TBI后急性脑水肿和认知功能障碍,随着剂量的增高,此作用更为明显,这可能与降低TBI后AQP4和NF-κB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颅脑创伤可引起多种类型的细胞发生改变,包括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和其他支持细胞等,其中神经元死亡是引起神经系统退化和致死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其机制也是近些年的研究热点。以往研究资料显示,受体相互作用蛋白(RIP)家族在介导细胞死亡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尤其是RIP1在多种形式的细胞死亡过程中均扮演重要角色,包括近几年研究新发现的坏死性凋亡,即一种不依赖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的程序性细胞死亡类型。  相似文献   
13.
正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平面以下脊髓功能(运动、感觉及反射功能)的障碍,往往给伤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1])。近年来SCI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世界卫生组织称全球每年约50余万人发生SCI,全球各地SCI发病率约为20—140例/百万人/年~([2—3])。我国SCI发病率约23—60例/百万人/年~([3])。美国SCI发病率约为54例/百万人/年,每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十二井穴放血对颅脑创伤(TBI)大鼠脑水肿及线粒体生物合成的影响。方法 将56 只 SD 大鼠随机等分为7 组,即轻度TBI 组、轻度TBI 加井穴放血组、中度TBI 组、中度TBI 加井穴放血组、重度 TBI 组、重度TBI 加井穴放血组和对照组,每组8 只。应用电子控制性脑皮质撞击仪,轻度、中度、重度TBI 组 的打击深度分别为1、3 和4 mm。对照组仅开骨窗后缝合皮肤,不进行打击。井穴放血通过1 ml 注射器针头于 大鼠双侧前肢趾端的十二井穴点刺出血完成,出血量为每穴10 μl,每12 h 进行1 次放血。手术后72 h,进行神 经功能损伤评分(mNSS),随后取10 mg 损伤周围脑组织,qRT-PCR 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共激活因子1α(PGC-1α)、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基因的表达和线粒体DNA(mtDNA)拷贝数,剩 余脑组织进行脑含水量测量。结果 TBI 后大鼠的mNSS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TBI 严重程度的增加,评分 依次增高(P <0.05),且轻、中度TBI 组大鼠在应用井穴放血疗法后mNSS 评分与相应的单纯损伤组比较降低 (P <0.05);TBI 模型大鼠的PGC-1α 和TFAM 基因表达水平以及mtDNA 拷贝数均高于对照组(P <0.05); 轻度TBI 组大鼠在应用井穴放血疗法后,mtDNA 拷贝数高于相应的未应用放血疗法的大鼠(P <0.05),中度 TBI 组大鼠在应用放血疗法后PGC -1α 基因表达水平和mtDNA 拷贝数升高(P <0.05),轻、重度TBI 组大鼠在应 用井穴放血疗法后,虽然PGC -1α 和TFAM 基因表达水平均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TBI 后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与对照组比较均增高,且中度TBI 组大鼠在应用井穴放血疗法后脑组织含水量与 相应的单纯损伤组大鼠比较降低(P <0.05)。结论 井穴放血可能通过激活PGC 及下游通路,促进mtDNA 的生 物合成,从而增强损伤脑组织的能量供应,进而改善脑水肿程度,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控制性脑皮质撞击仪(CCI)建立不同损伤程度的颅脑创伤(TBI)大鼠模型,为探索TBI病理生理进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4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数字表随机分为4组(3组实验组、1组假手术组),每组10只.应用电子控制性皮质撞击仪(eCCI-6.3),设定不同打击参数,对大鼠顶叶大脑皮质区进行精确撞击.其中,实验组打击速率分别为4 m/s、5m/s、6m/s,打击时间均为200 ms,打击深度均为2 mm.假手术组仅开骨窗不行撞击.致伤24 h后采用神经功能缺陷评分(NSS)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应用多普勒流量计测定大鼠脑损伤周围区域局部脑血流(rCBF).致伤48 h后处死大鼠,取脑组织行甲苯胺蓝染色观察脑组织缺损程度,HE染色评估脑组织病理学改变,透射电镜观察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结果 大鼠脑损伤程度与打击强度相关,打击速率4m/s模拟轻度TBI、5m/s模拟中度TBI、6m/s模拟重度TBI.与假手术组比较,TBI各组大鼠神经功能受损,局部脑血流量降低(均P<0.01),脑组织神经元皱缩、细胞周围空泡、线粒体结构异常,而且损伤程度随打击速率增强而递增,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eCCI脑皮质撞击仪成功建立TBI大鼠模型,通过调整打击速率给予轻度、中度和重度TBI分级,为进一步研究TBI病理生理机制提供了一种精确有效的TBI动物模型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16.
Shh通路介导损伤后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获得干细胞潜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Shh信号通路对大脑皮质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RAS)获得神经干细胞潜能的影响。方法 体外原代培养SD大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以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α和C1q三种因子诱导炎症型RAS,划痕实验制备创伤型RAS,使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及纯度。实验分为普通星形胶质细胞组(对照组)、炎症组、划痕组(创伤组)。炎症组培养至干预后 24 h,对照组和划痕组培养至第 5天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巢蛋白(Nestin)阳性细胞,运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不同损伤模型的细胞中Shh蛋白的表达量。之后各组细胞培养 至第7天更换神经干细胞培养基,将前述3组各自再分为激活组(各组细胞更换神经干细胞培养基后添加Shh激活剂SAG)和抑制组(各组细胞更换神经干细胞培养基后添加Shh抑制剂环巴胺)两个亚组,培养14 d后采用qRT-PCR检测各亚组 RAS源性神经干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 细胞损伤模型中,免疫荧光染色证明各组细胞中划痕组Nestin阳性细胞明显多于炎症组和对照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2组损伤细胞中划痕组Shh蛋白表达量高于炎症组(P<0.05)。更换神经干细胞培养基后,激活组中 2 组损伤细胞的干细胞相关基因 Nestin、Pax-6、Sox-2、Oct-4 和Map-2的表达水平均有所升高,其中由划痕诱导的RAS神经干细胞相关基因Nestin、Pax-6、Sox-2、Oct-4和Map-2的表达水平高于炎症诱导的 RAS神经干细胞和普通星形胶质细胞(P<0.01);添加 Shh抑制剂后,3组上述基因表达量皆明显降低,但划痕组的表达量仍高于其他 2组(P<0.01)。结论 在体外,Shh信号通路可以介导损伤后大脑皮质RAS获得干细胞潜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胶质瘤细胞U87中神经突触核蛋白-γ(synuclein-γ,SNGG)过度表达对紫杉醇耐药的影响。方法 U87/SNCG组采用pIRES2-EGFP-SNCG真核表达载体转染U87胶质瘤细胞,构建稳定转染SNCG的U87/SNCG细胞系,U87/neo对照组采用pIRES2-EGFP空载质粒转染U87胶质瘤细胞,构建U87/neo细胞系。采用G418选择培养稳定转染的U87/neo和U87/SNCG细胞系,采用反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荧光染色技术鉴定成功后,2组分别于紫杉醇作用6、12、18、24h时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细胞比例,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成功构建U87/SNCG细胞系;U87/SNCG组SNCG mRNA表达较U87/neo对照组上调9.06倍;紫杉醇作用24h时,U87U/SNCG组细胞增殖抑制率[(25.49±2.44)%]和凋亡细胞比例[(7.02±0.26)%]明显低于U87/neo对照组[(34.36±2.95)%、(14.93±1.53)%](P<0.05);紫杉醇作用6h时,U87/SNCG组细胞G2/M期比例[(22.87±0.60)%]低于U87/neo对照组[(26.75±2.70)%](P<0.01);随着紫杉醇作用时间延长,与U87/SNCG组比较,U87/neo对照组细胞总数减少,细胞散落浮于培养液中,出现透明空泡、崩解细胞,并可见大量核固缩、核碎裂之凋亡现象。结论 SNCG过表达可降低抗微管药物诱导的U87细胞有丝分裂期阻滞,增强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抗凋亡能力。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探究布洛芬对少突胶质细胞 (OLs) 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健康清洁级SD成年大鼠6只, 提取 OLs, 扩增后加入溶血磷脂酸 (LPA) 观察细胞形态变化。使用出生24~48 h的新生鼠6只, 提取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 (OPCs), 将OPCs接种后随机分为对照组、 LPA组、 布洛芬组、 LPA+布洛芬组。贴壁3 d后观察细胞形态, 对照组加入生理盐水, 其他3组分别加入LPA (1.0 μmol/L)、 布洛芬盐水溶液 (100 μmol/L) 及两者的混合液。药物持续干预7 d 后观察细胞形态, 分别对OPCs特异性免疫标志物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α (PDGFR-α) 和OLs特异性免疫标志物髓鞘碱性蛋白 (MBP) 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OPCs及OLs形态并细胞计数。使用Western blot法比较各组MBP相对表达量。结果 LPA作用于成熟OLs后细胞突起减少。OPCs贴壁3 d时各组细胞发育良好。药物干预7 d后, 布洛芬组和LPA+布洛芬组中细胞突起明显多于对照组和LPA组。布洛芬组、 LPA+布洛芬组的MBP阳性细胞计数多于对照组和LPA组 (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 LPA组的MBP表达量明显少于其他3组 (P<0.01), 布洛芬组表达量明显多于LPA+布洛芬组 (P<0.01)。结论 LPA对OPCs的生长发育有毒性作用, 对成熟OLs的正常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一定浓度的布洛芬能够显著抑制LPA对OPCs及OLs的细胞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大鼠颅脑创伤 (TBI) 后原位移植神经干细胞 (NSCs) 治疗的可能性, 探讨载有 NSCs 的纤维蛋白支架及与亚低温(MHT)联合对 TBI 的治疗作用。方法 从孕 14 d SD 大鼠皮质组织中分离 NSCs, 与纤维蛋白支架共培养, 应用扫描电镜观察支架及 NSCs 的形态, 并通过免疫荧光检测细胞类型。将 48 只雄性 SD 大鼠随机分成 TBI 组 (A 组)、 TBI+NSC 组 (B 组)、 TBI+MHT 组 (C 组)、 TBI+NSC+MHT 组 (D 组), 每组 12 只。A 组通过液压损伤仪行 TBI 造模; B 组 TBI 后接受 NSCs 移植治疗; C 组 TBI 后接受 MHT 治疗; D 组 TBI 后接受 NSCs 与 MHT 联合治疗。分别在第 14、 28 天通过神经功能缺陷评分 (mNSS) 和水迷宫实验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价; 28 d 后取脑组织切片, 行细胞免疫荧光检测, 观察移植后的 NSCs 在体内分化情况。结果 电镜扫描显示, NSCs 与纤维蛋白支架共培养 3 d 后形态无明显改变; 免疫荧光提示 NSCs 特异性标志物 Nestin 阳性表达, 表明神经干细胞在纤维蛋白支架上存活; D 组大鼠的 mNSS 在第 14 天和第 28 天均低于 A、 B、 C 各组; 水迷宫结果显示, D 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短于 A、 B、 C 各组; D 组 28 d 后脑组织取材可追踪到 BrdU 标记的神经干细胞分化为了神经元。结论 纤维蛋白支架与 NSCs 生物相容性良好, 具有可降解性。亚低温与载 NSCs 的纤维蛋白支架对大鼠 TBI 后的神经功能修复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0.
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和中药薏苡仁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两者单独应用也取得不同程度的临床疗效,但对于他们联合应用治疗颅脑损伤的机制及治疗效果的研究报道少之又少。文章查阅了大量文献,总结出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颅脑创伤性昏迷患者的醒脑开窍作用和通过调节氢离子(H+)、钾离子(K+)、钠离子(Na+)、钙离子(Ca2+)等离子而达到减轻脑水肿及神经保护作用的中西医理论依据,并且阐述了薏苡仁治疗创伤性脑水肿的研究进展,以及两者联合应用对颅脑创伤性脑水肿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