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2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背景:成骨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间质干细胞,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过高度扩增后,细胞群会出现生长速率减慢等变化,并出现没有分裂倾向的扁平状细胞.目的:进一步验证在一定诱导条件下,体外分离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的定向分化情况.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对照观察,于2007-03/10在南方医科大学解剖实验室完成.材料:4周龄SD大鼠3只.由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成骨诱导过程所使用的抗坏血酸、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为美国Sigma公司产品.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贴壁筛选法体外分离纯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融合后用EDTA及胰蛋白酶消化,按1:3传代培养.取生长良好的第2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调整细胞数量为1×107L-1,分为2组:对照组加入含体积分数为0.1胎牛血清的DMEM-LG培养基,诱导组加入成骨诱导液进行培养,成骨诱导液为含50 mg/L抗坏血酸、0.1 μmmol/L地塞米松、0.5 mmol/L β-甘油磷酸钠、体积分数为0.1胎牛血清的DMEM-LG培养基.主要观察指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成骨诱导前后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诱导后矿化结节的形成.结果:刚接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呈圆形;原代培养24 h后大部分细胞贴壁生长,呈短梭形、三角形、多边形;72 h时贴壁细胞分裂增殖,逐渐呈长梭形;至第5天可见明显细胞集落形成:第9~10天细胞达80%以上融合;传代后细胞贴壁和增殖速度加快.呈有规则的方向性排列.与诱导前比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诱导7d后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提高(P<0.05).连续成骨诱导20 d后.诱导组可见多个散在分布的圆形不透明钙化结节,对照组未见矿化结节沉积.结论:在抗坏血酸、β-甘油磷酸钠和地塞米松联合诱导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  相似文献   
22.
目的用过氧化氢(H2O2)诱导大鼠胰岛微血管内皮细胞(IMECs)凋亡,观察钙非依赖型磷脂酶A2(iPLA2)对其凋亡的影响。方法siRNA技术抑制IMECs iPLA2表达,DNA ladder法检测H2O2诱导后的DNA片段,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DIOCs(3)染色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结果(1)siRNA—iPLA2可明显抑制IMECs内iPLA2 mRNA的表达。(2)H2O2诱导后细胞DNA片段化程度随诱导时间的增加而增多,抑制iPLA2表达后细胞的梯状条带明显增亮。(3)干扰组和未干扰组、干扰阴性对照组相比凋亡率明显升高(P均〈0.01)。(4)与未干扰组比较,干扰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下降(P〈O.01)。结论抑制iPLA2表达可促进H2O2诱导的IMECs凋亡。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急性脑梗死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以及导致初诊2型糖尿病并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 IMT 增厚的因素。方法选择初诊2型糖尿病并急性脑梗死患者(A 组)46例,抽取同期初诊2型糖尿病非脑梗死患者(B 组)158例。彩色超声多普勒仪测定两组患者的颈动脉 IMT,并同时测定两组患者的身高、体重、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血压(SBP、DBP)、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等,计算体质指数(BMI)、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 IMT 的差异,并探讨引起初诊2型糖尿病并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 IMT 增厚的因素。结果A 组患者颈动脉 IMT 明显大于 B 组患者,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Pearson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 组患者的颈动脉 IMT 与 HbA1C、TC、LDL -C、高血压病程、SBP、ln(HOMA -IR)、BMI、FPG、FINS 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 组患者的颈动脉 IMT 与 ln(HO-MA -IR)和年龄、BMI 有关。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急性脑梗死的原因主要与年龄、BMI 和胰岛素抵抗有关,减轻胰岛素抵抗可能有利于预防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24.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60岁.2002年出现多饮、多食、消瘦,诊断为"糖尿病",当时具体治疗不详.2005年出现四肢麻木感,2008年6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腹泻,每隔1~2周腹泻症状反复出现,2010年2月因腹泻入我院消化科,诊断为"大肠炎".后因血糖波动入我院内分泌科治疗.  相似文献   
25.
目的 了解广东省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人群血压的控制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中心横断面调查方法,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选取在广东省4大地区20个城市60家医院门诊及住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超重或肥胖成人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集人口学资料、疾病史、用药情况,并进行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4029例患者,年龄(58.9±12.9)岁,体重指数(27.28±2.76) kg/m2,血压达标率为23.8%,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高龄、肥胖、既往高血压病史、血糖控制不佳是血压不达标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高血压者使用1种降压药的占53.5%,使用2种者占32.5%,使用≥3种者占11.3%.结论 广东省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人群血压控制不理想,应积极采取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等综合管理方式,降低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26.
背景:成骨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间质干细胞,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过高度扩增后,细胞群会出现生长速率减慢等变化,并出现没有分裂倾向的扁平状细胞。 目的:进一步验证在一定诱导条件下,体外分离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的定向分化情况。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对照观察,于2007-03/10在南方医科大学解剖实验室完成。 材料:4周龄SD大鼠3只,由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成骨诱导过程所使用的抗坏血酸、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为美国 Sigma公司产品。 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贴壁筛选法体外分离纯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融合后用EDTA及胰蛋白酶消化,按1∶3传代培养。取生长良好的第2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调整细胞数量为1×107 L-1,分为2组:对照组加入含体积分数为0.1胎牛血清的DMEM-LG培养基,诱导组加入成骨诱导液进行培养,成骨诱导液为含50 mg/L抗坏血酸、0.1 μmmol/L地塞米松、0.5 mmol/Lβ-甘油磷酸钠、体积分数为0.1胎牛血清的DMEM-LG培养基。 主要观察指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成骨诱导前后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诱导后矿化结节的形成。 结果:刚接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呈圆形;原代培养24 h后大部分细胞贴壁生长,呈短梭形、三角形、多边形;72 h时贴壁细胞分裂增殖,逐渐呈长梭形;至第5天可见明显细胞集落形成;第9~10天细胞达80%以上融合;传代后细胞贴壁和增殖速度加快,呈有规则的方向性排列。与诱导前比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诱导7 d后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提高(P < 0.05)。连续成骨诱导20 d后,诱导组可见多个散在分布的圆形不透明钙化结节,对照组未见矿化结节沉积。 结论:在抗坏血酸、β-甘油磷酸钠和地塞米松联合诱导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供体凋亡细胞输注对诱导胰岛移植免疫耐受大鼠CD4^+CD25^+T细胞的影响。方法糖尿病SD大鼠23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输注Hanks液(Hanks组)、供体正常脾细胞(正常细胞组)、供体坏死脾细胞(坏死细胞组)及供体凋亡脾细胞(凋亡细胞组)。输注后第7天行同种异体胰岛移植,测血糖,观测胰岛移植物存活时间,流式细胞仪检测受体大鼠CD4^+CD25^+T细胞的比例变化。结果预输注供体凋亡脾细胞能显著延长同种异体胰岛移植物存活时间(中位生存时间达31天),预输注凋亡细胞组CD4^+CD25^+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均〈0.05)。结论供体凋亡细胞输注能够诱导同种异体大鼠胰岛移植免疫耐受,CD4^+CD25^+T淋巴细胞可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8.
胰岛移植是一种有望彻底根治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但异体移植排斥反应是造成胰岛移植失败的重要原因。目前普遍认为,解决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的关键在于诱导受体对供体的细胞、组织或器官产生免疫耐受。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来说,了解胰岛移植领域诱导免疫耐受研究较多方法及其机制很是重要。  相似文献   
29.
大鼠胰岛微血管内皮细胞分离、纯化与培养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稳定可靠的大鼠胰岛微血管内皮细胞分离培养方法。方法:分离纯化大鼠胰岛后进行内皮细胞选择性培养,使用UEA-1包被的免疫磁珠对胰岛微血管内皮细胞进行纯化。免疫荧光法检测经典的内皮细胞标志物第Ⅷ因子相关抗原(vWF)和CD34的表达和吞噬Dil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Dil-Ac-LDL)能力。结果:胰岛培养4-5 d后,可见内皮细胞从贴壁的胰岛内爬出,通过UEA-1包被的免疫磁珠筛选出胰岛微血管内皮细胞接种后24 h细胞开始贴壁。该细胞具有单层生长、接触抑制的特性。大鼠胰岛微血管内皮细胞表达vWF和CD34,可摄取Dil-Ac-LDL。结论:本研究方法是一种较为高效的分离、纯化和培养大鼠胰岛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方法。  相似文献   
30.
香港糖尿病专科护理见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的5年8月,应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的邀请,我院2 名正在接受“据尿病专科护士”培训的护理人员,有幸赴香港 雅丽氏何妙龄那打素医院进行为期l周的参观学习。在学 习期间,我们参观了香港精尿病中心,了解了搪尿病专科护 士的工作内容,受益匪浅,现报道如下。 箱尿病中心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