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9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骨吸收抑制剂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评价不同类型骨吸收抑制剂在临床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30 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分成三组 ,每组 10 0例 ,所有患者均排除继发性骨质疏松。性激素类组 :服用利维爱 2 5mg ,隔日 1次 ;降钙素组 :密钙息 5 0IU ,肌注 ,第 1周每天 1次 ,第 2周隔日 1次 ,以后每周 2次 ;二膦酸盐组 :阿仑膦酸钠 10mg ,每天 1次。治疗 2年后随访 :腰椎骨密度 (BMD)、胫骨骨超声 (QUS)、尿羟脯氨酸 (HOP)、骨钙素和新骨折。结果 临床骨痛降钙素缓解速度最快 ,性激素类药物可迅速有效地缓解妇女更年期症状。治疗 2年后 ,腰椎骨密度明显上升 (P <0 0 5 ) ,二膦酸盐组上升 5 1% ,性激素类组上升 4 2 % ,降钙素上升 0 97% ;胫骨骨超声显著提高 (P <0 0 5 ) ,性激素组上升 2 1% ,降钙素组 1 8% ,二膦酸盐组 1 7% ;新骨折共 4例 :二膦酸盐组 2例 ,降钙素组和性激素组各 1例 ;尿羟脯氨酸仅二膦酸盐组明显下降 ;骨钙素各组无明显变化。结论 骨吸收抑制剂是骨质疏松治疗的重要手段 ,性激素类药物是治疗伴有绝经后综合症骨质疏松患者的首选药物 ,二膦酸盐对骨量较低且伴有骨痛的患者有良好的疗效 ,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疼痛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2.
王铁梅  葛久禹  林华 《江苏医药》2006,32(8):766-767
骨质疏松症与颌骨骨矿量密切相关,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为主的全身性系统性疾患,颌骨是全身骨骼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研究全身及颌骨骨矿物质密度(BMC)检测方法进展,探讨骨质疏松症与颌骨骨密度关系,为解决口腔牙周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3.
骨质疏松性骨折与创伤性骨折有着本质的不同,它是基于全身骨骼在骨质疏松疾病状态下发生的病理性骨折,其病变的实质是骨强度的下降。骨强度受到骨骼的材料属性和组织结构,以及肌肉负荷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病理变化主要包括骨量和骨质量等多方面的损害,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后,即使成功的手术治疗也无法阻止骨质疏松骨损害的进一...  相似文献   
44.
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症骨质量病变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研究降钙素在骨质疏松症治疗中对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骨强度及骨质疏松脆性骨折发生率的作用。方法为期1年的单中心、前瞻性、随机研究135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女性患者随机分成降钙素 钙剂组和钙剂组,进行开放、对比研究。降钙素 钙剂组66例鲑鱼降钙素50IU,肌内注射,第1周每天1次,第2周隔日1次,以后每周2次;同时口服元素钙600mg每天1次。钙剂组69例元素钙600mg每天1次。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骨钙素、尿羟脯氨酸、双能X线BMD和超声骨强度测量以及脊椎胸腰段正、侧位X线片比较。结果治疗1年后,降钙素 钙剂组53例获随访,与治疗前比较,腰椎BMD上升约1%P<0.05,髋部BMD无明显变化,桡骨和胫骨骨强度均明显改善;钙剂组59例获随访,腰椎、髋部BMD和桡骨、胫骨骨强度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两组治疗前后各项生化检测指标无明显变化,骨质疏松脆性骨折的发生率钙剂组明显高于降钙素 钙剂组。结论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症有良好作用,不仅能有效地缓解骨痛,还能确实提高骨质量,降低骨质疏松脆性骨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5.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骨代谢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是近年来医学和生物学研究的热点 ,并取得了重大进展。随着研究的深入 ,人们认识到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不仅仅是能导致和抑制癌变的原因 ,还是机体各种细胞维持正常细胞形态和功能所必不可少的。在骨代谢过程中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则通过对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不同作用而影响着骨代谢。本文将就有关此方面的内容作一综述。1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概念癌基因的本质是一段具有促使细胞恶性转化的 DNA核苷酸序列。但在正常情况下 ,细胞癌基因是维持细胞正常功能的重要成分 ,在控制细胞生长分化中起重要作用。一般将正常细胞中以…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对比绝经后骨质疏松患DEXA与QUS测量对骨质疏松脊椎骨折的预测能力。方法: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Lunar,DPX-IQ)和超声骨强度仪(QUS,Sumlight Om-nisense,Research)对49例绝经后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脊柱、股骨近端和桡骨、戏骨进行测定、比较。结果 49例患DEXA腰椎BMD-T值为-2.99±1.43,股骨近端BMD-T值为-1.95  相似文献   
47.
随着年龄增长,女性卵巢功能逐渐成熟、减弱、衰退,引起雌激素水平变化,导致骨量变化。特别是在青春期、孕产期、绝经期和老年期,雌激素水平会有较大变化。此时应特别关注女性的骨转换率和骨密度变化,防止骨密度下降甚至骨质疏松的发生。研究女性不同生理时期的骨量变化,有助于临床预防和治疗女性骨质疏松症,提高长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8.
骨质疏松的评估--骨量与骨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WHO将2000年~2010年确定为全球“骨关节十年”,世界各国正逐渐重视骨关节疾患对人体的危害,骨质疏松就是其中最重要的疾病之一。在过去的40多年间,人们对骨质疏松的认识已有了明显的提高,骨质疏松不是简单的缺钙,而是一种骨骼质与量的病变,表现为骨矿物含量减少、骨骼微细结构破坏、骨折危险性增大的骨骼系统疾病。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骨质疏松的认识也不断全面。本文就骨质疏松评估在骨量与骨质量方面的进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49.
对"钙的膳食补充剂与心肌梗死和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荟萃分析"一文的解读和思考。该回顾性荟萃分析是针对骨质疏松及其风险人群,单纯补充钙剂后其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变化进行的。结果发现,服用钙剂导致了患心肌梗塞的风险增加,但包括中风发生率或心肌梗塞的复合终点或猝死的其他终点均无显著差异。由于该荟萃分析在研究终点设计、资料和研究的选择、钙补充剂量和依从性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局限与缺陷,影响了荟萃结果的科学性和真实性。我们强调适量的钙和维生素D补充是防治骨质疏松的基础措施。  相似文献   
50.
脉冲电磁场治疗骨关节疾病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世纪70年代,Bassett CA等[1,2]首次把电磁场(electromagnetic fields)疗法应用于骨科疾病的治疗,经过30多年的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脉冲电磁场疗法(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 PEMF)对骨病的治疗作用已得到肯定,其适应症也进一步扩展到创伤修复、神经再生、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等,甚至有应用PEMF治疗肿瘤的报道[2]。笔者就近年来PEMF在骨关节疾病的治疗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总结、综述。1脉冲电磁场的物理学原理、生物学效应及安全性脉冲电磁场是由电流通过赫尔姆兹线圈所产生的具有脉冲间歇的磁场效应。脉冲电磁场根据其频率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