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评估复合丙泊酚时阿芬太尼抑制稽留流产清宫术扩宫痛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
方法 选择择期全麻下行稽留流产清宫术患者29例,年龄24~45岁,孕期8~14周,BMI 18~28 kg/m 2,ASAⅠ或Ⅱ级。采用改良序贯法进行研究。阿芬太尼初始用量为10 μg/kg,静注时间不短于30 s,再给予丙泊酚1.5 mg/kg。判断患者意识与睫毛反射情况,待消失后进行稽留流产清宫术。手术期间,有体动则继续推注丙泊酚1 mg/kg。若扩宫痛阳性,下一例增加阿芬太尼用量;反之,则减少用量。增减梯度比为1∶1.2。扩宫痛阳性标准:扩宫时发生体动或出现痛苦表情。计算阿芬太尼抑制扩宫痛的ED50、ED95和95%可信区间(CI)。记录术中轻度低氧、中度低氧、重度低氧、心动过缓、低血压、呛咳,术后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阿芬太尼抑制稽留流产清宫术疼痛的ED50为7.4 μg/kg(95%CI 4.0~9.3 μg/kg),ED95为11.5 μg/kg(95%CI 9.5~37.5 μg/kg)。29例患者术中无一例重度低氧、心动过缓、呛咳、呕吐,轻度低氧1例,中度低氧4例,给予托下颌后及时缓解。术后头晕2例,恶心3例。
结论 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时,阿芬太尼抑制稽留流产清宫术扩宫痛的ED50为7.4 μg/kg。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微小RNA-145(miR-145)对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大鼠痛阈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取正常大鼠12只作为对照组(N组),糖尿病神经痛模型制备成功的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三组:糖尿病神经痛组(D组)、糖尿病神经痛-空载组(DN组)和糖尿病神经痛-miR-145过表达组(agomiR-145组),每组12只。N组和D组大鼠鞘内分别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10μl,DN组大鼠鞘内注射阴性对照病毒(10μl,1×106TU/ml),agomiR-145组大鼠鞘内注射agomiR-145(10μl,1×106TU/ml)。于鞘内注药前1 d和注药后1、3、7、14 d测定四组大鼠机械缩足痛阈(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然后采用RT-PCR法检测大鼠背根神经节(DRG)中miR-145mRNA相对表达量,免疫荧光检测大鼠背根神经节Nav1.8阳性细胞荧光相对强度。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145的靶基因。结果注药前1 d D组、DN组和agomiR-145组MWT明显低于、TWL明显短于N组(P0.05);注药后3、7、14 d agomiR-145组MWT明显高于D组和DN组(P0.05);注药后7、14 d agomiR-145组大鼠TWL明显长于D组和DN组(P0.05)。D组和DN组DRG中miR-145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N组和agomiR-145组,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1.8(Nav1.8)阳性细胞明显多于N组和agomiR-145组(P0.05)。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145作用于Nav 1.8 3'-非翻译区并调控Nav1.8的表达。结论 miR-145通过下调背根神经节Nav 1.8表达缓解糖尿病大鼠机械痛敏和热痛敏。  相似文献   
23.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7,33(2):148-151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单独或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给药抑制分娩镇痛中爆发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成功施行硬膜外分娩镇痛后,第一产程中出现爆发痛的初产妇60例,ASAⅠ或Ⅱ级,足月单胎,随机分为0.15%罗哌卡因的追加组(A组)和0.08%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4μg/ml的追加组(B组),每组30例。记录产妇VAS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追加次数、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用量及缩宫素使用例数、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不良反应等。结果与B组比较,A组爆发痛给予追加剂量20min后VAS评分明显降低,追加次数明显减少,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皮肤瘙痒、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下降;两组改良Bromage评分均为0,缩宫素使用例数、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0.08%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4μg/ml背景输注8ml/h的情况下,0.15%罗哌卡因抑制分娩镇痛后第一产程中出现的爆发痛的效果明显优于0.08%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4μg/ml,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4.
目的采用Meta分析比较喉罩与气管插管在患儿全身麻醉气道管理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万方和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到2019年7月,纳入比较喉罩与气管插管在患儿全身麻醉气道管理中应用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由两位研究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试验、提取资料,并根据Cochrane系统手册提供的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研究质量,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主要结局指标包括术后喉痉挛及咽喉疼痛的发生率,次要结局指标包括术后咳嗽、声嘶的发生率、MAP和HR的波动等。结果最终纳入35项RCT,共3 010例患儿,其中喉罩组1 502例,气管插管组1 50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气管插管组比较,喉罩组术后喉痉挛(RR=0.36,95%CI 0.24~0.54,P0.001)、咽喉疼痛(RR=0.32,95%CI 0.25~0.42,P0.001)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喉罩组支气管痉挛、术后咳嗽、低氧血症及术后声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05);喉罩组麻醉诱导期间MAP和HR的波动明显较小(P0.001)。两组术后黏膜损伤、恶心呕吐、反流误吸、胃肠胀气及一次置入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患儿全身麻醉时选择喉罩可以有效降低喉痉挛和咽喉疼痛,且对患儿的血压、心率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5.
术后谵妄(POD)是老年患者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此外,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和既往认知障碍患者也属于POD高危人群。然而,由于其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疗措施。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右美托咪定可有效预防和减少老年患者POD的发生。本文综述了POD的概述、右美托咪定预防POD的相关机制及其预防老年患者POD的研究进展,以进一步优化围术期管理,减少POD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