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32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4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及模拟手术技术用于胸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术前规划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沈阳市某两家三甲医院骨科因各种伤病行胸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在术前进行三维重建模拟置钉规划将其分为观察组(n=44)与常规组(n=42)。观察组在术前将三维-CT资料导入三维重建软件,三维重建后导入绘制好的椎弓根螺钉,调整螺钉位置至实现最佳置钉,对进钉点进行观察,测量并记录螺钉外展角度,打印图像带入手术室备用。两组患者其余流程均按照胸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常规流程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置钉阶段出血量、单枚螺钉置钉时间、单次置钉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置钉阶段出血量、单枚螺钉置钉时间均小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单次置钉成功率为90.4%(197/218),高于常规组的83.3%(180/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在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三维重建及模拟手术技术用于胸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术前规划可以使术者在术前即建立较为直观的立体概念,提高置钉准确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2.
3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治疗军事训练伤致肩袖损伤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40例行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的军人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肩肘外科(ASES)评分、模拟疼痛评分表(VAS)评分、肩关节评分量表(CMS)评分、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评分分析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肩关节疼痛及功能评分。结果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ASES评分、VAS评分、CMS评分、UCLA评分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治疗军事训练伤致肩袖损伤,具有较为显著的早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4.
35.
36.
目的 探讨Matti-Rüsse 植骨联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第五跖骨近端3区Ⅲ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病例系列报告。纳入北部战区总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手术治疗的10例第五跖骨近端骨干陈旧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男性,年龄18~24岁(平均18.9岁),均为军事训练伤所致Lawrence分区3区、Torg Ⅲ型骨折。所有患者采用Matti-Rüsse植骨联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及愈合时间、返回部队接受正常训练的时间、再骨折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评估手术效果。结果 1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并获术后随访12~25个月;术后9例患者骨折临床愈合时间6.0~7.0周(平均6.8周),1例术后10.0周延期愈合,影像学愈合时间为6.0~10.0周(平均7.2周);返回部队训练时间为7.0~11.0周,(平均9.8周)。10名患者中无再发骨折,取骨部位均无术后并发症,2例发生术后腓肠神经炎。结论 Matti-Rüsse植骨联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第五跖骨近端3区Ⅲ型骨折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人工韧带加强系统(LARS)人工韧带保残重建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66例行人工韧带重建术的前交叉韧带损伤军人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保残组36例(保留残端重建)和非保残组30例(术中完全清理残端)。分析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膝关节功能及本体感觉恢复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及本体感觉恢复情况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保残组患者Lysholm评分、IKDC评分、Lachman试验结果和本体感觉测定结果均明显优于非保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LARS人工韧带保残重建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早期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8.
赵瑞  袁德利  孙德俊 《当代医学》2021,27(8):140-142
目的探析对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患者经背侧手术入经微钢板固定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行背侧手术入经微钢板固定治疗的109例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骨折的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肌腱损伤发生率等指标。结果术后2、6个月,患者腕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1.74%、99.08%。术后2、6个月,患者腕关节不同节点的活动度明显改善。患者并发症包括拇长屈肌键激惹1例,合并腕管综合征1例,内固定失效2例,伸肌腿激惹2例,局部疼痛综合征1例,未发现肌腱断裂的患者。随访时间为8个月~1年,患者愈合效果均较好,术后7个月左右患者骨折基本愈合。结论经背侧手术入经微钢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患者,患者恢复较好,但手术不当会造成并发症的发生,因此,需正确处理,可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9.
40.
金文铭  赵根  李涵  李宝  沈阳  刘欣伟 《骨科》2022,13(5):405-408
目的 探讨肩关节镜下通过肩峰下间隙切除冈盂切迹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骨科收治的由于军事训练导致的冈盂切迹囊肿共11例。均为男性,年龄为(32.5±5.2)岁(20~46岁);体重为(74.3±17.7) kg。11例病人的术前肌电图均无异常,关节活动范围正常,前屈上举或外展上举动作存在疼痛症状,MRI提示存在冈盂切迹囊肿。全部病例采用关节镜下通过肩峰下间隙切除冈盂切迹囊肿,观察记录术前及术后12个月的Constant-Murley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12个月时通过肩关节MRI评估囊肿是否复发。结果 随访(12.2±0.8)个月(12~13个月),手术时间为(58.7±15.7) min(52~67 min)。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末次随访时,全部病例前屈上举或外展上举的疼痛症状减轻,囊肿均无复发。本组病人术前和术后第12个月的Constant-Murley评分分别为(42.5±8.7)分、(83.3±6.5)分;VAS评分分别为(6.7±1.6)分、(1.3±0.8)分;术后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肩关节镜下通过肩峰下间隙切除冈盂切迹囊肿,安全、简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