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10篇
基础医学   7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92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10篇
预防医学   7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0篇
  1篇
中国医学   90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2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正>认知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患者常见的一种功能障碍,是脑组织局部病变或者受损而产生的对知觉、记忆、注意力、定向、思维等认知功能的损害。其中注意力是完成任何认知加工的基础,贯穿于认知的整个过程,注意力缺陷会影响其他认知能力及运动功能的康复。如果患者在康复过程中没有正常的注意力,就会影响对康复过程中所需信息的理解能力,因此脑损伤后运动、感觉等功能的康复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2.
53.
通过研究中医证候理论中的数学逻辑关系发现,辨证过程中作为判定证候的3个基本要素的病因(a)、病位(b)、病性(c)和证候(z)之间存在着f(z)=a+b+c的数学逻辑关系,证候(z)与症状(zi)之间的数学逻辑关系是f(z)= z1+z2+z3+?+zi,证候的复杂性体现出的明显特征是症状构成数量的多少。辨证过程中症状与病因、病位和病性以及证候之间的数学逻辑关系式为z1+z2+z3+?+zi =a+b+c= f(z),但是证候的全集则表现出的是点集拓扑结构的非线性关系。经计算,中医79个主要单一证候共有6.5×105多种不同的存在形式,一定范围内证候群的数量约有6.6×10100个左右,这个超级巨大的数据“古戈尔”可能是中医证候复杂性的根结所在。结果表明,“证素”研究所以运用的贝叶斯网络、神经网络等算法以及双层频权剪叉算法,与证候理论内蕴的数学逻辑关系风马牛不相及,因此“证素”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伪命题特征,其建立起的以“证素”为核心的辨证方法是“虚构”的,根本不符合中医理论内在规律和临床实际。  相似文献   
54.
多节孢属真菌代谢产物结构多样。该研究通过正相硅胶色谱、反相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从一株多节孢属真菌的固体发酵提取物中分离鉴定4个代谢产物,包括1个新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2-羟基-1,1-二甲基-1,2,3,9-四氢-4H-咔唑-4-酮(1)、酪醇(2)、羟基酪醇(3)和羟基酪醇乙酸酯(4),其中1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55.
陈迪  唐仕欢  卢朋  杨洪军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21):4288-4296
中医"脑心同治"理论对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意义重大。尽管"脑心同治"在中医临床应用广泛,但其潜在的机制尚未得到全面的阐释。为了科学揭示"脑心同治"的机制,该研究基于数据科学的思想以心脑血管疾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2种疾病——脑中风和冠心病为例,对"脑心同治"机制进行深入挖掘。该研究从药物、靶标、通路、疾病多个角度出发,整合应用各类数据资源,采用文本挖掘、生物网络以及富集分析方法来识别心脑血管疾病间的潜在关联特征以及具有"同治"功能的药物特性,从而从多个水平揭示"脑心同治"的潜在机制。  相似文献   
56.
1 《磁共振成像》杂志诞生背景 自从1930年代物理学家伊西多·拉比发现原子核与磁场以及外加射频场相互作用以来,磁共振成像技术相继获得了5次诺贝尔奖,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技发明之一.最早的核磁共振成像实验是1973年由劳特伯发表的,并立刻引起了广泛重视,短短10年间就进入了临床应用阶段.  相似文献   
57.
指出和分析了鄢铃等研制的所谓"超声波骨密度仪校准体模"的一系列基本概念和原理性错误,对其实用价值提出了否定性意见.  相似文献   
58.
目的 观察增强CT影像组学模型术前预测胃腺癌淋巴结转移(LNM)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3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单发胃腺癌的腹部双期增强CT资料,将其分为训练集(n=97)和验证集(n=96),比较LNM (+)与LNM (-)肿瘤CT表现的差异。分别于增强动脉期和静脉期CT提取病灶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相应影像组学标签;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CT参数及其影像组学标签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胃腺癌LNM的独立预测因素,分别建立临床模型及影像组学列线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模型预测胃腺癌LNM的效能,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其差异。结果 训练集含54例LNM (+)和43例LNM (-),验证集含58例LNM (+)和38例LNM (-)。LNM (+)患者肿瘤厚度和阳性淋巴结占比均高于LNM (-)者(P均<0.05)。肿瘤厚度及淋巴结状态均为LNM的独立预测因素(P均<0.01)并用于构建临床模型。淋巴结状态和静脉期影像组学标签是胃腺癌LNM的独立预测因素(P均<0.01),以之构建的影像组学列线图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AUC分别为0.810和0.778,与临床模型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772、0.762,Z=1.11、0.27,P=0.27、0.78)。结论 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模型术前预测胃腺癌LNM效能较佳。  相似文献   
59.
目的:了解管辖社区内,成年人健康生活方式状况及影响因素,为今后社区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开展提供政策建议。方法: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华清园社区卫生服务站所辖40~69岁人群中,进行随机抽样,共239例,采用问卷调查方式。结果:①调查女性119例(49.79%),男性120例(50.21%),男女在健康生活方式测量指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4049岁年龄组80例(33.47%)、50~59岁年龄组79例(33.06%)、60~69岁年龄组80例(33.47%),3组健康生活测量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不同教育水平和不同婚姻状况分组中,健康生活方式测量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慢性病患者152列,总患病率63.60%,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患病率依次为高血压30.92%,高脂血症29.72%,糖尿病14.46%,冠心病7.63%,患病与无病人群健康生活方式测量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吸烟开始年龄≤20岁,男性31例(25.83%),女性2例(16.8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0~49岁17例(21.25%),50~59岁6例(7.59%),60~69岁10例(12.50%),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社区成年人健康生活方式存在差异。②性别、年龄、学历及婚姻对健康生活指标有影响。③慢性病防治要从中、青年人开始,并不断深入强化。④控烟教育应从大、中学生开始,并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60.
刘鑫 《中国医药导刊》2008,10(8):1295-1297
国务院办公厅在2007年4月下发的《国家食品药品安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推进药品、医疗器械监管信息化进程,实施“3511”工程,促进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实现各部门间业务协同,提升监管效率和水平。为加快药品和医疗器械注册、审评、企业认证、稽查等核心业务系统建设,拓展和完善公共服务系统,加快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政务公开建设步伐,不断提高对企业和公众服务水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启动“3511”工程五大应用系统之一--行政许可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