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54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北京地区2077例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达标调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调查北京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达标率.方法 2007年3~4月对北京地区36家医院2077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达标情况及其治疗措施和医疗费用进行调查.结果 糖化血红蛋白A1c<6.5%者占24.6%.空腹血糖<6.1mmol/L者占19.7%;收缩压<130mmHg者占40%,舒张压<80mmHg者占41.1%;血清总胆固醇<4.2ramol/L者占25.6%.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mmol/L者占40%,甘油三酯<1.7mmol/L者占56.8%,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4mmol/L者占71.5%.70.6%的患者坚持每月就诊1次.分别有81.4%和67.3%的患者能坚持饮食控制及运动:单纯饮食疗法者占6.5%,使用单药治疗者占31.3%,采用联合药物治疗者占62.3%.在家经常测定血糖的患者占35.1%.平均每周监测2.57次.平均每人每月药费686.69元,治疗费159.15元,检查费147.82元,挂号费11.22元.结论 北京地区2型糖尿病治疗达标率与全国的调查结果相似.  相似文献   
172.
在临床试验研究中,往往通过选择适当的观察指标进行连续的测量,用以评价治疗效应。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全面反应干预效果,研究者往往会选择多个关注的临床指标展开临床观察。在效果评价中,各观测指标间可能产生各不相同的效应特征,那么如何通过这些指标来判断干预效果,就成了设计阶段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3.
研究设计问题案例 研究目的:探讨肢体功能训练对于脑卒中的治疗效果。研究方法:100例确诊为脑卒中并伴有肢体功能障碍的急性期患者纳入研究。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为期4周的肢体功能训练。在治疗前后各进行一次功能评定。采用配对t 检验对治疗前后的功能得分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74.
目的 探索基于多阅片者多病例研究设计的人工智能辅助医疗器械或软件进行确证性临床试验的病例和阅片者样本量的选择依据和方法.方法 以某三甲医院收集的某胸部CT影像辅助诊断系统用于肺结节诊断的试验数据为例,采用R软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诊断准确度统计,以方差和协方差分析的结果为依据对计划开展的正式试验样本量进行估算,同时探索...  相似文献   
175.
目的本文引入秩方法对含有救助治疗的临床试验疗效结果进行分析,并与目前国内常用方法进行比较,为分析该类数据选择合适的方法提供统计学依据。方法采用Monte Carlo模拟的方法,考虑调整患者不同时点观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和救助阈值,分析疗效评价的Ⅰ型错误和检验效能,并与目前国内常用的完整案例分析和末次观测结转法进行比较。结果Ⅰ型错误方面,当救助比例在20%左右时,不同方法差异较小,当救助比例较大时,按时间和末次观测值调整的秩方法是最佳的方法。效能方面,当救助比例小于40%时,所有方法效能均大于0.8,当救助比例较大时,按末次观测值调整的秩方法是最佳的方法。结论在实际研究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而不是直接采用完整案例分析和末次观测结转法,以得到更有效的结果。救助治疗的分析方法可以为安慰剂对照试验提供一种新的设计和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176.
银屑病伴发高脂血症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银屑病伴发高脂血症的相关因素及内在机制。方法对413例住院银屑病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伴有高脂血症的银屑病患者占同期住院银屑病患者总数的25.91%,其住院时平均年龄、平均病程及银屑病平均始发年龄均明显大于不伴高脂血症者;伴高脂血症的银屑病患者中,吸烟者比例及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脂肪肝、肝功异常及肾脏损害发生率均高于不伴高脂血症者,而饮酒者比例亦较高。银屑病严重型比例则低于不伴高脂血症者。结论高脂血症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代谢性疾病,银屑病严重型、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脂肪肝、肝功异常及肾脏损害可能与银屑病伴发高脂血症有关。  相似文献   
177.
目的:采用觉规统计分析方法,分析最小化随机分组资料后的Ⅰ型错误和检验效能.方法:采用Monte Carlo模拟的方法,计算最小化随机分组的资料使用常规协方差分析的Ⅰ型错误和检验效能,并与简单随机化、中心分层区组随机化分析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简单随机化、中心分层区组随机化和最小化随机分组的资料采用协方差分析后,Ⅰ型错误均保持在0.05左右.3种分组方法的检验效能接近,无明显差异.结论:最小化随机分组的资料可采用常规的协方差分析方法,并能将Ⅰ型错误保持在0.05左右且不降低检验效能.  相似文献   
178.
目的探讨心脏骤停复苏后患者体温与脑功能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1990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北京市七家三甲医院ICU收治的院内心脏骤停后自主循环恢复超过20min的患者,收集复苏治疗相关数据和其他临床资料,使用脑功能分级(CPC)评估脑功能结局,分析治疗期间体温与脑功能预后的关系。结果共纳入184例患者,其中68例(37.0%)存活至出院,36例(19.6%)出院时脑功能良好(CPC≤2)。35.5℃入ICU后第一个24h内最高体温38.4℃是脑功能预后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OR=8.986,95%CI 1.156~69.882;P=0.036)。结论对于院内心脏骤停后恢复自主循环的患者,入ICU后24h内最高体温维持在35.6~38.3℃有利于脑功能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