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0 毫秒
11.
插入型椎间融合器在老年腰椎滑脱症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插入型椎间融合器在老年腰椎滑脱症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01年3月至2006年2月应用全椎板减压、插入型椎间融合器撑开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补充复化和固定治疗老年腰椎滑脱症患者36例,男25例,女11例,年龄60-72岁,平均64.7岁.所有病例进行定期随访和影像学检查,对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滑脱距离、滑脱率、滑脱角及临床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进行测最和评估,并观察椎问融合情况.结果:21例置人融合器后达到复位或基本复位.15例通过提拉螺钉进行补充复位.术中硬脊膜撕裂3例,1例裂口较小,术中未予处理;2例裂口较长,术中缝合后以脑棉片覆盖,紧密缝合腰背筋膜及皮肤切口,术后采取去枕头低脚高位,未见脑脊液漏出.术后出现神经根刺激症状2例,予以脱水、营养神经治疗.均恢复满意,未遗留神经症状.术后所有患者滑脱节段生理曲度恢复,椎间隙高度由术前4.5±.0.6mm增加至术后9.8±1.5mm,椎间孔高度由术前9.9±1.0mm增加至术后13.2±1.2mm,滑脱角由术前25.1.±8.2.改善至术后15.8.±2.50,术后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15-76个月.平均34.5个月,矫正程度无明显丢失.33例融合成功,融合率91.7%.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由术前35.4±5.2分降至术后19.5±4.8分,术后优良率及末次随访优良率分别为87.3%及92.5%.结论:采用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老年腰椎滑脱症时应用插入型椎间融合器可发挥撑开复位和融合的双重作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ypervirulent Klebsiella pneumoniae,HvKP)是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的新型高毒力变种,其显著特征是高黏液表型。与经典肺炎克雷伯菌(classic Klebsiella pneumoniae,cKP)相比,HvKP毒力更强,多在健康人群中引起社区获得性感染,且发展迅速,常引起全身多灶感染。硬脊膜外脓肿(spinal epidural abscess,SEA)是椎管内硬脊膜外脂肪组织和静脉丛的化脓性感染,临床误诊率及致残率均较高。约2/3的SEA病例都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革兰氏阴性细菌很少导致SEA。目前,KP引起的SEA非常罕见,仅有少数病例报告,而HvKP致SEA尚未检索到报道。我们收治了1例HvKP引起的SEA患者,减压术后,患者发生了脑脓肿和颈椎硬膜外脓肿,延髓、高位颈脊髓受压,患者病情危重,但延迟减压联合抗生素治疗后,预后良好,该病例极为罕见,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