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0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1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53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159篇
内科学   92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90篇
综合类   230篇
预防医学   143篇
眼科学   36篇
药学   127篇
  4篇
中国医学   54篇
肿瘤学   6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2.
经股动脉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的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经股动脉途径植入导管药盒系统导致并发症的原因,进一步提高其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对76例中晚期恶性肿瘤采用经股动脉途径植入导管药盒系统,定期或不定期经皮经药盒灌注化疗和栓塞,总结其并发症。结果发生并发症13例,发生率为17.1%(13/76)。包括留置导管尖端移位4例,靶动脉闭塞2例,迟发出血2例,留置导管堵塞1例,切口延期愈合1例,药盒外露1例,留置导管与药盒分离1例,靶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1例。结论经皮股动脉途径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的并发症只要处理得当,是可以控制的。本技术不失为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伊曲康唑的不良反应及安全性。资料与方法:手工检索《中华皮肤科杂志》等3种中文专业期刊,从对照试验的文献中提取治疗例数和各种不良反应例数,计算发生率。结果:共有14725例涉及有关安全性的报道。伊曲康唑不良反应总的发生率约为1.57%。结论:伊曲康唑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4.
余晓刚  朱晓丹  周法庭  孙志民  郭庆  张蓉 《西部医学》2023,35(7):970-975+981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培养基对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分析血管内皮细胞调控胃癌细胞发生转移的机制。方法 设置对照组和共培养组,分别将正常培养基和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条件培养基作用于胃癌细胞HGC27,采用MTT法和划痕试验检测胃癌细胞HGC27的增殖活性和迁移能力。设置Control组、6 h组、12 h组和24 h组,以HUVEC的条件培养基作用于胃癌细胞6、12和24 h,Western blot检测EMT标志物和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骨架和紧密连接蛋白的分布变化。结果 MTT及划痕试验表明HUVEC条件培养基促进胃癌细胞HGC27的增殖和迁移。与Control组比较,间接共培养后胃癌细胞的形态呈间充质状改变,丝状伪足样凸起数量显著增加。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间接共培养后胃癌细胞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表达水平逐渐下降,而间充质标志物N-cadherin和MMP-9逐渐增加,具有时序性变化规律。ZO-1和Occludin的表达也逐渐下降,细胞膜分布减少。结论 间接共培养下,血管内皮细胞通过上调胃癌细胞MMP-9,破坏紧密连接,促进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早期检测肝组织多药性耐药基因对结肠癌肝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取裸鼠 4 0只 ,用人结肠癌SW4 80细胞系制作裸鼠原位结肠癌肝转移模型。模型建立的第 10天肝活检取左右肝叶各2mm3 组织 ,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多药耐药基因 (multidrugresistancegene,mdr- 1mRNA)的表达 ;模型建立的第 5周观察裸鼠肝脏是否形成肉眼转移灶。结果 经实时荧光定量RT -PCR检测肝活检组织mdr- 1基因 ,在存活的 36只裸鼠中 2 2例高表达 ,平均CT值 (Cyclethreshold ,即反应管内的荧光信号到达设定的域值时所经历的循环数 )为 2 5 90 1,平均拷贝数为 4 2 7× 10 7/ugRNA ,并高表达的 2 2只裸鼠均有肉眼肝转移灶形成 (10 0 % ) ;mdr - 1基因低表达 (平均CT值 33 36 8,平均拷贝数 2 11× 10 5)及无表达的 14只裸鼠中 ,仅 1例形成肉眼肝转移灶 (7 1% ) ,其余 13例均无肉眼肝转移灶形成 (P <0 0 1)。结论 结肠癌肝活检肿瘤细胞mdr- 1mRNA基因高表达与异时的肝转移灶形成有明显的相关性 ,提示检测结肠癌肝组织多药性耐药基因的高表达可以预测异时的肝转移灶形成。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癌的再手术(附10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的再手术的原因和并发症情况。方法 回顾性总结 10 8例甲状腺癌再手术的的原因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本组接受再次手术 112次 ,并发症发生率 2 2 % ,随访期 2~ 13年 ,5年及 10年生存率分别为 75 .0 % (81/ 10 8)和 37% (4 0 / 10 8)。结论 及时诊断、选择合理的术式是避免甲状腺癌患者再手术的主要措施 ,术中漏诊及快速冷冻切片的误诊亦不容忽视 ,术中保护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的关键是熟悉解剖和仔细操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透明质酸钠与地塞米松磷酸钠联合用药治疗颞下颌关节内紊乱病(TMJID)的疗效。方法2%利多卡因局麻下行颞下颌关节上腔穿刺,用生理盐水作关节上腔冲洗,吸干冲洗液后,同部位注入2ml:20mg的透明质酸钠lml和lml:5mg地塞米松磷酸钠0.5ml混合液,退出注射器。局部压迫数分钟,嘱患者做开闭口及侧向运动,使药物在关节腔内均匀分布。结果31例35侧1月后随访,显效10例(占32.26%),有效18例(占58.06%),无效3例(占9.68%),总有效率为90.32%,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结论透明质酸钠与地塞米松磷酸钠联合用药治疗颞下颌关节内紊乱病具有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的临床特征、预后因素及诊治情况。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5年1月期间450例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特征、诊疗方法和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0例患者中,男287例,女163例,平均年龄54.2岁。术后病理提示,透明细胞癌375例,颗粒细胞癌40例,其它类型肾细胞癌35例。临床分期为T1NOM0267例,T2NOM0142例,T3期以上(含乃期)41例,其中偶发肾癌263例,有症状肾癌187例。行肾癌根治性切除术372例,保留肾单位手术78例,其中静脉癌栓取出术8例,术后行α-干扰素治疗161例。平均随访时间37个月(4个月~60个月)。结论:B超、CT是目前肾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早期行根治性肾切除术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对于局限性小肾癌而言是一项可供选择的手术方法,尤其适合对侧合并肾脏疾病的患者;联合生物治疗对肾细胞晚期病人的作用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Keratograph 5M眼表综合分析仪比较小梁切除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对眼表的影响。

方法:纳入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62例62眼,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小梁切除术组32例32眼,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组(青白联合手术组)30例30眼。运用Keratograph 5M评估术前,术后3d,1、 3mo的非侵入性首次泪膜破裂时间(NifBUT)、非侵入性平均泪膜破裂时间(NiaBUT)、泪河高度(TMH)和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CFS)。

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眼表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青白联合手术组的NiaBUT、NifBUT、CFS、TMH最差,分别为10.13±1.48、12.59±1.96s、0.80±0.22分与0.31±0.02mm,变化幅度明显高于小梁切除组(均 P<0.05),术后1mo两组的各项指标均有所恢复,但直到术后3mo仍未完全恢复到术前水平。

结论:眼表综合分析仪可以客观、精确地用于评估抗青光眼手术后泪膜功能的变化。在术后3mo短期内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比单纯小梁切除术对眼表的影响更为严重,提示在此期间应加强对眼表的护理。  相似文献   

10.
廖艳丹  韩庆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5):37-38,40
目的研究CBX7mRNA在正常卵巢组织和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利用Real-TimePCR方法检测CBX7mRNA在70例卵巢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分期、分化、组织类型的相关性。结果CBX7mRNA在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卵巢正常组织。根据FIGO分期,CBX7mRNA在I、Ⅱ期的表达高于Ⅲ、Ⅳ期,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高、中分化组的表达高于低分化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X7mRNA的低表达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