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目的:研究VEGF、VEGF-R2在糖尿病动物模型视网膜中的表达。方法:选择叙利亚金黄地鼠作为实验动物,腹腔内注射2%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其视网膜中VEGF、VEGF-R2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视网膜中VEGF、VEGF-R2阳性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2%链脲佐菌素致高血糖动物模型视网膜中VEGF、VEGF-R2阳性表达与人类糖尿病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表现十分相似,该模型可用于研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2.
背景:软骨细胞体外培养实验证实,鹿茸多肽其具有显著的促细胞有丝分裂活性,可刺激软骨细胞的增殖。目的:观察鹿茸多肽对实验性骨性关节炎相关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和对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正常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正常组不予任何处理,假手术组左膝关节内侧皮肤切开后缝合,模型组建立左膝骨性关节炎模型。模型组建模成功后再将随机分为2组,鹿茸多肽组给予鹿茸多肽针剂生理盐水稀释液关节腔注射干预,生理盐水组给予生理盐水关节腔注射作为对照,干预后第1,7,15,30天分别观察鹿茸多肽组和生理盐水组关节软骨形态学变化和软骨细胞结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关节软骨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并计算细胞增殖指数。结果与结论:在相同时间段内,与生理盐水组相比,鹿茸多肽组关节软骨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细胞增殖指数及关节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含量均增高(P<0.05),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果证实鹿茸多肽可降低实验性骨性关节炎过程中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提高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并可促进关节软骨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针内针穿刺技术在老年患者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阐明其在超声定位引导下单次等比重脊椎麻醉中的麻醉效果和可行性。方法:选择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且实施单次等比重脊椎麻醉的6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患侧在上的侧卧手术体位进行穿刺。60例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经超声定位棘突间隙后,行正中入路的单次蛛网膜下腔穿刺,以穿刺针见脑脊液流出或抽出判定为穿刺成功。传统组患者采用传统的针内针技术(破皮后16 G硬膜外穿刺针穿刺引导、套用25 G笔尖式侧孔脊麻穿刺针);改良组患者采用改良的针内针技术(20 G注射针直接破皮引导、套用25 G笔尖式侧孔脊麻穿刺针)。观察2组患者1次穿刺成功率、2次穿刺成功率、1次皮肤穿刺成功率、2次皮肤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患者满意率、麻醉起效时间、满足所需麻醉平面率、麻醉平面固定时间、术者对肌松满意度、手术时间、PACU停留时间和麻醉操作即刻不良反应及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穿刺成功。与传统组比较,改良组患者1次穿刺成功率、 2次穿刺成功率、 1次皮肤穿刺成功率和2次皮肤穿刺成功率高(P<0.01)...  相似文献   
4.
背景:实验证实鹿茸多肽可以促进体外培养软骨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外基质糖胺多糖、Ⅱ型胶原、Aggrecan蛋白的表达.目的:通过对体外培养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特定培养液作用下向软骨细胞表型分化的研究,探讨鹿茸多肽对其软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将第3代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诱导组、鹿茸多肽组,分别采用普通培养液、诱导培养液、含10 mg/L鹿茸多肽的诱导培养液于离心管内进行培养;并取兔的关节软骨细胞作为关节软骨组.分别于1,2,3周后取材,通过组织学、生物化学和RT-PCR技术,对离心管内构建的软骨组织进行形态学和细胞功能状态的观察.结果与结论:空白对照组培养2周后,细胞团块逐渐崩解,无法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诱导组、鹿茸多肽组细胞团块除有轻度收缩外,呈白色半透明状;苏木精-伊红染色发现部分细胞为圆形或卵圆形,表层细胞密度大;诱导组、鹿茸多肽组糖胺多糖含量及Ⅱ型胶原mRNA表达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多,各时间点诱导组、鹿茸多肽组含量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 < 0.05);各时间点鹿茸多肽组糖胺多糖含量及Ⅱ型胶原mRNA表达均高于诱导组,但低于关节软骨组 (P < 0.05).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特定培养条件下能向软骨细胞表型分化,且鹿茸多肽对其定向软骨分化有明显促进作用.虽然在体外可以构建出软骨组织,但其与关节软骨质量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合并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血清中β-catenin、Dickkopf-1(DKK-1)和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表达模式及其与临床参数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肌肉骨骼疾病患者158例,根据其症状分为OP(58例)、OA(52例)和OP+OA(48例),另外选取40例健康个体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血清中的β-catenin、DKK-1和MMP-9表达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进行检测。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来检测这三种因子的表达量和临床参数: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 、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 结果 各组参与者在年龄上和体质量指数上无明显差别(P=0.356,P=0.438)。各组骨骼疾病患者(OP、OA和OP+OA)在性别比例上均约为1:2。与健康组相比,OP+OA组患者血清中的β-catenin含量明显下降(P=0.024),而DKK-1(P=0.013)和MMP-9(P=0.003) 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这种表达模式和OP组患者的表达模式相似。在OP+OA组中β-catenin含量比OP组明显升高(P=0.047),但比OA组明显降低(P=0.018);而DKK-1和MMP-9含量与OP组(P=0.041/0.007)和OA组(P=0.006/0.002)相比明显升高。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OP+OA组患者血清β-catenin和DKK-1与临床参数ESR/CRP存在相关性(r =0.713/0.621,r =0.462/0.321);β-catenin和腰椎BMD/股骨颈BMD存在正相关(r =0.425/0.545),但DKK-1与腰椎BMD/股骨颈BMD 呈负相关(r = -0.376/-0.315);MMP-9仅和腰椎BMD/股骨颈BMD存在弱负相关性(r = -0.525/-0.324)。 结论 OA+OP组血清β-catenin、DKK-1和MMP-9的表达不是OP组与OA组相关产物的简单混合。β-catenin/DKK-1/MMP-9与OP/OA临床参数的相关性表明这些因子表达的变化可作为临床炎症程度和骨质量诊断的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