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2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理念,以提升学员医用数学建模能力为目标,围绕《医用高等数学》课程中医用数学建模模块进行教学设计与实践并明确改进方向。方法 以“传染病模型”为例,进行教学实践;随后利用问卷方式收集44位学员反馈意见。综合运用统计描述、Mann-Whitney U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cheffe法,以及卡方检验和z-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90.91%的学员对课程主题感兴趣,65.91%的学员认为该模式明显提升了学习效果。本次课程中学员学习主动性在对课程主题有、无兴趣这两个水平上无显著差异,而对知识点掌握程度和继续开展翻转课堂的意愿却有显著影响。结论 教学模式总体有效,但需在“突出建模,淡化计算”、提升学员参与度和强化课堂学习效果3个方面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2.
《西北医学教育》2018,(1):36-39
翻转课堂这一概念的提出已将近30年,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新媒体在教学实践中的广泛应用,使得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师生所认可。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改变了师生在传统教学过程中的定位。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二课堂活动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本文拟对医学本科生第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医学本科生第二课堂教学中进行翻转课堂的优势以及设计思路,探析翻转课堂在医学本科生第二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为医学本科生第二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流行期间驻湖北某海军部队官兵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维护疫情期间官兵身心健康。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调查,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和事件冲击量表修订版(IES-R)评估驻湖北某海军部队官兵的睡眠和心理状况。结果 发放问卷238份,回收有效问卷232份,有效率为97.5%。PSQI量表得分为2.00(1.00,5.00)分,睡眠质量较差、很差者分别占5.6%(13/232)和0.9%(2/232)。PHQ-9得分为0.00(0.00,2.00)分,存在轻度、中度、重度抑郁者分别占12.1%(28/232)、0.9%(2/232)、0.4%(1/232)。GAD-7得分为0.00(0.00,0.00)分,7.8%(18/232)的官兵存在轻度焦虑状态。IES-R得分为1.00(0.00,5.00)分,存在轻度、中度心理应激者分别占12.5%(29/232)和1.3%(3/232)。结论 海军驻湖北某部队官兵在COVID-19疫情期间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总体尚好;少部分人员存在睡眠质量差、抑郁、焦虑或心理应激反应,大多数程度较轻。相关单位可开展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等应对策略,以更好地维护疫区官兵身心健康,保障战斗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海南三亚农村重要病媒生物的种群密度,分析其密度变化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的相关性。方法 于2019年6—11月,参考国家相关标准,对三亚市4个行政区和1个生态区管委会分别随机选取自然村或农场队的公共区域、农户庭院和房前屋后以目测法调查蚊幼孳生地、蚊幼阳性积水、成蚊数,蝇类孳生地、成蝇数,鼠类栖息地、鼠迹数及蟑迹数。结合该自然村或农场队的人居环境评分,分析其与病媒生物种群密度的相关性。结果 共调查三亚市163个自然村/农场队次的病媒生物种群数量,其中成蝇数(15.82±22.24)只、蝇孳生地数(4.45±3.21)处的种群数量相对较大,其次是鼠类栖息地数(2.97±6.58)处、鼠迹数(2.79±2.88)只和成蚊数(1.69±6.40)只、蚊孳生地数(2.87±2.53)处、阳性积水数(2.33±2.82)处,蜚蠊蟑迹数(0.16±0.48)只数量较少。从6—11月,病媒生物种群数量整体呈下降趋势。而蝇类孳生地数未见明显改变,鼠迹数和鼠类栖息地数量先下降后上升。本研究观察到三亚农村的病媒生物孳生和栖息地类型很多,具有明显的热带地方特色。相关性分析显示,三亚市农村蚊幼孳生地数、蝇类孳生地、成蝇数、鼠迹数与整治成效,在5个月中呈负相关关系;本研究调查的病媒生物种群数量的8个指标中,除蝇类孳生地和鼠类栖息地外(P>0.05),蚊幼孳生地(P<0.01)、蚊幼阳性积水(P=0.04)、成蚊数量(P=0.01)、成蝇数量(P<0.01)、鼠迹数(P=0.04)和蟑迹数(P=0.04)在农村人居环境和村庄清洁整治后,均有明显降低。结论 三亚农村环境中的病媒生物种群密度高,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病媒生物种群密度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运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微波消融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确定检索策略、文献的纳入与筛选原则,分别检索Pub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关于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随机对照研究,实验组为微波消融法治疗,对照组为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检索时间跨度为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运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纳入研究文献10篇,研究对象1 307人,其中试验组669人,对照组638人。结果显示微波消融组和传统开放手术组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甲状腺激素水平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相比之下,微波消融在以上方面的优势均较明显,肿瘤体积变化也非常明显。 结论微波消融法在治疗微小甲状腺乳头状癌方面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美观度高、手术并发症少等特点,但是该10项研究均为近3年研究,随访时间短,其远期效果还有待未来大样本、长期随访的RCT研究来证实。  相似文献   
7.
8.
《西北医学教育》2021,(1):137-142
目的调查某军医大学留学生社会文化适应和适应压力现状,并探讨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某军医大学在读医学留学生156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文化适应量表、留学生文化适应压力量表开展调查。结果军医大学留学生的社会文化适应总分为(2.13±0.68)分,其中人际交往适应维度得分最高,为(2.29±0.78)分,其次为认知价值适应,得分为(1.99±0.70)分,生活环境适应得分最低,为(1.95±0.64)分。留学生的文化适应压力总得分为(1.44±0.65)分,其中思念家乡得分最高,为(2.00±0.84)分,其次为感知歧视,为(1.48±0.76)分,得分最低的维度为自责内疚,为(1.21±0.88)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婚姻状况、汉语学习经历以及感知歧视是影响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主要因素。结论军医大学留学生社会文化适应处于中等水平,在人际交往方面跨文化适应难度较大,而在思念家乡方面感受到的适应压力最大。婚姻状况、汉语学习经历以及感知歧视是影响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主要因素,对跨文化适应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亮  王璨  杨海松  卢旭华 《脊柱外科杂志》2023,21(3):151-154,161
目的 探讨不同复位策略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单节段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9年3月—2021年3月,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收治老年单节段胸腰椎OVCF患者84例,其中54例采取手法复位结合PVP治疗(手法复位组),30例采用单纯PVP治疗(传统组)。记录术中骨水泥注入量及术后骨水泥渗漏情况;测量手术前后伤椎Cobb角及伤椎前缘高度,计算伤椎前缘高度恢复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价疼痛程度。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患者随访> 12个月。手法复位组术中骨水泥注入量明显大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2组骨水泥渗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术后伤椎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及VAS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手法复位组改善情况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手法复位结合PVP治疗老年单节段胸腰椎OVCF临床效果良好,可更有效地恢复椎体高度,维持脊柱序列稳定性,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基因重排是发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重要致癌驱动因素之一,ALK阳性的NSCLC患者易发生脑转移,而ALK靶向抑制剂相对于一线化疗对脑转移有更好 的疗效。但经第一代ALK抑制剂治疗后患者易耐药,进而出现颅内进展,第二代和第三代ALK抑制剂可增强其对中枢神经系统 的渗透性、提高其到达靶点后的结合力,对脑转移癌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回顾靶向治疗在ALK阳性NSCLC脑转移患者治疗 方面取得的进展,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