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8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93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198篇
内科学   77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44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88篇
综合类   544篇
预防医学   119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72篇
  10篇
中国医学   75篇
肿瘤学   73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145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0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医学生需要具备不同层次的能力,所以需要不同的考试形式来衡量能力的高低。不同考试方法的选择对于反映所选课程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维也纳医科大学的考试设计及其作用,以及对我国医学教育评估的启示。通过学习奥地利先进的教学评估理念和方法,可为我国医学教育评估方式改革、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姚鹏  别俊  李俊峰  黄世贵  高振国  徐俊   《四川医学》2023,44(6):579-584
目的 观察信迪利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奈达铂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67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38,采用信迪利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奈达铂化疗方案)和对照组(n=29,采用白蛋白紫杉醇+奈达铂化疗方案),所有患者在接受新辅助治疗后均完成了食管癌根治切除术治疗和相应的术后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新辅助治疗后的近期疗效(包括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病理完全缓解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的近期生存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病理完全缓解率为34.2%,对照组为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R0切除率高于对照组,且两组均未出现R2切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术中出血、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5年,无失访,观察组1.5年无进展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1.5年总生存率比较,有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用于食管癌术前新辅助治疗是安全的,可显著改善手术治疗效果,提高病理完全缓解率和改善近期生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尿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Ⅰ-FABP)在成人重症肺炎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临床诊断和死亡率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97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97例并发ARDS者纳入ARDS组,100例无ARDS者进展纳入非ARDS组。另根据28 d院内存活情况将ARDS组患者分为死亡亚组和存活亚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尿Ⅰ-FABP水平。结果:ARDS组患者尿Ⅰ-FABP水平高于非ARDS组(P<0.001)。尿Ⅰ-FABP水平预测重症肺炎患者发生ARDS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63(95%CI:0.697~0.830)。死亡亚组患者尿Ⅰ-FABP水平高于存活亚组(P<0.001)。尿Ⅰ-FABP水平升高与基线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及存活者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显著相关(P<0.05)。尿Ⅰ-FABP水平、基线APACHEⅡ和SOFA评分是重症肺炎所致ARDS患者28 d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  相似文献   
4.
患者 ,男 ,2 7岁 ,体检发现胸骨左缘三肋间有三级收缩期杂音 ,临床诊断为先心病。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 :右房明显增大 ,其内可见一个大小为 5 8cm× 6 1cm的实质性不均质肿块附着于右房顶部右上方 ,包膜完整 ,边界尚清楚 ,活动差。肿块致三尖瓣狭窄 ,经瓣口血流速度加快。再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 :除经胸超声发现的情况外 ,还可见下腔静脉入右房处的管腔变细 ,管壁增厚 ,不光滑 ,有纤维侵润表现。超声诊断 :右房实质性占位性病变。手术发现 :右房前壁及侧壁可见由房内向房壁浸润的球形包块 ,质硬不活动 ,右房右侧壁、前壁及下…  相似文献   
5.
一氧化氮合酶在小鼠脑内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合酶 (NOS1)在小鼠脑内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观察了一氧化氮合酶在正常小鼠脑内的表达。结果 :NOS1阳性神经元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广泛区域 ,包括大脑皮质、海马、齿状回、间脑和脑干。结论 :表明NO与中枢神经系统的诸多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通过体外和舌粘膜两种方式研究高分子透明质酸对芦氟沙星的缓释作用。结果显示 ,透明质酸在体外和舌粘膜都具有明显缓释作用 (p <0 0 5 )。为透明质酸作为粘膜药物缓释基质的开发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吗啡依赖性大鼠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吗啡依赖性大鼠实验动物模型。方法 :以剂量递增法形成吗啡依赖模型 ,用纳洛酮催促戒断 ,戒断症状按柳田知司评分法给予评分。结果 :吗啡组戒断症状分值为 19.6 3± 3.4 6 :生理盐水对照组的戒断分值为 6 .2± 1.6 ,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成功建立了吗啡依赖性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一个对商场室内空气质量做综合评价的方法。方法:借助重庆市5家商场空气监测数据建立多元判别模型,将各检测点空气区分为不清洁空气、清洁空气、最清洁空气三类,通过各商场各类空气的比例判断该商场的综合状况及不同商场空气质量的优劣。结果: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结论:该方法可在实际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 三阴性乳腺癌(TNBC)容易发生侵袭转移,恶性程度极高。笔者团队前期研究发现脂肪非典型钙黏蛋白4(FAT4)在TNBC组织中呈低表达且与预后相关,进而本研究进一步探讨FAT4对TNB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用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正常人乳腺上皮细胞系(MCF-10A)及不同TNBC细胞系(BT-549、MDA-MB-231、MDA-MB-468、MDA-MB-436)中FAT4的表达水平。选择其中合适的TNBC细胞系,分别转染FAT4-shRNA(FAT4敲低组)、阴性对照序列(阴性对照组),以未处理的TNBC细胞为空白对照组,分别采用CCK-8实验、流式细胞术、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凋亡率、侵袭与转移能力的变化,并用Western blot检细胞中Hippo信号通路下游靶点YAP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人乳腺上皮细胞比较,各TNBC细胞系中FAT4的mRNA与蛋白表达量均不同程度的降低(均P<0.05)。功能实验选用BT-549细胞和MDA-MB-436细胞。无论在BT-549细胞或MDA-MB-436细胞中,与空白对照组比较,FAT4敲低组在转染后24、48、72 h的增殖能力均明显升高、凋亡率明显降低、侵袭与转移能力明显增强(均P<0.05);YAP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0.05),但磷酸化YAP(p-YAP)表达量明显降低,上皮标志物E-cadherin水平明显降低,而间质标志物N-cadherin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间以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FAT4表达水平在TNBC细胞中普遍降低,FAT4表达的降低能增强TNBC细胞增殖和侵袭迁移能力、减少TNBC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FAT4降低后Hippo信号通路下游的YAP蛋白磷酸化减少,从而促进EMT进程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现状及其与儿童期虐待经历的关系,为预防儿童虐待和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提供参考。  方法  于2016年3—4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南充市2所高校918名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儿童期虐待经历及健康危险行为。使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使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至少有1种健康危险行为的人数为720(78.43%)名,暴饮暴食人数最多(595名,64.81%)。吸烟、一次喝≥5瓶啤酒、打架斗殴、自杀意念人数依次为146(15.90%)、271(29.52%)、224(24.40%)、205(22.33%)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儿童期至少经历1种虐待与大学生打架斗殴、自杀意念及暴饮暴食行为呈正向关联;儿童期情感忽视与大学生吸烟、自杀意念行为呈正向关联;儿童期情感虐待与大学生打架斗殴、自杀意念及暴饮暴食行为呈正向关联;儿童期性虐待与大学生吸烟行为呈正向关联(P值均<0.05)。  方法  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较普遍,儿童期虐待经历会增加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