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地黄汤加减联合坎地沙坦酯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细胞免疫及胰岛素抵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8月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坎地沙坦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地黄汤加减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糖水平、肾功能指标、CD3^(+)、CD4^(+)含量、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尿素氮、血肌酐及胱抑素C含量均低于对照组,CD3^(+)、CD4^(+)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黄汤加减联合坎地沙坦酯可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细胞免疫及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C肽及骨钙素在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方法以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9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骨密度及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将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为观察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餐后2h血糖(P2hBG)、空腹C肽、骨钙素(BGP)及餐后2hC肽水平进行检测。对大转子、股骨颈、腰椎1~4区骨密度进行测定。结果 2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FBG等生化指标之间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转子骨密度为(0.62±0.14)g/cm2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4,P<0.05)。观察组患者股骨颈及腰椎1~4区骨密度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07,t=11.41,P<0.05);空腹C肽、餐后2hC肽及骨钙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6,t=7.51,t=5.97,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与胰岛B细胞功能紧密相关,C肽及骨钙素等指标可以作为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高危人群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是导致碱性磷酸酶升高的原因之一,在甲亢的治疗过程中,如碱性磷酸酶进行性升高,伴骨痛,不能排除骨软化的可能性,值得引起注意。随着对代谢病骨病研究的深入,骨软化患者逐渐增多,病因包括维生素D摄入不足、维生素D吸收和代谢障碍、肾脏疾病(肾病综合征、慢性肾衰、肾小管酸中毒、范可尼综合征等),以及遗传性和肿瘤性低磷性骨软化,其他如重金属中毒、高氟摄入、某些药物等。然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出现骨质疏松多见,出现骨软化者较少见,罕有报道,容易漏诊和误诊。本文报道l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口服赛治(甲巯咪唑)后碱性磷酸酶进行性升高,伴全身骨痛,应用骨化三醇后碱性磷酸酶逐渐下降和骨痛消失。为此,甲亢治疗期间,结合国外文献报告,考虑骨软化可能性较大,密切观察患者碱性磷酸酶变化,给予积极对症治疗后,骨软化症状明显缓解。因此,应重视碱性磷酸酶的变化及临床特点,以明确是否合并骨软化并予尽早处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及内脂素和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分析在AS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为AS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的76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或病程在1年以内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进行分组.IMT≤0.9 mm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非AS组;另外IMT >0.9 mm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亚临床AS组;并以同期30名本院体检中心非糖尿病的健康者为对照组.测定血清SAA和内脂素的浓度,并分析二者与亚临床AS的关系.结果 对照组、非AS组、亚临床AS组血清SAA浓度分别为(4.21±1.29)、(8.12±6.08)、(13.96±8.58) mg/L,内脂素浓度分别为(24.45±8.04)、(35.43±9.22)、(45.91±10.03) μg/L;与对照组相比,非AS组、亚临床AS组血清SAA、内脂素均显著升高(P均<0.01);与非AS组相比,亚临床AS组血清SAA、内脂素显著升高(P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总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SAA、内脂素为亚临床AS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33、2.11、1.86、2.30,95% CI分别为1.02 ~2.03,1.52 ~2.68,1.14 ~2.31,1.86 ~ 3.05;P值分别为0.0012、0.0003、0.0109、0.0117).结论 血清SAA、内脂素与2型糖尿病患者亚临床AS密切相关,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是维生素D的活性形式,除了具有调节钙和骨新陈代谢的功能外,还具有调节免疫系统的作用,这种作用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动物模型中已得到证实,如1型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症、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Graves病等[1].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LT)亦是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与维生素D的相关报道相对较少,现就维生素D与CLT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将64例Graves病(GD)患者分为甲巯咪唑组(MMI,n=30)和丙基硫氧嘧啶组(PTU,n=34),2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集各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血清,分别用酶标记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IL)-2、IL-6及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的水平.结果显示,2组治疗前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用药后6个月IL-2、IL-6水平较治疗前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延长IL-2逐渐升高,IL-6逐渐降低;用药6个月后MMI组IL-6水平较PTU组明显降低(P<0.05).2组治疗前TRAb水平无显著差异,2组治疗后3和6个月TRA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随时问增加逐渐下降.IL-2/IL-6比值在同一组治疗3、6个月后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6个月后MMI组较PTU组更高(P<0.05).GD治疗前血清中IL-6水平与FT3、FT4呈正相关,IL-2水平与FT3、FT4和TRAb呈负相关;治疗3、6个月后,IL-2、IL-6与FT3、FT4无明显相关性;MMI组治疗前后IL-2、IL-6水平均与TRAb相关.这些结果提示,MMI较PTU更具有改善GD患者自身免疫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脑脊液(CSF)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65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入院后1~2d行CSF检查的结果。结果重症手足口病患儿CSF基本符合病毒性脑炎的CSF改变,行呼吸机治疗的69例危重症手足口病患者与一般重症患者在CSF细胞数及分类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定量稍高(t=3.93,P〈0.05)。PCR法检测到EV71核酸的患者CSF细胞数明显高于检测不到者(t=2.27,P〈0.05)。CSF异常率高于颅脑MRI及脑电图。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CSF异常率高,因此对有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患儿宜早行CSF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幼年类风湿关节炎(JRA)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规律,探讨其与幼年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活动度的关系。方法初治患者均采肘静脉血,采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800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同时测定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以关节肿胀基本消失为终点再次测定以上项目。结果PLT、PDW、MPV在幼年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明显升高,稳定期下降。结论外周血PLT、PDW、MPV的变化,可作为判断幼年类风湿关节炎活动及治疗效果的一种简便直观的手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