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了解脑瘫患儿屈光状态和斜弱视情况及特点,制定多学科的综合康复计划,促进患儿的视力能康复。方法对4~14岁的122例(244眼)脑瘫患儿进行眼部常规检查,眼位检查,散瞳验光等检查,并记录详细的既往病史。结果本组脑瘫患儿中屈光不正220眼,发生率90.2%,其中80%经屈光矫正视力提高2行及以上,并以复性远视散光、远视和混合散光为主。屈光不正状态在痉挛型和其他类型脑瘫患儿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瘫患儿中斜弱视发生率13.1%,其中痉挛型脑瘫占50%,主要病因是早产及低出生体重。结论重视脑瘫患儿的屈光矫正,特别是复性远视散光和混合散光。痉挛型是斜弱视脑瘫患儿最主要的脑瘫类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横向研究探讨绝经后医务人员骨密度与椎体骨折的相互关系。方法从单中心医务人员中,随机抽取216名绝经后女性,通过双能X线吸光测定仪检测其骨密度,运用Genant半定量法评估椎体骨折,分析骨密度与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骨折的畸形程度以及EQ-5D评分的关系。结果绝经后医务人员椎体骨密度的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及骨质疏松组分别占27%、35%、38%;随着骨密度T值的降低,正常组(T≥-1. 0)、骨量减少组(-2. 5T-1. 0)和骨质疏松组(T≤-2. 5)的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患病率明显升高(P0. 05),分别为28%、42%和53%;椎体骨折组(无论有/无临床症状)的骨密度明显低于无骨折组(P0. 01);椎体骨折畸形程度越重,其骨密度越低(P0. 01),躯体伸展程度、日常活动、疼痛或舒适度的EQ-5D评分亦越低(P0. 05)。结论绝经后医务人员随着骨密度的降低,骨质疏松和椎体骨折的患病率增加,生活质量亦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本研究通过抽样调查我国广东省自然绝经妇女的体力活动水平,探讨绝经后女性日常体力活动与桡骨骨密度、皮质结构和相关骨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 以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江门市12家工厂和企事业单位自然绝经的女性职工137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化的MOSPA(The MONICA Optional Study Of Physical Activity) 体力活动问卷评价其体力活动水平,并测量有关桡骨皮质骨结构指标和相关骨代谢指标。结果 在校正年龄、BMI、血清雌激素及膳食钙和维生素D摄入水平等因素后,高体力活动组女性的桡骨骨密度和骨皮质指数均高于低体力活动组(F=9.382,P=0.0003;F=5.487,P=0.021),而其骨髓腔宽度则低体力活动组(F=7.713,P=0.08),但两组间的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AKP)、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TRAP)以及空腹尿钙和肌酐比均无显性差异(F=0.161,P=0.709;F=0.168,P=0.682;F=0.196,P=0.659:F=1.835,P=0.172;F=0.162,P=0.708)。与低体力活动组相比,高体力活动组的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有下降趋势。结论 绝经后妇女体力活动与桡骨骨密度、骨皮质厚度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遗传性运动感觉性周围神经病I型(CMT1型)患者的临床特征、肌电生理特点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观察临床确诊的36例CMT1型患者的临床特征,检测双侧上肢远端及下肢常规肌电图及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改变情况,并探讨CMT1的肌无力、萎缩程度与胫神经、正中神经及尺神经CMAPs及MCV的关系。结果36例临床确诊的CMT1型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均在青少年期起病,主要临床症状为进行性双下肢或四肢对称性远端肌无力和/或肌萎缩,本组患者症状局限于双下肢者20例(55.56%)。肌电图检查示所有患者均表现为神经源性损害,胫神经、腓神经、正中神经和尺神经均有不同程度的传导速度下降甚至不能引出,波幅降低。随起病年龄增大、病程延长,正中神经、尺神经及胫神经的MCV有下降的趋势并可能测不出(r=0.39,P0.05),CMAPs也出现类似的变化趋势(r=0.28,P0.05)。且肌肉萎缩、无力程度与CMAPs正相关而与MCV无相关关系。结论CMT1多为青少年起病,以慢性进行性双下肢或四肢远端肌无力和肌萎缩为主要特征,肌电图和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是诊断CMT1的可靠方法,并能预测疾病的进展程度。  相似文献   
5.
广州开发区社区卫生服务示范点社区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广州开发区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的基本情况及危险因素,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针对性。方法 采用广州市CDC制定的《广州市社区诊断工作手册》提供的方法对社区居民进行调查。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高血压病在本次社区诊断中患病率最高,为18.75%。结合相关危险因素经logsi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脂血症、吸烟、饮酒、文化程度等成为前位的影响因素。结论 地区特殊的人口学特征,凸现了“高血压病患病率的增加趋势在中青年人群比老年人更明显”,高血压病的防治工作是该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王利  陈伟玲  葛辉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0):1147-1149
目的:探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动脉内皮中膜厚度(IMT)与内皮功能生物指标的关系。方法:对85名早期RA患者和60名健康受试者进行研究,超声检查颈动脉IMT,采集血液标本分析血脂、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VonWillebrand因子(VWF)、可溶的细胞间黏附分子-1(slCAM-1)、可溶的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sL选择素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A患者IMT与一些传统的CVD危险因素、tPA、VWF和MCP-1相关(P<0.01),与sL选择素负相关(P<0.05)。结论:早期RA患者IMT与血管内皮活化的某些指标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7.
3580不影响H2O2预处理的适应性细胞保护作用.50 μmol/L H2O2具有比H2O2预处理更强的激活p38的作用,H2O2预处理能明显地抑制50 μmol/LH2O2对p38的激活作用.结论 H2O2预处理抑制高浓度H2O2对p38的激活可能是其适应性细胞保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热休克蛋白90α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90α在人胃癌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收集临床46例胃癌组织和相应的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HSP90α的表达情况,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检测结果。结果HSP90α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2.6%,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21.7%);胃癌组织中HSP90α阳性表达率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等无明显相关性。HSP90α在肿瘤浸润至肌层或越过肌层者的阳性表达率(89.5%)明显高于肿瘤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者(50.0%)。淋巴结转移7个以上(即N2、N3期)的病例中HSP90α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为N0和N1的病例(96.2%vs65.0%,P〈0.05);TNM分期Ⅲ、Ⅳ期阳性表达率也要高于Ⅰ、Ⅱ期(92.9%VS66.7%,P〈0.05)。结论HSP90α在胃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并且在浸润深的肿瘤或淋巴结转移多和越晚期的胃癌组织中表达越高。提示HSP90α可作为胃癌预后判定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 )合并肺高压患者血浆vonWillebrand(vWF)相关抗原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肺动脉压力的相关性。【方法】连续观察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 32例 ,按肺动脉收缩压 /体循环动脉收缩压比值 (pp/ ps)分肺高压组(PH ,再依轻、中、重分为PH1和PH2组 )和非肺高压组 (NPH) ,分别为 19例和 13例。男 18例 ,女 14例 ,年龄 (13± 12 )岁。选择同期良性胸部疾病手术 13例为对照组。心内矫治术前采外周静脉、肺动脉和肺静脉血 ,以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vWF水平。对照组只检测外周静脉血。【结果】①PH组血浆vWF表达水平 (PH1组 119%± 2 2 % ,PH2组 14 8%±2 9 % )明显高于NPH组 (96 %± 2 2 % )和对照组 (87%± 17% ) (P <0 0 1)。外周静脉血浆vWF表达水平的增高与pp/ps 呈正相关关系 (r =0 75 4 )。②血循环不同部位的血浆vWF表达水平有显著性差异 ,其强度沿肺静脉、外周静脉和肺动脉的位置顺序从高而低。【结论】①在无其它干扰因素影响下 ,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患者的术前外周静脉血浆vWF表达与 pp/ ps 呈正相关关系。②先心病合并肺高压患者血浆vWF表达在肺循环明显高于体循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合并肺高压病人,肺活检"移行段"小动脉内膜vWF表达,对比病理分级、术前外周静脉血vWF水平和围术期结果.方法连续观察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病人70例,年龄4个月至63岁.术前Swan-Ganz漂浮导管监测计算肺动脉与体动脉压之比(Pp/Ps)并分级肺高压62例,其中轻度16例、中度24例、重度22例;无肺高压8例;以良性胸部疾病手术26例为对照.术中肺活检作常规病理检查和定量检测"移行段"小动脉内膜vWF含量值,同时检测术前外周静脉血vWF水平;观察术后心功能和肺部并发症.结果肺高压组"移行段"小动脉内膜vWF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无肺高压先心病组,随Pp/Ps升高,vWF含量值逐步减少(=61.88-33.30x,r=-0.701,P<0.05);自高而低为无肺高压、轻度、中度和重度,与肺活检病变定性分级呈负相关(r=-0.697,P<0.05).术前外周静脉血浆vWF水平与"移行段"小动脉内膜vWF表达呈负相关(=86.511-0.26x,r=-0.649,P<0.01).术后心肺并发症多在中、重度肺高压组.结论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合并肺高压愈重;"移行段"小动脉内膜vWF的表达趋向降低,与术前外周静脉血浆vWF水平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