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9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87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35篇
基础医学   83篇
口腔科学   27篇
临床医学   507篇
内科学   318篇
皮肤病学   31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171篇
外科学   162篇
综合类   2364篇
预防医学   369篇
眼科学   103篇
药学   465篇
  5篇
中国医学   573篇
肿瘤学   5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165篇
  2019年   235篇
  2018年   167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270篇
  2011年   338篇
  2010年   302篇
  2009年   241篇
  2008年   255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198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146篇
  1998年   157篇
  1997年   189篇
  1996年   159篇
  1995年   227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9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4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王武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42(11):2218-2221
目的 探究预防性静滴钾离子、镁离子对急性心梗后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月于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急性心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门冬氨酸钾镁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对比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7.18%,对照组为76.92%,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ib、PT以及Plt水平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Plt及Fib水平低于治疗前,PT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lt及Fib水平低于对照组,P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稍高于对照组,但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7.69%,对照组为15.38%,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性静滴钾离子与镁离子能够显著降低急性心梗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同时有利于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其血流变指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在宫颈癌根治术后镇痛及术后快速康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本院行宫颈癌根治术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术后镇痛采用舒芬太尼和格拉司琼,观察组术后镇痛加用右美托咪定。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术后1 h、6 h、12 h、24 h、48 h疼痛情况,采用Ramesay评分法评价患者不同时间点镇静状况,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呼吸频率变化,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48 h 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Ramesay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6 h、12 h、24 h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h、6 h观察组患者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高血压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宫颈癌根治术后镇痛,可以提高镇痛镇静效果,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有助于术后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前化疗仍为晚期胃癌的标准治疗手段,而多数患者诊断时已接近晚期。近年新兴的免疫治疗手段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programmed death l)抗体,通过阻断肿瘤细胞逃避自身免疫机制,重新激活自身免疫对肿瘤的杀伤作用,从而达到肿瘤的治疗作用。针对晚期胃癌的PD-1抗体治疗的临床研究已在国内外开展,大部分均有较好效果。本文对近年免疫治疗中的PD-1抗体在晚期胃癌的重要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点阵铒激光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面部痤疮及痤疮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笔者学院医学美容门诊和合作医院接受治疗的67例面部痤疮及痤疮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使用3D点阵铒激光治疗)和联合组3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PRP治疗)。观察记录两组的手术资料、治疗效果及术后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的炎性渗出消退时间为(2.45±1.33)d、水肿、红斑消退时间为(2.44±0.73)d、愈合时间为(2.47±1.58)d,显著低于对照组[(3.42±1.54)d、(3.62±1.08)d、(5.37±2.25)d,P0.01];联合组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76%(P0.05);联合组共5例出现不良反应,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2例(P0.05)。结论:PRP联合点阵铒激光能够明显提高面部痤疮及痤疮瘢痕的治疗效果,加快创面愈合速度,且其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腹腔镜推结器配合放环叉在治疗有蒂子宫粘膜下肌瘤和息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4例有蒂子宫粘膜下肌瘤或息肉用腹腔镜推结器配合放环叉套扎蒂部后经阴道处理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经阴道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大出血发生,无严重感染发生。结论:腹腔镜推结器配合放环叉应用于有蒂子宫粘膜下肌瘤和息肉,方法简单、经济、安全、疗效好、痛苦小。  相似文献   
8.
复骨汤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9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自拟复骨汤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9例,并予以维生素、钙片等治疗的18例对照进行了疗效观察。结果前者优良率达95%。治愈时间较后者明显缩短。表明中药活血化瘀、益气通络治则的确立符合现代医学研究骨坏死的发病机理。合理应用在促进新陈代谢,改善微循环,防止血液粘滞和溶血栓及促使毛细血管再生和建立侧枝循环方面确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明血管内皮细胞在急性低无性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进行了本研究。雄性SD大鼠经20%乌拉坦麻醉,气管插管,呼吸机通气。动物分为两组:单纯低氧组(n=10只)吸10.5%低氧混合气体5分钟;另一组为肺损伤低无组(n=7只),ANTUlmg/kg缓慢注入肺动脉内,再吸入10.5%低氧混合气体。实验结果表明:大鼠吸入低氧混合气体后肺动脉平均压PPa)增加20.4±6.5%,而肺损伤后再吸入低氧气体,PPa仅增加8.7±3.8%,显著低于单纯低氧组(P<0.01).结果提示: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后急性低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10.
MICA基因研究进展及与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ICA基因在人类位于6P HLA-Ⅰ类基因区HLA-B位点着丝粒端的46kb左右,其组成、表达和产物与HLA-Ⅰ类基因不同。该基因包含6个外显子,编码的蛋白分子结构域与经典的Ⅰ类分子α链相似,包括3个胞外结构域:α1、α2和α3,加上跨膜区和胞质区,不含β2m。MICA大量表达于上皮细胞和纤维母细胞的表面,在T、B细胞表面不表达,但在大多数上皮性肿瘤细胞表面都有表达。MICA分子与其配体NKG2D受体结合后可以激活NK细胞、Vδ1γδT细胞等,参与天然免疫应答。现已发现MICA与某些肿瘤和免疫相关性疾病(如白塞氏病、1型糖尿病)存在关联,并且在肿瘤和某些疾病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