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摘要】 目的:评估寰椎椎弓根螺钉联合经寰枢关节螺钉固定技术的力学稳定性。方法:选取成人颈椎新鲜标本6具,解剖剔除肌肉制备上颈椎完整模型(完整组),用生物力学测试及计算机视觉分析软件测量在1.5Nm力矩下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旋转时C1-C2的活动度(ROM);破坏寰椎前弓和侧块制备不稳模型(失稳组),再次测量相同力矩下各运动方向C1-C2的ROM活动度。随后暴露寰枢椎置钉点,根据先后顺序置入寰椎椎弓根螺钉+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C1P+C2P组)、单纯经寰枢关节螺钉固定(TA组)、寰椎椎弓根螺钉+经寰枢关节螺钉固定(C1P+TA组),依次分别测量相同力矩下各运动方向C1-C2的ROM,比较各组C1-C2 ROM的差异。结果:失稳组相较于完整组在六个方向上有更大的ROM,两组所有方向上的ROM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C1P+C2P组、C1P+TA组、TA组与失稳组比较,所有方向上的ROM均有显著性减少(P<0.05),三组间比较,前屈、后伸、左旋转和右旋转方向上的ROM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C1P+TA组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快速成形3D导板辅助下和徒手置入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的位置差异,评价两种置钉方法的安全性.方法:8具甲醛浸泡后的成人下颈椎尸体标本,男4具,女4具;年龄32~65(40.3±5.6)岁,行X线片检查排除骨质破坏和畸形后,随机选取其中4具(3D导板组)行CT扫描后获得DICOM格式数据,导入Mimics软件建模...  相似文献   
3.
<正>枕颈不稳通常由外伤、先天畸形、肿瘤、炎症等因素引起,一般需行枕颈融合术~([1])。目前临床常用的手术固定方式为枕骨螺钉固定技术,该固定融合系统要求患者枕骨完整且无解剖变异~([1、2]),保证有足够面积和厚度供枕骨钢板固定,术中不可避免剥离大量软组织以暴露钢板螺钉附着处,且存在软组织损伤、硬膜外血肿、神经系统受损等严重并发症~([3、4])。随着固定技术和三维影像技术的发展,以及解剖研究的深入,脊柱外科医生已不满足于该融合固定技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后路枕骨髁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枕颈部不稳的生物力学研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6具年龄32~55岁,身高155~180cm的颈椎尸体标本,不做手术处理建立正常模型,切断标本的寰椎横韧带、齿状突尖韧带、翼状韧带,制作枕颈不稳模型,枕骨髁螺钉的置钉固定建立枕骨髁螺钉内固定模型,分别给予三个模型枕骨1.5N·m的屈伸、侧弯、旋转力矩,测量标本C0~C1与C0~C2的前屈后伸、侧弯、旋转的运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分析比较正常模型、失稳模型及内固定模型的运动范围改变,评价枕骨髁螺钉内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有效性。结果:在C0~C1节段上,正常模型的前屈、后伸、侧弯、旋转活动度分别为:14.13°±0.71°、7.60°±0.43°、3.77°±0.27°、5.42°±0.44°,失稳模型的活动度分别为23.57°±2.26°、11.96°±1.44°、5.21°±0.29°、7.13°±0.67°,枕骨髁螺钉内固定模型的活动度分别为7.53°±0.77°、3.79°±0.64°、2.56°±0.34°、0.89°±0.31°;而在C0~C2节段上,正常模型的前屈、后伸、侧弯、旋转活动度分别为:19.72°±0.71°、17.62°±0.97°、7.55°±0.51°、51.46°±3.11°,失稳模型的活动度分别为30.57°±2.32°、23.85°±0.91°、9.37°±0.55°、68.91°±6.25°,枕骨髁螺钉内固定模型的活动度分别为11.30°±0.66°、9.19°±0.63°、5.12°±0.59°、7.39°±0.76°。失稳模型的活动度大于正常模型,正常模型的活动度大于固定模型。结论:枕骨髁螺钉内固定系统能有效减少枕颈部的前屈、后伸、侧弯、旋转的运动范围,充分证明了该固定技术具有可靠的生物力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下颈椎(C3-C7)两节段椎体次全切后的前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anterior cervical transpedicular system,ACTPS)的固定模型,为下颈椎前路重建提供一种内固定手术的有限元建模方法.方法:采集1名30岁成年健康男性志愿者颈段(C1-T1)的CT数据,应用Mimics 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