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1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101篇
神经病学   19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比较自体骨膜移植软骨再生修复不同龄动物大块关节软骨缺损。方法用52只不同龄家兔自体骨膜游离移植修复大块关节软骨缺损,比较移植骨膜生发层朝向关节腔与松质骨时再生软骨的差别。结果经不同时期肉眼和组织学检查证实,幼年兔和成年兔的骨膜移植都能生成软骨,修复大块关节软骨缺损。在成年兔骨膜再生的软骨与成年兔本身周围正常软骨的厚度、组织结构一样。移植骨膜生发层朝向关节腔与松质骨二者间再生软骨结果无明显差别。结论骨膜具有再生软骨的能力,可用来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的缺损。骨膜移植生发层不同朝向对软骨再生无明显影响。成年后骨膜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能够生成与自身相适应的软骨。  相似文献   
2.
影响髋臼骨折治疗效果的各种因素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许多因素可以影响髋臼骨折的治疗效果。据文献可归纳为:①伤前相关因素:骨骼质量,患者年龄,身体的其他疾病情况及病人对功能的期望;②受伤相关因素:骨折类型,是否有神经损伤,股骨头脱位及股骨头软骨损伤情况,软组织损伤程度及其他并发损伤;③手术因素:损伤与手术间隔的时间,手术复位的精确度与术后髋关节的稳定性,手术医师的经验,手术入路选择的合理性,医院条件,手术并发症等。  相似文献   
3.
下颈椎经椎弓根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椎弓根固定是目前能提供三柱生物力学稳定性最可靠的脊柱后路内固定,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颈椎椎弓根毗邻结构复杂,螺钉置入风险很高,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文章从颈椎椎弓根的形态,生物力学性能,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和固定系统,手术导航,手术的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等不同研究侧面,总结国内外学者在以上相关领域,有关椎弓根固定在下颈椎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和进展,认为椎弓根固定虽然有很高风险,但通过术前精确测量椎弓根形态、术中结合各种新辅助技术、配合手感,下颈椎经椎弓根内固定的风险将降低,其在临床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4.
PDA及无线局域网络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介绍以掌上电脑为终端(PDA)的非独立式无线局域网络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方法:服务器采用Windows2000 Server操作系统,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SQLServer 2002,后台系统基于中文WindowsXP操作系统,采用C#,NET进行开发,C/S结构;前台系统采用PDA,Windows CE 2003操作系统,IEEE802,11b无线网络,使用ADP.NET开发,B/S3层结构.建模采用Power Designer9.5;服务器与台式机之间采用星型拓普网络结构.结果:基于以掌上电脑为终端的非独立式无线局域网络开发出的医院信息系统具有强大网络漫游功能,可同时兼容无线移动数字化诊疗设备和传统诊疗设备,安全稳定,性能卓越.结论:该系统能满足我国绝大多数医院数字化建设的需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从兔股骨头中提取总RNA的方法特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快速的骨组织总RNA提取方法。方法:实验于2005-01/2006-01在昆明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和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科院细胞与分子进化重点实验室完成。取健康新西兰大白兔1只,截取其股骨头,迅速置于液氮罐中保存,于研钵中研磨,使骨组织始终保存于液氮中,继续研磨,如此重复3次,然后利用Trizol使骨细胞结构迅速破坏,将粉末转入离心管,室温静置5min。随后加入氯仿等有机溶剂处理、离心,使RNA与细胞DNA、蛋白质及其他成分分离从而得到总RNA。最后鉴定RNA的质量、纯度及产率,取2μL提取出的RNA在体积分数为0.008的甲醛变性琼脂糖凝胶上进行电泳,主要观察RNA的28S、18S及5S三个条带是否清晰,有无降解和DNA污染。以99μLDEPC水稀释1μLRNA样品,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其吸光度(A)值,A260/A280之比值表示RNA的纯度,同时根据吸光度值计算其质量浓度。结果:①对提取的兔股骨头R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可显示清晰的28S、18S两个条带,5S条带亦可见,表明了RNA是完整的。②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兔股骨头中提取出的RNAA260/A280,结果表明由本法提取的RNA纯度高,无DNA和蛋白质的污染。③经紫外分光光度计吸收定量,每毫克兔股骨头组织能提取1.0~1.2μg的总RNA。结论:本法提取骨组织总RNA方便、快捷,质量高,可用于骨组织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个体化导航模板辅助腰椎椎弓根螺钉置钉准确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个体化导航模板辅助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方法:根据10具尸体腰椎(L1~L4)标本术前CT资料,利用逆向工程原理及快速成型技术设计制造出个体化导航模板,在尸体标本上进行个体化导航模板辅助腰椎椎弓根螺钉的置入手术,术后行CT断层扫描评价螺钉在椎弓根及椎体内的位置.结果:共应用40个个体化导航模板,辅助置入腰椎椎弓根螺钉80枚.CT扫描发现所有螺钉进钉点准确,进钉方向适当:全部螺钉均准确置入相应椎弓根及椎体内,无穿破椎弓根皮质及椎体前方的螺钉.结论:个体化导航模板辅助腰椎椎弓根螺钉置钉准确性高,操作简单,为腰椎椎弓根螺钉的准确置入提供了一种新的可供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吸附有骨形态发生蛋白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异体脱抗原松质骨植入股骨头坏死病灶清除区后的病理变化过程,评价其诱导成骨活性及生物降解性,以探索股骨头坏死治疗的新方法。方法:实验于2003-07/2004-07在昆明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实验动物为健康成年杂种犬30只60侧股骨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植入异体脱抗原松质骨组;植入复合物组。每组20侧股骨头。建立液氮冷冻诱导性犬股骨头坏死缺损坏死模型,用温盐水复温后,空白对照组不充填植入物,植入异体脱抗原松质骨组充填异体脱抗原松质骨,植入复合物组植入吸附骨形态发生蛋白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异体脱抗原松质骨。其中骨形态发生蛋白12.5mg,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000IU。术后3,6,12周分批处死。动物处死后,解剖双侧股骨头以体积分数为0.1的甲醛固定。摄X射线片,行大体观察,光镜下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所有实验动物无死亡,30只犬共60侧股骨头均纳入结果分析。①空白对照组3,6周时缺损清晰可见,缺损被纤维组织部分充填,无明显炎性细胞浸润;12周时缺损仍然存在,缺损区仍为结缔组织充填,缺损与周围骨组织界限清晰。②植入异体脱抗原松质骨组,3周时纤维组织长入移植物孔隙内,间充质细胞少;6周时移植物吸收不全,表面有新骨形成;12周时移植物完全吸收,可见新生的稀疏骨组织。③植入复合物组3周时肉芽组织和新生血管生长活跃,出现多量的间充质细胞,新骨开始形成,移植区密度低于周围骨组织;6周时移植区与宿主骨分界模糊,移植物完全吸收,大量新生骨小梁和新骨形成;12周时移植区与宿主骨密度相当,与宿主骨界限不清,新骨改建接近正常松质骨。结论:异体脱抗原松质骨是生长因子的良好吸附载体,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适宜新组织长入。吸附有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骨形态发生蛋白的异体脱抗原松质骨具有较强的诱导成骨能力,能有效地提高骨坏死病理条件下股骨头地骨修复能力,有望成为股骨头坏死治疗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手术干预先天性髋关节脱臼取得的进展及发展趋势。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1991-01/2004-06相关先天性髋关节脱臼的文章,检索词“先天性髋关节脱臼,手术”,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为先天性髋关节脱臼手术治疗的方法。排除标准:重复研究、综述、Mata分析类文章。未排除文章中资料是否应用了随机、对照和盲法。资料提炼:收集到106篇相关文献,20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86篇文章中61篇内容陈旧,25篇系重复研究。资料综合:20篇文献中7篇涉及Salter骨盆截骨术的改良,3篇涉及Pemberton手术的改良,2篇涉及联合手术治疗,3篇涉及关节置换术,4篇涉及髋臼成形术和造盖术,1篇涉及有限元分析方法。结论:先天性髋关节脱臼的手术治疗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不同术式各有优缺点,掌握好手术指征和适应证可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计算机技术的引入有助于提高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9.
背景:目前,深静脉血栓的分子病因学机制及其形成的核心调控网络仍未完全阐明,对于深静脉血栓的早期诊断预测也无理想的方法.目的:研究组织蛋白酶L/G 与创伤性深静脉血栓的预测.方法:采用蚊式钳夹闭50 只SD 大鼠双侧股静脉的3 个不同部位3 s 随后予以模具制动制备大鼠创伤性深静脉血栓模型,根据股静脉血栓形成的不同阶段和生物学特征,将模型大鼠分为血栓形成前组、血栓形成组和无血栓形成组,另取10 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在相应时间点取大鼠创伤静脉,提取总RNA,经过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进一步应用real-time PCR 进行验证.结果与结论:基因芯片杂交结果发现组织蛋白酶L/G 基因在各组间差异表达明显,其中血栓形成组最高,无血栓形成组和血栓形成前组次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real-time PCR 分析结果与基因芯片杂交分析结果相一致.说明局部静脉血管壁中组织蛋白酶L/G 表达水平升高与创伤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关,可作为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诊断、预测的候选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10.
背景:关节软骨损伤后无论是否施加干预,都难以达到满意的修复效果。目的:观察以猪自体软骨细胞为种子细胞复合脱细胞猪小肠黏膜下层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可行性。方法:将培养至第3代的猪膝关节软骨细胞接种于小肠黏膜下层膜上,复合培养48h,构建细胞-载体复合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软骨细胞在小肠黏膜下层膜上的生长情况。结果与结论:苏木精-伊红染色见细胞在小肠黏膜下层基质层表面呈单层或复层生长;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软骨细胞与小肠黏膜下层表面之间形成一条连续阳性表达条带;扫描电镜见软骨细胞在支架孔隙内贴壁良好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