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超声“萤火虫”技术与X线钼靶摄影对乳腺导管内原位癌(DCIS)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 2021年12月收治的疑似乳腺导管内原位癌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98例患者均在本院行手术治疗,术前均行超声“萤火虫”技术及X线钼靶检查,统计两种检查对乳腺导管内原位癌的检出情况,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对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进行对比,比较单一检查与联合检查的诊断价值。  结果  98例乳腺导管内原位癌患者均为单发病灶,良性病变59例,恶性病变39例。超声“萤火虫”技术对乳腺导管内原位癌诊断的敏感度较X线钼靶高(71.8% vs 61.5%),特异性较X线钼靶低(66.1% vs 76.3%),但两者对乳腺DCIS的诊断价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超声“萤火虫”技术联合X线钼靶对乳腺DCIS诊断的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92.3%、91.5%及91.8%,均高于单纯超声“萤火虫”技术诊断(71.8%、66.1%、68.4%)和单纯X线钼靶(61.5%、76.3%、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超声“萤火虫”技术联合X线钼靶摄影在诊断乳腺DCIS时具有较高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度,有助于提高乳腺DCIS的诊断准确率,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利用轴突定向弥散和密度成像(NODDI)对帕金森病患者小脑微结构变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35例帕金森病患者且进行NODDI检查的为帕金森病组,选取健康者20例为对照组。根据NODDI扫描结果获取相关参数取向弥散指数(ODI)、细胞内体积分数(VIC)和各向同性隔室的体积分数(VISO)值,分析两组感兴趣区ODI、VIC及VISO值的组间差异,以ROC曲线评估相关参数对帕金森病是否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帕金森病患者左、右侧齿状核、小脑白质的VIC值,及左、右侧齿状核的ODI值与对照组相比显示减低(P < 0.05),帕金森病患者左、右侧小脑白质的ODI值与对照组相比显示增加(P < 0.05)。ROC曲线显示,齿状核左、右侧VIC诊断帕金森病患者的AUC为0.743、0.767,齿状核左、右侧ODI诊断帕金森病患者的AUC为0.891、0.694。结论NODDI可以反映帕金森病患者小脑微观结构的变化,其参数值可以作为帕金森病患者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