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基于已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对关节镜下采用自体腘绳肌腱单束或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整体疗效比较进行Meta分析。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Springerlink数据库,收集自体腘绳肌键单束对比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RCTs,检索时间及语种不限。两名研究人员按照指定的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有关数据资料,并采用Cochrane Collaboration工具表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两种重建方式术后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 IKDC)主观评分和客观评分、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Lysholm膝关节评分、Tegner膝关节评分、KT-1000或KT-2000关节活动度测量仪测量的数值,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纳入19篇RCTs,共1 190例研究对象,其中单束重建组580例,双束重建组610例。两组间在IKDC主观评分[MD=-0.90,95% CI(-3.07,1.27),P=0.42]、IKDC客观评分[RR=0.98,95% CI(0.94,1.02),P=0.38]、Lachman试验结果[RR=0.81,95% CI(0.63,1.05),P=0.11]、Lysholm膝关节评分[MD=0.40,95% CI(-1.24,2.05),P=0.63]、Tegner膝关节评分[MD=-0.08,95% CI(-0.47,0.33),P=0.74]、KT-1000或KT-2000测量值[MD=0.30,95% CI(-0.05,0.64),P=0.09]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轴移试验结果在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0.85,95% CI(0.74,0.97),P=0.02]。结论 对于膝关节功能恢复和前直向稳定性,用自体腘绳肌腱单束或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结果无明显差异;而对于恢复膝关节旋转稳定性,双束重建技术优于单束重建。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应用超声显像对腘绳肌腱进行术前测量,并与手术重建韧带时的测量值进行对比验证。方法 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对24例单侧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男18例,女6例;平均年龄(28.8±7.3)岁。对24例患者行半腱肌肌腱和股薄肌肌腱超声测量,然后行同侧半腱肌肌腱和股薄肌肌腱移植,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术中自体移植物大小用标准移植物测量工具测定。结果超声测量与术中测量半腱肌肌腱直径、股薄肌肌腱直径、半腱肌肌腱与股薄肌肌腱直径之和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测量半腱肌肌腱直径、股薄肌肌腱直径、半腱肌肌腱与股薄肌肌腱直径之和与术中测量半腱肌肌腱与股薄肌肌腱直径之和有正相关性,分别为0.484、0.469、0.481(P0.05),与术中最终移植物直径有正相关性,分别为0.589、0.556、0.579(P0.01)。结论在用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患者中,腘绳肌腱的超声测量是预测肌腱最终移植物直径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肩锁关节脱位3种内固定术后的疗效,观察术后并发肩锁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情况并进行分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03—2017-04采用改良Weaver-Dunn法联合锁骨钩钢板(A组,60例)、锁骨钩钢板(B组,53例)、双Endobutton钢板(C组,18例)内固定治疗的131例Rockwood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比较3组肩锁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以及术后第1、2、3年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结果 13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4(10~36)个月。A组肩锁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生率高于B组,而B组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肩锁关节骨性关节炎严重程度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时,B组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低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年时,B组和C组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Weaver-Dunn法联合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Rockwood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术后远期极易发生肩锁关节骨性关节炎,且骨性关节炎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高于锁骨钩钢板和双Endobutton钢板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3D打印可控式张力带技术对皮肤缺损动物模型中创面愈合和皮肤再生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取6月龄、体质量2~3kg的新西兰大白兔构建皮肤缺损动物模型,以不植入3D打印可控式张力带装置为对照组,植入3D打印可控式张力带装置为实验组,分别是无张力带组、常规张力带组和快速张力带组。各组于植入手术后3、7和14天检测大白兔体温和体重变化,同时采集术后14天时大白兔的皮肤组织,分析创面收缩率,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皮肤组织的病理学变化,通过细胞角蛋白(pan-cytokeratin)、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3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表皮生长和血管形成的过程。结果 在植入3D打印可控式张力带装置后,对照组和实验组体温和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创面愈合观察和收缩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无张力带组无显著变化,常规张力带组和快速张力带组创面干燥,结痂和愈合速度快,创面收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常规张力带组创面收缩率最高。HE染色显示,对照组和实验组全层皮肤未见明显的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无张力带组无显著变化,常规张力带组和快速张力带组增加了全层皮肤表皮厚度,上调了CD31和VEGF的表达,其中常规张力带组最为显著(P<0.05)。结论 在皮肤缺损动物模型中,3D打印可控式张力带技术可通过控制张力大小促进创面愈合和皮肤再生,其中常规张力带组作用最显著,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刺激表皮生长和上调全层皮肤组织的CD31和VEGF的表达加速新血管的形成来促进皮肤再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小RNA-29b-3p(miR-29b-3p)在骨关节炎(OA)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的作用。方法:收集轻度、中度、重度OA患者(各12例)和关节镜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患者(对照组,12例)BMSCs,检测miR-29b-3p的表达情况。培养OA患者的BMSCs,通过碱性磷酸酶(ALP)和茜素红S(ARS)染色、实时定量PCR(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转染miR-29b-3p mimics、miR-29b-3p inhibitors、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过表达载体后成骨分化能力以及相关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不同严重程度OA患者中miR-29b-3p表达量显著上调,且中度和重度OA患者miR-29b-3p表达量显著高于轻度OA患者(均P<0.01)。BMSCs成骨诱导后,钙浓度和ALP活性均升高,miR-29b-3p表达水平以时间依赖性方式下调。miR-29b-3p过表达后,ALP、Runx家族转录因子2(Runx2)、胶原蛋白1(Col-1)、骨钙素(OCN)均下降。GSK3β在BMSCs诱导骨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iR-467b调控JAK/STAT信号通路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ATDC5细胞增殖及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将ATDC5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LPS组、NC mimics组、miR-467b mimics组。于转染培养48 h后收集细胞并进行后续实验:采用ELISA检测各组细胞TNF-α、IL-1β水平;采用q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miR-467b的表达水平;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蛋白质印迹和q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JAK/STA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蛋白质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组和NC mimics组ATDC5细胞TNF-α、IL-1β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miR-467b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MTT实验结果表明:LPS组在24、48、72 h的吸光度值显著降低(P<0.05)。蛋白质印迹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LPS组和NC mimics组ATDC5细胞STAT1、STAT3、JAK2、p-STAT1、p-STAT3、p-JAK2蛋白表达水平及STAT1、STAT3、JAK2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C mimics组相比,miR-467b mimics组TNF-α、IL-1β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而miR-467b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过表达miR-467b后,细胞在24、48、72 h的吸光度值显著升高(P<0.05),而STAT1、STAT3、JAK2、p-STAT1、p-STAT3、p-JAK2蛋白表达水平及STAT1、STAT3、JAK2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LPS刺激ATDC5细胞后可通过激活JAK/STAT3信号通路引起细胞炎性损伤,过表达miR-467b后可抑制JAK/STAT3信号通路的活化,降低ATDC5细胞的炎症水平。  相似文献   
9.
文题释义: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由于髋臼发育异常造成髋臼与股骨头匹配不佳,长期的生物力学异常导致髋臼、股骨近端骨质结构发育畸形,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功能减退,终末期形成严重骨关节炎的一种疾病。 3D手术模拟技术:利用病患的CT原始数据进行高仿真的数字化三维重建,在此基础上编辑、配准,应用仿真手术功能预估截骨的位置、标志及置入假体的型号,能精确对比术前、术后髋关节解剖结构变化,并能进行解剖学的测量。背景:Crowe Ⅳ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的髋关节解剖畸形程度比较大,3D图像在反映真实髋臼(真臼)形态特征和评估髋臼参数方面有独特优势,因此有必要对Crowe Ⅳ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真臼进行定性定量的3D形态分析。 目的:基于3D手术模拟技术探讨Crowe Ⅳ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的真臼形态特征。方法:将Crowe Ⅳ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20例(22髋)和正常对照组22例(22髋)纳入研究。将CT原始数据导入Mimics软件中,建立髋臼三维数字化可视模型,利用3D手术模拟技术实现真臼重建,确定真臼旋转中心,描述髋臼形态的特点。在3-matic软件中测量髋臼前倾角、髋臼外展角,对Crowe Ⅳ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真臼定性定量地进行3D形态分析。结果与结论:①Crowe Ⅳ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组的真臼形态呈上窄下宽的三角形,模拟臼杯放置的理想中心大致位于后部骨壁的上方;②Crowe Ⅳ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组患者的髋臼前倾角(35.07±3.09)°显著大于对照组髋臼前倾角(15.89±3.1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③Crowe Ⅳ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组患者的髋臼外展角(46.87±2.73)°显著大于对照组髋臼外展角(43.88±2.6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④通过使用3D手术模拟技术可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真臼的形态特征得到全面评估,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在进行全髋关节置换前必须谨慎地进行个体化术前计划。ORCID: 0000-0003-4786-2022(康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