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0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47篇
神经病学   10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有限化手术治疗原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02年2月至2006年3月收治的42例因原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有限化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JOA评分(15分)及影像学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本组共42例,经1~5年,平均2.5年随访,无脊柱失稳表现。根据JOA评分标准,术前平均(6.2±2.3)分,术后3个月随访时平均(13.6±3.4)分,经统计学检验手术前后JOA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JOA评分临床改善率为85.07%,患者主观满意度优良率为87.20%。5例患者术中硬脊膜撕裂,经处理无重大并发症。结论:有限化手术治疗原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可行,能有效解除神经压迫,有利于脊柱稳定,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颈椎等离子体髓核成形术(PCN)治疗退变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因退变性颈椎间盘突出症住院行PCN治疗的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等离子刀头断裂1例,改用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吸术(PCD)手术;其余手术均成功.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系统(VAS)、日本矫形外科评分(JO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6~30个月,平均18个月.手术后均无颈椎不稳病例发生.手术前后颈椎稳定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CN治疗退变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好;PCN不会造成颈椎失稳.  相似文献   
3.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亦称缺血性或无菌性股骨头坏死,好发于青壮年,病程进展迅速,如不积极治疗致残率高。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有早期的脂肪栓塞学说、微血管内凝血学说和骨内高压学说等[1]。股骨头坏死的主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实施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术治疗,其中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18~62岁.30例均为单一椎体损伤.术前伤椎前缘高度平均40%,脊柱后凸角(Cobb角)25°,椎管正中矢状径55%,神经功能按ASIA评定标准:A级3例,B级6例,C级8例,D级7例,E级6例.结果 术后随访6~30个月,术后伤椎前缘平均高度恢复到95%,脊柱后凸角(Cobb角)为50°椎管正中矢状径恢复到90%,手术前后差异显著(P<0.05).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A级2例,B级1例,C级2例,D级7例,E级18例.术后骨折均获得复位,无一例发生内固定断裂、松动,矫正丢失等并发症.结论 伤椎椎弓根钉固定加经椎弓根植骨术能让骨折获得满意复位,重建椎体高度,增强脊柱的抗压稳定性,提供脊柱的长期稳定,减少内固定并发症,是一种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其适应证.[方法]对3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实施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术治疗,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18~64岁.30例均为单一椎体损伤.术前伤椎前缘高度平均35%,脊柱后凸角(Cobb角)26°,椎管正中矢状径55%,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A级4例,B级8例,C级5例,D级6例,E级7例.[结果]术后随访6~30个月,30例患者术后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改善),术后伤椎前缘平均高度恢复到97%,脊柱后凸角(Cobb′s角)为3.5°,椎管正中矢状径恢复到92%,手术前后差异显著(P<0.05).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A级2例,B级2例,C级5例,D级5例,E级16例.术后骨折均获得复位,无1例发生内固定断裂、松动、矫正丢失等并发症.[结论]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术能让骨折获得满意复位,重建椎体高度,增强脊柱的抗压稳定性,减少内固定因应力过大造成的断钉、矫正丢失等并发症,是一种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骨水泥注射量与疗效的关系,以及骨水泥渗漏的预防.方法 2002年1月至2007年2月,应用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121例,共163个椎体,其中胸椎101个,腰椎62个.患者在C型臂X线机临测或者CT定位下行PVP治疗.将骨水泥的注射量与椎体病变体积的比例分为4级:1级充填比例<25%,2级填允比例25%~50%,3级填充比例51%~75%,4级填充比例>75%,术后行X线片及CT检查并分析骨水泥在椎体的分布,评价骨水泥的渗漏、疼痛缓解情况及脊柱的稳定性.疼痛缓解采用WHO标准进行评估.结果 121例患者骨水泥注射量平均为(4.2±0.8)mL.骨水泥填允比例具体分布为1级64个,2级72个,3级27个椎体,胸椎注射1~2 mL 18个,腰椎注射2~3 mL 11个椎体.1、2、3级椎体骨水泥渗漏率分别为18.8%、29.2%和48.1%.121例患者术后获6~24个月(平均9.8个月)随访,患者背部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缓解或者消失.填充比例为1级、2级、3级各组之间的疼痛缓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9,P>0.05).填允比例为2、3级患者椎体前、中、后缘高度及Cobb角在于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级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骨水泥的注入量与临床效果之间无必然联系,从治疗的安全性考虑,手术时应适当限量注射骨水泥(胸椎1~2 mL,腰椎2~3 mL),且应使骨水泥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观察骨水泥固定型与非骨水泥固定型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差异.[方法]按入院单数和双数日期把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年龄70~93岁,平均(76.69±5.38)岁]分为两组,骨水泥组67例,非骨水泥组64例,分别采用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引流量、下地负重时间以及患髋Harris评分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非骨水泥组相比,骨水泥组在下地负重时间、早期(3个月)髋功能恢复方面优势显著,其余方面差异不显著.在最终(24个月)随访时,骨水泥组与非骨水泥组Harris评分分别为87.61±4.77和86.95±5.71.[结论]两组患者术后近期疗效满意,但骨水泥组在早期负重和功能恢复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骨水泥注射量与疗效的关系,以及骨水泥渗漏的预防.方法 2002年1月至2007年2月,应用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121例,共163个椎体,其中胸椎101个,腰椎62个.患者在C型臂X线机临测或者CT定位下行PVP治疗.将骨水泥的注射量与椎体病变体积的比例分为4级:1级充填比例<25%,2级填允比例25%~50%,3级填充比例51%~75%,4级填充比例>75%,术后行X线片及CT检查并分析骨水泥在椎体的分布,评价骨水泥的渗漏、疼痛缓解情况及脊柱的稳定性.疼痛缓解采用WHO标准进行评估.结果 121例患者骨水泥注射量平均为(4.2±0.8)mL.骨水泥填允比例具体分布为1级64个,2级72个,3级27个椎体,胸椎注射1~2 mL 18个,腰椎注射2~3 mL 11个椎体.1、2、3级椎体骨水泥渗漏率分别为18.8%、29.2%和48.1%.121例患者术后获6~24个月(平均9.8个月)随访,患者背部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缓解或者消失.填充比例为1级、2级、3级各组之间的疼痛缓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9,P>0.05).填允比例为2、3级患者椎体前、中、后缘高度及Cobb角在于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级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骨水泥的注入量与临床效果之间无必然联系,从治疗的安全性考虑,手术时应适当限量注射骨水泥(胸椎1~2 mL,腰椎2~3 mL),且应使骨水泥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9.
节细胞神经瘤(Ganglioneuroma)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的神经组织来源的肿瘤,发生于骶管内者较少见,关于椎管内神经节细胞起源肿瘤,最早可追溯到1911年Pick等的报道.1999年,Jiang等[1]报道了1例终丝神经节细胞肿瘤,到目前为止关于椎管内节细胞神经瘤的报道不到30例.现报告1例骶管内节细胞神经瘤.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