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应用胫骨侧个性化髓外定位技术截骨后胫骨假体冠状位力线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2021年6月接受初次TKA且符合选择标准的170例(210膝)患者临床资料。其中,77例(96膝)胫骨侧采用传统髓外定位技术(传统定位组);93例(114膝)采用个性化髓外定位技术(个性化定位组),即结合胫骨解剖形态特点,在胫骨平台关节面选择个性化定位点作为髓外近端定位点。两组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侧别、骨关节炎病程及Kellgren-Lawrence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测量个性化定位组术前胫骨冠状位近、远端解剖轴形成的侧弓角(tibial bowing angle,TBA)并对胫骨轴线分型,分析个性化定位点位置分布规律。比较两组手术前后髋-膝-踝角(hip-knee-ankle angle,HKA)、胫骨远端外侧角(lateral distal tibial angle,LDTA),术后冠状位胫骨假体角(tibia component angle,TCA)及胫骨假体冠状位力线优良率。结果个性化定位组胫骨轴线分为直线型58膝(50.88%)、内弓型35膝(30.70%)、外弓型21膝(18.42%)。直线型者胫骨个性化定位点多位于外侧髁间棘高点(62.07%),内弓型者多位于内、外侧髁间棘之间区域(51.43%),外弓型者多位于外侧髁间棘外侧坡(57.14%)。两组组内手术前后HK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LDT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前LDTA、HKA及手术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TC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定位组术后胫骨平台假体较个性化定位组更倾向于内翻。术后个性化髓外定位组胫骨假体冠状位力线优良率为96.5%(110/114),传统定位组为87.5%(84/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52,P=0.006)。结论 TKA胫骨侧冠状位截骨时采用个性化髓外定位技术可行,与传统髓外定位技术相比胫骨假体冠状位力线优良率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刮痧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的80例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予痛风膏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刮痧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7 d。比较2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关节炎积分、生活质量、实验室指标水平。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治疗后,2组关节肿胀、关节疼痛、发热、口渴、乏力、心烦不安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关节炎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1±0.6)分比(3.2±1.0)分],2组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健康效用指数、EQ-5D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0.78±0.22)比(0.62±0.15)、(81±8)分比(67±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水平均...  相似文献   
3.
背景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IONFH)中囊性变具有“双刃剑”作用,活血通络法对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疗效佳,但对囊性变骨吸收/成血管/成骨蛋白调节作用尚未明确。目的 探讨活血通络法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囊性变患者血清骨吸收/成血管/成骨蛋白作用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髋关节研究中心收治的60例SIONF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另选取同时期在医院体检正常且无激素使用史30例志愿者作为正常组。治疗组给予活血通络胶囊(2 g/次,3次/d)及碳酸钙(600 mg/次,1次/d)治疗,对照组给予等量碳酸钙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2个月,同时患肢加以限制性负重。采集空腹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骨保护素(OPG)、钙黏蛋白相关蛋白(CTNNB1)的表达水平,以门诊复诊方式分别于患者出院后第6、12个月进行2次随访,以股骨头塌陷定义为终点事件。以髋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髋关节功能(Har...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温通膏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寒湿痹阻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肩关节功能锻炼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肩关节注射治疗,治疗组给予温通膏外涂联合玻璃酸钠肩关节注射治疗,疗程为5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5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为83.33%(25/30),组间比较,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肩关节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和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治疗组对肩关节疼痛VAS评分的降低作用及对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和ADL评分的提高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5.
6.
膝关节布鲁氏菌病的症状、体征与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由布鲁氏杆菌感染引起的膝关节反复肿痛,容易与其他非感染性疾病相混淆,尤其在低风险地区,易造成漏诊、误诊。本文报道1例低风险地区膝关节感染布鲁氏杆菌的病例,并对该病的发生、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及治疗等进行论述,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髋关节外科脱位打压植骨支撑术治疗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 Ⅲ期股骨头坏死(ONFH)的中期疗效。 方法纳入2014年10月至2016年4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经髋关节外科脱位打压植骨支撑术治疗ONFH的患者30例(32髋)。其中,ARCO ⅢA期17例,ARCO ⅢB期7例,ARCOⅢC期8例,男23例24髋,女7例8髋,患者平均年龄(27.6±3.4)岁。均采用经髋关节外科脱位入路ONFH病灶清除、打压植骨、自体髂骨瓣植入术治疗。所有患者均采用Harris评分评估术前及术后髋关节股骨头功能;以髋关节股骨头功能优良率作为疗效评定指标。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愈合良好,大转子愈合良好,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感染、骨不连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41.0±5.7)个月,末次随访Harris评分等级评定疗效,其中优17髋,良14髋,差1髋,末次随访的Harris评分为(82.1±4.6)分,显著优于术前[(53.5±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409,P<0.05)。其中1例于术后19个月后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末次随访时,髋关节股骨头优良率为96.88%,与术前(15.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06,P<0.05)。 结论经髋关节外科脱位打压植骨支撑术治疗ARCO Ⅲ期ONFH,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关节功能,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8.
膝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KOA)与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骨科领域两大常见疾病,且临床上两者常常同时出现。通过回顾文献,我们发现两种疾病在流行病学、病理机制及治疗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认识到OP与软骨下骨吸收在KOA的病理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KOA的早期,尤其是合并有OP的KOA患者,进行抗OP治疗可能对延缓KOA的进展有一定的帮助,但目前尚需要更多的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加以证明。  相似文献   
9.
痛风性关节炎是与高尿酸血症密切相关的一种反复炎症性疾病,专家团队在长期临证学习及总结古人经验的基础上,认为痛风性关节炎因湿、热相搏,郁而不解,热极成毒,蓄毒于内,阳动生风,助热毒攻注骨节而发病,疾病发展演变历经“蓄毒而发,毒损骨络——湿滞难去,毒伏骨脉”过程。近年研究发现尿酸钠晶体刺激体内炎性体的激活和肠道菌群失调是痛风性关节发生的重要机制,其中炎性体激活可促进机体分泌白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等加重炎症过程,并且肠菌失调还会导致尿酸的分解、排泄减少。团队认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疾病可借鉴仝小林院士的“态靶结合”辨治方略,对痛风辨毒识态定其靶,热毒为痛风急性期所处之“态”,湿毒为痛风缓解期所处之“态”,炎性体、肠菌失调为痛风治疗的重要靶点;治疗上遵循“解毒—化毒”原则,急性期以清热解毒定风为法,缓解期以除湿化毒通络为法。结合态靶辨治方略,分期辨态治毒打靶,减低疾病发病率和复发率,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提供理论依据及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片段RNA(siRNA)干扰β-catenin基因表达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RPMI-8226耐药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RPMI-8226,通过药物浓度梯度递增法建立马法兰耐药细胞模型;β-catenin-siRNA瞬时转染耐药细胞株,采用CCK-8法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对马法兰的敏感性变化,应用qRTPCR、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β-catenin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耐药骨髓瘤细胞经β-catenin-siRNA转染后对马法兰的IC50值由(5.29±0.19)μmol/L降至(1.88±0.64)μmol/L。Western-blot法检测显示,瞬时转染β-catenin-siRNA后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较转染前降低;转染后马法兰诱导细胞凋亡率由(35±0.5)%升高到(54±0.4)%,提示β-catenin基因可能与细胞耐药性相关,干扰β-catenin基因表达可提高耐药骨髓瘤细胞对于马法兰的敏感性。结论:β-catenin-siRNA干扰可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途径中β-catenin基因表达,抑制细胞增殖,增强马法兰对耐药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毒性,增加细胞凋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