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外科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骨退行性慢性代谢性疾病,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观结构退化,易骨折和骨的力学性能下降为特征。骨血管的生成、骨代谢中骨生成和骨吸收的平衡以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向成骨分化作用对于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及防治至关重要,氧是骨细胞生长、发育及功能代谢的重要条件,骨微环境处于天然的低氧状态下,其中维持骨稳态的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均属于氧感应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是具有转录活性的核蛋白,其活性亚基HIF-1α是细胞感知和适应氧调节机制的核心调控因子,在细胞氧调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HIF-1α对骨血管生成以及骨代谢作用的研究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了更多可能。研究证明HIF-1α可通过多种信号通路、蛋白、miRNA等调节骨血管生成、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生成分化,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迁移以及向成骨分化作用,HIF-1α可能成为防治骨质疏松症极具潜力的新靶点。本文旨在综述HIF-1α在骨血管生成及骨代谢方面对骨质疏松症发生发展的影响及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
寿胎丸化裁联合西药治疗复发性流产 Meta 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系统评价寿胎丸化裁联合西药对复发性流产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电子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从建库至2018年9月发表的相关文献。由2名研究员各自独立严格进行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试验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用TSA v0.9软件进行试验序贯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4篇,共纳入1 034例样本量,其中使用常规西药治疗的有516例,寿胎丸化裁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的有518例。与常规西医疗法比较,寿胎丸化裁联合西药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优[OR=5.69,95%CI(3.83~8.48),P0.000 01],再次妊娠保胎成功率显著提高[OR=3.23,95%CI (92.45~4.25),P0.000 01]。结论:寿胎丸化裁联合西药治疗复发性流产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壮骨强肌方对去卵巢模型大鼠的骨骼肌形态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32只3月龄雌性SD大鼠常规饲养3个月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8只和模型组24只,假手术组切除卵巢周围部分脂肪组织,模型组则切除双侧卵巢;术后喂养12周后,模型组再等分为3组,包括模型对照组、壮骨强肌方组和阿仑膦酸钠组,每组再抽取2只大鼠验证去卵巢模型造模成功。最后按照等效剂量换算公式予以各组灌胃处理,连续干预12周。灌胃结束后,测定大鼠的四肢抓力;取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称重并计算骨骼肌质量指数,行HE染色观察肌纤维形态结构、测量肌纤维横截面积。结果 假手术组、壮骨强肌方组和阿仑膦酸钠组大鼠的四肢抓力、腓肠肌指数、小腿三头肌指数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假手术组和壮骨强肌方组的腓肠肌肌纤维平均横截面积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而阿仑膦酸钠组相对于模型组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壮骨强肌方组和阿仑膦酸钠组3者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E染色镜下3组大鼠的骨骼肌纤维形态结构均好于模型对照组。结论 壮骨强肌方能够明显改善去卵巢模型大鼠骨骼肌的形态和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方式研究分析促进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术后康复的中药使用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科学文献等数据库近20年关于OVCF术后应用中药的文献,经筛选提取后建数据库。运用数据可视化、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方法,分析纳入中药的使用频次和药物组合规律。结果经严格筛选得到相关文献95篇,纳入76个不同处方,含127种中药。其中频次最高的中药为当归、熟地黄、杜仲、骨碎补、黄芪、续断、淫羊藿、茯苓、山药、牛膝、白芍、山茱萸、川芎,"四气"分类中最多为温性药。"五味"中频次最高为:甘味药、苦味药、辛味药。归经分类以归肝经、肾经、脾经最多。功效分类以补阳药、活血化瘀药、补气药、滋阴药、补血药为主。高频中药聚类分析得到4个聚类。关联规则分析2种药的关联有6条,3种中药的关联有4条。高频药物关联网络分析得到3个强关联。结论中药促进OVCF术后康复多使用补虚药和活血化瘀药,多归于肝、脾、肾三经,药性味多甘、苦、辛味与温性;药物之间配伍的原则总体以"补虚化瘀"为核心,兼以滋阴、壮阳、补气活血、祛瘀止痛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分析黄宏兴教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POP)的中医处方用药规律,探讨与继承黄宏兴教授治疗POP的辨治思想与用药经验。方法收集2017年5月至2020年11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黄宏兴教授门诊的POP病历,建立处方用药数据库,分别进行纳入中药频次统计、药性统计、关联规则分析、熵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方剂50首,涉及药物54味,分析得到高频用药包括甘草、半枫荷、黄芪、救必应、丹参、续断、杜仲等16味,纳入的中药多属温性药,多具甘、苦或辛味,归于肝经、肾经、脾经居多。另获取常用药物组合20组,挖掘新方8首。结论黄宏兴教授运用中医中药治疗POP,依据理论为,肾主骨理论、脾肾相关论、肝肾同源论与血瘀论,把握骨痿的病因病机,结合岭南中医药的特色,以补肾、健脾、活血为治则处方选药。  相似文献   
6.
简版:目的:观察经穴导入加味逍遥蒌贝散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经穴导入加味逍遥蒌贝散治疗,对照组给予枸橼酸他莫昔芬片口服。观察2组治疗前后乳腺症状积分、伴随症状积分和激素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骨重塑是修复骨结构的微损伤和替换老化骨组织的过程,对于保持骨骼的稳定性和完整性至关重要。研究发现骨重塑的循环标志物呈现出昼夜节律性变化,骨稳态也受到昼夜节律的影响,昼夜节律紊乱会导致骨质流失。Bmal1基因是生物钟的核心组成部分,在骨代谢细胞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Bmal1的异常表达将会导致骨重塑失衡。本文将对Bmal1在骨重塑中的作用进行综述,叙述其在成骨细胞、破骨细胞以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作用。旨在深入探索生物钟基因Bmal1与骨重塑的关系,以期为未来治疗骨重塑相关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发现,绞股蓝皂苷不仅具有抗炎、抗衰老等多重作用,而且还能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保护其氧化应激损伤;本研究拟探讨绞股蓝皂苷对C2C12细胞成肌分化的影响。方法 完全培养基培养C2C12细胞,细胞增殖贴壁后用含有不同浓度绞股蓝皂苷的分化培养基诱导细胞分化,每个浓度均设置3个复孔;第5天观察细胞分化的形态、计算细胞的分化活力,Western blot检测相关成肌标志物MYF5和MyoD1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MyoD1的表达,Image J软件计算肌管融合指数。结果 诱导C2C12细胞分化的第5天可见细胞分化为典型的肌管形态,10 mg/L和5 mg/L的绞股蓝皂苷浓度干预下的MYF5和MyoD1的表达较为显著,且肌管融合指数更高,相较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绞股蓝皂苷可促进C2C12细胞的成肌分化,以10 mg/L和5 mg/L的浓度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27 (interleukin-27, IL-27)水平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相关性及其对PMOP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1月到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住院和门诊治疗的8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绝经后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骨密度T值将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67例)和非骨质疏松组(17例)。收集并测定患者血清中IL-6、TNF-α、IL-27蛋白水平和β胶原降解产物(β-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β-CTX)、1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ropeptide of type Ⅰ procollagen,PINP)、血清骨钙素(osteocalcin,OC)的水平。比较两组受试者的基线数据及IL-6、TNF-α、IL-27、β-CTX、TPINP、OC的表达水平;分析IL-6、TNF-α、IL-27与年龄、骨转换指标的相关性;同时采用Logistics回归进行PMOP危险因素分析,在其基础上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IL-6、TNF-α对PMOP的预测效能。结果 ①两组受试者在身高、β-CTX、OC水平上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MOP组在体重、BMI方面均低于非骨质疏松症组,而在年龄、IL-6、TNF-α、IL-27、TPINP水平均高于非骨质疏松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不同中医证型间IL-6、TNF-α、IL-27蛋白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受试者的年龄与IL-27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值:0.263 P<0.05),IL-6和TNF-α水平与年龄无相关性;④受试者IL-6水平与TPINP水平呈正相关(r值:0.244 P:0.025),TNF-α、IL-27水平与骨代谢指标无相关性;⑤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体重、IL-6和TNF-α水平是PMOP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构建ROC曲线,显示IL-6与TNF-α对PMOP均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IL-6的AUC值、临界值、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0.884,5.038 pg/mL,88.2 %和77.6 %;TNF-α的AUC值、临界值、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0.843,7.593 pg/mL,76.5 %和76.1 %。结论 IL-27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IL-6和TNF-α水平是PMOP的独立危险因素,若血清中IL-6含量大于 5.038 pg/mL或TNF-α含量大于7.593 pg/mL,则需警惕PMO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