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文题释义:椎小关节:是真正的滑膜关节,具有关节面、关节软骨、关节腔和关节囊,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变动体位时损伤的小关节进一步受力卡压神经,疼痛通过上关节突与横突交界处绕行的脊神经后内侧支传递引起爆发痛。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1994年Reiley等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的基础上,设计了通过球囊扩张来纠正脊柱后凸畸形的技术,即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做为一种脊柱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手术安全性高等诸多优点,在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方面,可以更快地恢复身体动能及缓解疼痛,尽可能恢复椎体高度和矫正后凸畸形。 背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受到临床上广泛的认可,但因存在骨水泥渗漏、邻近椎体再骨折等并发症促使临床医生寻求新的治疗方案。 目的:对比研究椎小关节注射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对轻度椎体脆性骨折的疗效。 方法:纳入轻度椎体脆性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46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小关节注射组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组。2组患者在给予规范的抗骨质疏松治疗基础上,分别行小关节注射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第1,3,6,12个月时的数据,采用目测类比评分、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镇痛效果;采用椎体前缘高度、后凸角度、腰椎骨密度评估脊柱稳定性;比较再骨折发生率。研究方案的实施符合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的相关伦理要求,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结果与结论:①组内比较: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段的目测类比评分和ODI评分均显著降低(P < 0.01),在12个月时椎体骨密度显著升高(P < 0.05);经皮椎体后凸成形组的椎体前缘高度、后凸角度均优于治疗前(P < 0.01);②组间比较:治疗后1周和1个月时,小关节注射组的目测类比评分和ODI评分显著高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组(P < 0.05),而在第3,6,12个月时2组的评分无明显差异(P > 0.05);经皮椎体后凸成形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椎体前缘高度、后凸角度均优于小关节注射组(P < 0.01);③再骨折发生率2组差异无显著性(P > 0.05);④结果说明,经过规范的抗骨质疏松治疗后,小关节注射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都能为轻度椎体脆性骨折患者提供有效的镇痛,后者在快速镇痛和恢复脊柱稳定性方面有一定优势。 ORCID: 0000-0001-6535-7359(罗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2.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CDF)在神经组织减压以后能提供脊柱的稳定与脊柱序列的维持, 临床效果可靠。然而,融合术后出现的各种并发症使得我们不得不寻求更为理想的材料及术式,在颈椎退变性疾病的手术治疗中, 人工椎间盘置换(ADR)技术是融合技术的重要补充,经过30年的发展和探索,颈椎间盘置换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我科收治的具有完整资料525例颈椎病手术病例,依据影像学评价标准和前后路手术适应证对各种手术方式分布百分比进行分析,其中,非融合手术占23.5%,反映出对于颈椎病的治疗来说约80%的患者由于颈椎严重退变、椎管狭窄等因素不适合行ADR,而适合行ACDF、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ACCF)、颈椎融合+非融合术(Hybrid)及后路手术等。  相似文献   
3.
颈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 ACDF/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应用,临床疗效肯定。然而融合术后融合节段活动度丧失、邻近节段退变等问题困扰着脊柱外科医师。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CADR)可实现病变节段的彻底减压,重建颈椎序列,保留置换节段生物力学环境,是对融合手术的重要补充。经过十几年的迅速发展,学者们对CADR的研究逐渐深入,其临床应用病例不断增多,但是适应证的选择、术后异位骨化(heterotopic ossification,HO)、假体下沉、是否可以有效降低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等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们在激烈争论的同时,应该冷静思考:既然二者各有优缺点,能否寻找一种新的术式,综合CADR与ACDF/ACCF的优点,尽可能减少二者的缺点,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疾病治疗效果的认知更注重于生活质量的保证。对于脊柱外科医师来说,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解除疾病带来的痛苦,改善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治疗疾病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4.
<正>骨科关节置换术后可造成血管损伤、血流停滞及血液高凝状态,患者容易形成血栓。如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导致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 embolism,VTE)。目前临床上最常使用的预防药物为:低分子肝素(LMWH)、维生素K拮抗剂(VKA)、磺达肝癸钠等。为比较三类药物在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安全性,回顾性分析山西省4家省级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行关节置换术患者253例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