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3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40篇
综合类   87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33篇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7 毫秒
1.
循证医学与麻醉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证医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科学,是对传统经验医学的挑战。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个领域。现就循证医学的内容、方法及其在麻醉学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罗哌卡因为一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与布比卡因相比,二者作用强度、起效时间和作用持续时间近似,但前者具有在高浓度时对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毒性低,低浓度时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分离效果较好等特点,目前常用于术后镇痛或分娩镇痛。临床实践中有关罗哌卡因较布比卡因其他一些潜在的优越性,仍有待进一步证实。本研究比较0.5%、0.75%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用于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病人低位硬膜外阻滞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权重配方法探讨腹腔镜手术病人咪达唑仑、芬太尼、异丙酚复合麻醉诱导的优化配伍方案。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腹腔镜手术病人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31~55岁。诱导药物的低效量和足量分别确定为咪达唑仑0.02、0.06mg/kg,芬太尼2、6μg/kg,异丙酚0.5、1.5mg/kg。根据权重配方法,将病人随机分配至3种药物不同剂量组合的6个配伍组(n=10)。连续监测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各组依次静脉注射相应剂量咪达唑仑、芬太尼、异丙酚和罗库溴铵0.6mg/kg行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记录诱导前即刻、异丙酚注入后1、2min、插管即刻、插管后1、3、5、7min的BIS、MAP及HR。按权重配方法的剂量优化原则评判复合药效,分析各组份药的重要程度及相互作用的性质。结果以BIS为评价指标,当咪达唑仑0.06mg/kg、芬太尼5μg/ks、异丙酚1.0mg/kg配伍时,异丙酚为主药,异丙酚与咪达唑仑和芬太。尼具有相加性作用;以MAP为评价指标,当咪达唑仑0.06mg/kg、芬太尼5μg,kg、异丙酚1.5mg/kg配伍时,异丙酚为主药,异丙酚与咪达唑仑具有协同性作用,异丙酚与芬太尼具有相加性作用;以HR为评价指标,当咪达唑仑0.06mg/kg、芬太尼5μg/kg、异丙酚1.0mg/kg配伍时,芬太尼为主药,异丙酚与咪达唑仑和芬太尼具有协同性作用。结论腹腔镜手术病人咪达唑仑、芬太尼、异丙酚复合麻醉诱导在维持镇静方面为相加作用,在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方面为协同作用;优化配伍方案为咪达唑仑0.06mg/kg、芬太尼5μg/kg、异丙酚1.5mg/kg。  相似文献   
4.
硬膜外阻滞术中并发颈部皮下气肿少见,我们连续发生2例,报告如下。病例介绍例1 女性,24岁,因胆道术后残余结石伴感染,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加引流及左肝管引流术。术前检查除右上腹明显压痛外,其他均正常。于胸8~9  相似文献   
5.
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在晚期癌痛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芬太尼PCIA(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对晚期癌痛患者的止痛效果。方法 :PCIA采用LCP(负荷量+持续给药 +患者自控单次给药 )模式 ,根据镇痛、镇静评分调整给药速度和锁定时间 ,共 2 2例。结果 :采用PCIA止痛效果良好 ,患者能主动控制用药 ,避免阿片类药物的滥用并减少其毒副作用。结论 :PCIA是治疗晚期癌痛较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2.5g/L罗哌卡因用于上胸段硬膜外阻滞时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20例行择期乳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于T3-4硬膜外腔注入2.5g/L罗哌卡因10-15ml,观察用药前及用药后10、15、30min4个时点的呼吸功能变化,同时监测麻醉平面和循环功能。结果 硬膜外腔注入2.5g/L罗哌卡因后10、15、30min与麻醉前相比,潮气量、补呼气量和肺活量明显降低(P<0.05-0.01),呼吸频率增快(P<0.05),分钟通气量与SpO2保持不变(P>0.05)。胸部皮肤痛觉消失平面T1-2-T6-7,循环功能(HR、ECG、MAP、SBP、DBP)稳定。麻醉期间无其它不良反应。结论 2.5g/L罗哌卡因用于高位硬膜外阻滞,在获得满意镇痛范围及循环功能稳定的同时,肺通气功能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艾司洛尔预防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的疗效。方法:60例择期手术的全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诱导过程中静脉注射(静 注)艾司洛尔1.5mg/kg;B组静注生理盐水。观察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结果:A组气管插管后5minSBP较术前低(P<0.05),其余各指标无明显改变(P>0.05);B组插管前后1min和2min变化显著(P<0.01),两组间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结论:艾司洛尔能有效地抑制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8.
麻醉前应用长托宁与东莨菪碱对心率与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了解盐酸戊乙奎醚和东莨菪碱能否造成对心率和血压的改变及程度.方法:10~79岁手术病人80例,随机分为盐酸戊乙奎醚组和东莨菪碱组各40例.进手术室后肌注盐酸戊乙奎醚(0.3~0.8mg)或东莨菪碱(0.2~0.3mg).记录入室即刻、注射后15和30min三个时点的心率和血压,并以基础值为参考.结果:肌注盐酸戊乙奎醚患者的心率和血压有轻度变化,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东莨菪碱组患者心率明显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不增加心率.除心动过缓和心脏束支传导阻滞的病人外,可安全用于麻醉前给药.  相似文献   
9.
一氧化氮吸入用于心脏手术病人肺动脉高压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佳  方才 《安徽医学》2006,27(4):344-347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围手术期病人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如何有效治疗或缓解心脏手术病人肺动脉高压显得尤为重要。传统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局限或不满意。近年来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吸入治疗PAH的效果得到肯定,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本文结合近期国内外文献,就NO吸入用于心脏手术病人PAH治疗的相关问题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手术的患者,术后发生肺损伤的情况较为常见,这对患者的术后康复造成很大的影响。近年来,研究表明,各种细胞因子参与体外循环后肺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且临床麻醉领域有大量研究证明多种临床麻醉药物可以通过抑制机体细胞因子的合成,进而减轻体外循环术后肺损伤,具有肺保护作用。细胞因子细胞因子是一种由机体合成的主要参与免疫调节及炎症反应的物质,因细胞因子在炎症中的不同作用,可分为前炎性细胞因子和促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