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30篇
妇产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9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报道,1.5%~2%的孕妇在妊娠期接受非产科手术与麻醉[1]时应考虑孕妇发生重要的生理学改变以及胎儿的安全,并充分评估手术和麻醉的风险。近年来,腹腔镜手术逐渐应用于妊娠期的治疗,本文报道1例孕中期肥胖患者在腹腔镜下行巨大卵巢囊肿剥除术的麻醉及围术期管理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与传统无创血压(non-invasive arterial pressure,NIAP)监测相比,剖宫产脊椎麻醉(简称脊麻)时连续无创血压(continuous non-invasive arterial pressure,CNAP)监测是否有利于维持产妇血流动力学稳定。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在脊麻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2组,CNAP组(CS组)和NIAP组(N组)。血压的管理采用相同的方案,N组根据NIAP测定的血压数据,CS组根据CNAP测得的数据。我们比较了CNAP与NIAP监测的准确性和精确性,使用Bland-Altman散点图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记录两组产妇脊麻后低血压出现时间、低血压的发生率和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时间。结果 根据2 270对数据,CNAP与NIAP在SBP、DBP和MAP平均偏倚(NIAP-CNAP)和标准差分别为(-4±14)mmHg、(-9±14)mmHg和(-6±13)mmHg。脊麻后两组严重低血压发生率CS组明显低于N组(11.1% vs.28.9%,P=0.035),CS组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时间明显长于N组(93.5% vs.83.7%,P=0.01)。结论 与NIAP监测相比,剖宫产脊麻时CNAP监测有利于维持产妇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氨酚曲马多片剂用于妇科手术后疼痛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80例妇科手术病人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阳性药物对照试验方法,按1:1的比例分别进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当病人术后疼痛级别达到Ⅱ级以上时为观察O点,并开始给药.观察组首次给予氨酚曲马多片和盐酸曲马多模拟片各2片,对照组首次给予盐酸曲马多片和氨酚曲马多模拟片各2片口服,以后依据病人疼痛情况每6小时分别给予1~2片口服,每日用药最高剂量各不超过6片.共计给药时间为48 h.并在48 h的研究过程中分别记录0(给药开始作为评价起点0)、0.5、1、2、4、6、24、48 h病人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时点与基线的VAS差值及疼痛缓解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各时点与基线的VAS自身前后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8 h内两组疼痛清除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 h内两组VAS降至0分的时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受试者对镇痛效果的满意度和对其他镇痛药物的需求情况,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对照组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6例.结论 氨酚曲马多片剂用于妇科手术后疼痛治疗镇痛效果明显,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曲马多超前镇痛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腹腔镜手术由于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妇科手术中,但是术后切口疼痛仍然存在,尤其是术后24h内。超前镇痛是指术前即对伤害性感受加以阻滞而达到术后止痛或减轻疼痛的目的[1]。曲马多是中枢性镇痛药,作用于阿片受体及下行镇痛系统的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5HT)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羟考酮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行择期剖宫产术的单胎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羟考酮联合舒芬太尼组(OS组)和舒芬太尼组(SF组)。所有患者均采用腰硬联合阻滞,术后采用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镇痛泵配方:OS组为羟考酮50 mg+舒芬太尼50μg+雷莫司琼0.3 mg,SF组为舒芬太尼100μg+雷莫司琼0.3mg。药液均用0.9%氯化钠溶液配至100mL,持续剂量1mL/h,冲击剂量2mL,锁定时间为10min。于术后6h、12h和24h记录随访活动时切口疼痛评分(NRS-M)、静息时切口疼痛评分(NRS-R)、宫缩痛评分(NRS-U)、镇痛泵药物消耗量、患者满意度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OS组患者在各时点的NRS-M、NRS-R、NRS-U均低于SF组,按压次数及镇痛药的消耗量也低于SF组(P0.05)。SF组术后恶心发生率高于OS组(P0.05),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眩晕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术后采用羟考酮联合舒芬太尼行PCIA效果优于单独使用舒芬太尼,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异丙酚注射痛预测人工流产术后疼痛程度的准确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异丙酚注射痛预测术后疼痛程度的准确性.方法 拟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7l例,年龄20~40岁,ASA Ⅰ或Ⅱ级.以0.5 ml/s的速率静脉输注1%异丙酚2 mg/kg,当异丙酚给药量达1/3时暂停给药,采用口语等级量表评分法(VRS)评价异丙酚注射痛,VRS评分≥1分为发生注射痛,之后再给予剩余量异丙酚完成麻醉诱导.术后20 min时采用VAS评分法评价患者静卧以及下床站立时的疼痛程度,静卧时VAS评分≥30分为发生术后疼痛.计算异丙酚注射痛预测术后疼痛程度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异丙酚注射痛发生率为66%,VRS评分与术后静卧以及活动时VAS评分呈正相关(r=0.561,P<0.01;r=0.608,P<0.01).异丙酚注射痛预测术后疼痛的灵敏度为96%,特异度为52%.结论 术前异丙酚注射痛是预测人工流产术后患者疼痛程度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7.
剖宫产术患者蛛网膜下腔注射不同等比重局麻药的药效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患者蛛网膜下腔注射不同等比重局麻药的药效学.方法 拟在脊椎-硬膜外联合阻滞下行剖宫产术患者96例,孕37~41周,ASA分级Ⅰ或Ⅱ级,体重50~85kg,随机分为3组(n=32):布比卡因组、左旋布比卡因组和罗哌卡因组分别于蛛网膜下腔注射等比重0.5%布比卡因、等比重0.5%左旋布比卡因和等比重0.5%罗哌卡因.采用序贯法进行试验,初始剂量为9 mg,相邻剂量比为0.9,麻醉有效,则下一例患者采用低一级剂量;麻醉无效,则下一例患者采用高一级剂量.麻醉有效的标准:注射局麻药后15 min内感觉阻滞平面达到T7或以上、术中无牵拉痛、注射局麻药后45 min内硬膜外不需要追加局麻药.计算3种局麻药麻醉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和95%有效剂量(ED95)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结果 布比卡因麻醉有效的ED50(95%CI)、ED95(95%CI)分别为6.15(5.48~6.68)mg、7.62(6.91~11.82)mg;左旋布比卡因麻醉有效的ED50(95%CI)、ED95(95%CI)分别为8.06(7.46~8.62)mg、9.59(8.86~13.42)mg;罗哌卡因麻醉有效的ED50(95%CI)、ED95(95%CI)分别为10.55(9.73~11.49)mg、12.80(11.66~21.42)mg.布比卡因、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的效价比为1.00:0.76:0.58.结论 剖宫产术患者蛛网膜下腔注射等比重布比卡因、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麻醉有效的效价比为1.00∶0.76∶0.58.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46岁,身高163 cm,体重70 kg,因痛经2年、月经量增多3个月入院,诊断为: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肌腺症;右卵巢囊肿.拟在脊椎-硬膜外麻醉下行全子宫及右附件切除术.术前Hb 81 g/L,Hct 29.2%,Plt计数348×10~9/L,凝血酶原时间10 s,国际标准化比值1.06.高血压病病史5年,近2年口服氨氯地平,维持BP 130~150/75~95 mm Hg(1 kPa=7.5 mm Hg).  相似文献   
9.
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中及术后发生去氧饱和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筛选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中及术后发生去氧饱和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07年2月至2008年10月就诊于本院的气道异物患儿301例,年龄5月~12岁,ASA Ⅰ或Ⅱ级,记录患儿术前合并症情况、异物留存时间、异物种类、异物位置、通气方式、置入硬支气管镜时体动反应的发生情况、术后喉痉挛的发生情况、手术时间、拔管时麻醉深度、苏醒时间及术中、术后去氧饱和的发生情况.脉搏血氧饱和度<90%并超过5 S定义为发生去氧饱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术中及术后发生去氧饱和的危险因素.结果 术中去氧饱和的发生率为20.4%,术后去氧饱和的发生率为12.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合并肺炎、异物种类为植物种子类、手术时间>20 min、保留自主呼吸的通气方式是患儿术中发生去氧饱和的危险因素;异物种类为植物种子类及苏醒时间延长是患儿术后发生去氧饱和的危险因素.结论 术前合并肺炎、异物种类为植物种子类、手术时间>20 min、保留自主呼吸的通气方式是患儿术中发生去氧饱和的危险因素;异物种类为植物种子类及苏醒时间延长是患儿术后发生去氧饱和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妇科手术患者蛛网膜下腔注射布比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运动阻滞的的效应.方法 拟在脊椎-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行妇科手术的患者60例,ASA Ⅰ或Ⅱ级,年龄20~60岁,身高155~170 cm,体重指数<30 kg/m2,随机分为2组(n=30),布比卡因组(B组):蛛网膜下腔注射等比重0.5%布比卡因;左旋布比卡因组(L组):蛛网膜下腔注射等比重0.5%左旋布比卡因.采用序贯法进行试验,每组第1例患者局麻药剂量均为5 mg,剂量变化梯度为1 mg.运动阻滞有效定义为蛛网膜下腔注药结束后20 min内双下肢改良Bromage评分均达到3分.若上1例有效,则下1例采用低一级剂量;若无效,则下1例采用高一级剂量.采用概率单位回归法计算两药运动阻滞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结果 布比卡因运动阻滞的ED50及其95%CI为6.04(5.30~6.93)mg,左旋布比卡因运动阻滞的ED50及其95%CI为9.55(8.62~10.97)mg,布比卡因运动阻滞的ED50低于左旋布比卡因(P<0.01);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运动阻滞的效价比及其95%CI为0.63(0.52~0.75).结论 左旋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时运动阻滞的效应低于布比卡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