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报道1例因肺癌淋巴结肿大压迫周围组织,侵犯颈胸交感神经链导致由右手掌发起的全身灼热症,给予CT引导下胸交感神经链射频消融治疗,随访1个月,上肢及全身灼热症状未再出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臭氧注射治疗颈部及上肢急性期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嘉兴市第一医院疼痛科接受治疗的颈部及上肢急性期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11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脉冲射频组(A组, n=68)和脉冲射频联合臭氧注射组(B组, n=42)。A组男40例, 女28例, 年龄(71.9±9.9)岁;B组男23例, 女19例, 年龄(66.3±16.9)岁。随访并记录患者术前(T0)及术后 1 d(T1)、3 d(T2)、1周(T3)、1个月(T4)、2个月(T5)及3个月(T6)时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辅助性使用加巴喷丁的剂量、有临床意义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患者在T0、T1、T2、T3、T4、T5、T6各时间点的NRS评分M(Q1, Q3)分别为6(6, 6)、2(2, 2)、3(3, 4)、3(2, 3)、2(2, 3)、2(1, 3)、1(0, 2)分, B组患者分别为6(6, 6)、2(1, 2)、3(3, 4)、3(2, 3)、2(2, 3)、2(1, 3)、...  相似文献   
3.
<正>代偿性多汗症(compensatory hyperhidrosis,CH)是指经过手术切断或物理、化学毁损交感神经后,原发部位以外出现汗液增多的现象[1]。各类文献中报道的胸腔镜下交感神经切除术后CH的发生率从15%~90%不等[2,3],其中超过一半病人经历中重度CH,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国内外学者已尝试局部微波疗法[4]、肋间神经重建[5]等方式减轻CH的不良影响,并通过改良手术方式预防CH[6],取得了一定效果。近期我科收治了1例胸腔镜下交感神经切除术后复发合并代偿性多汗的病人,本例病人在尝试口服药物等治疗后难以承受其不良反应,因此寻求行射频治疗。入院后给予双侧胸交感神经联合双侧腰交感神经射频毁损治疗,有效缓解其右手掌多汗复发及左下肢代偿性多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三叉神经V3支术后疼痛复发的危险因素。
方法 选择2016年2月至2020年9月接受CT引导下微创手术治疗的三叉神经V3支下颌神经疼痛患者123例,男50例,女73例,年龄34~94岁,ASA Ⅰ或Ⅱ级。采用疼痛数字评分(NRS)评价复发情况,以NRS较术前基线下降≥50%作为未复发的标准,以术后1年为观察点,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性别、年龄、手术类型、有无合并症、有无既往手术史、术前疼痛分级和病程等指标。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出P<0.20的变量,采用双向逐步回归法进一步筛选对结局有重要贡献的变量,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对模型区分度进行评价以及采用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校准度,并采用Brier得分量化校准度评估,绘制列线图预测个体复发风险。
结果 术后1年复发17例(13.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手术类型和病程是术后1年复发的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OR=6.843,95%CI 1.425~32.854,P=0.016)和病程≥5年(OR=4.002,95%CI 1.265~12.661,P=0.018)是影响术后1年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球囊压迫术(OR=0.195,95%CI 0.038~0.991,P=0.049)是术后1年复发率的保护性因素。
结论 年龄≥65岁、病程≥5年发生三叉神经V3支术后疼痛复发的风险相对更大,对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其手术方式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到不同术式的优缺点,应该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