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影响卵巢次优反应人群行拮抗剂方案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胚胎移植(IVF/ICSI-ET)中新鲜周期取消移植的影响因素和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6年7月~2018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0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采用拮抗剂灵活方案超促排卵的169例卵巢次优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以黄体期激动剂长方案患者148例为对照组,拮抗剂方案组根据是否新鲜周期移植进一步分为鲜胚移植亚组(119例)、高孕酮取消移植亚组(32例),比较组间的临床和实验室情况。结果 拮抗剂方案与长方案应用于卵巢次优反应人群,均可获得较好的新鲜周期移植的临床妊娠率以及累积活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拮抗剂方案组新鲜周期移植取消率29.58%,高于长方案组的10.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孕酮升高(扳机日血清孕酮≥1.5ng/ml)是拮抗剂方案组取消鲜胚移植的最主要原因。拮抗剂方案两亚组比较,经黄体期雌激素预处理,高孕酮取消移植亚组较鲜胚移植亚组超促排卵启动日血清雌二醇更低、促黄体生成素较高,更早加拮抗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亚组外源性促性腺激素总量和总使用天数,扳机日促黄体生成素、获卵数、优胚数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卵巢次优反应人群行拮抗剂方案可以获得与激动剂黄体期长方案相当的累积活产率;早发孕酮升高是拮抗剂方案取消鲜胚移植的最主要原因;可能的危险因素包括雌激素预处理反应不良、过早添加拮抗剂、拮抗剂使用剂量过大或时间过长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内膜准备方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囊胚冻融移植(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EMs患者375个囊胚FET周期,按照子宫内膜准备方式分为:单纯人工周期组(HRT组,45个周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降调节后人工周期组(GnRH-a+HRT组,121个周期)和自然周期组(NC组,209个周期)。比较3种内膜准备方案的囊胚FET妊娠结局。结果 3组EMs患者间年龄、不孕年限、基础抗苗勒管激素(AMH)和基础内分泌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间移植胚胎数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移植日内膜厚度GnRH-a+HRT组显著厚于HRT组[(10.08±1.79)mm vs.(9.33±1.41)mm,P0.05]。HRT组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分别为71.43%和75.56%)均显著高于GnRH-a+HRT组(分别为46.63%和57.02%)和NC组(分别为44.13%和54.55%)(P0.05)。3组患者间多胎率、异位妊娠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HRT组流产率(2.94%)显著低于GnRH-a+HRT组(18.84%)和NC组(9.65%)(P0.05),且GnRH-a+HRT组流产率显著高于NC组(P0.05)。结论传统激素替代内膜准备方案可提高EMs患者囊胚FET周期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降低流产率,可作为EMs患者高效、经济的FET内膜准备方案。  相似文献   
3.
骨代谢是骨吸收和骨形成两方面动态过程,其分子机制涉及氧化应激、炎症因子、雌激素及相关受体(如AhR)等多种因素、多途径调节,在骨重塑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大气细颗粒物(airborne particulate matter,PM2.5)因其粒径小、表面积大、活性强,是有毒、有害物质吸附在其表面的有效载体,且气溶胶在大气中的沉降速率低、搬运距离远,对人体危害更大。PM2.5可随呼吸道于肺泡中聚集,破坏肺泡毛细血管屏障而进入循坏系统作用于全身各个脏器,造成各个脏器不同程度受损,并激活一系列全身的或局部的炎性因子、氧化作用和相关受体(如AhR)等对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的分化增殖起到调控作用,参与骨代谢。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PM 2.5对去势致骨质疏松症大鼠腰椎(L3~5)、右侧股骨骨密度及左侧股骨骨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将3周龄雌性SD大鼠(SPF级)适应生长一周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和PM 2.5低、中、高剂量组,行气道滴注PM 2.5混悬液或生理盐水,滴注5个月后将模型对照组和PM 2.5各剂量组通过切除大鼠双侧卵巢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假手术组仅切除卵巢周围约1 g的脂肪组织。继续气管滴注至第9个月末,其间分别测定去势后滴注第7、9个月末各组腰椎(L3~5)、右侧股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数值,处死大鼠后取左侧股骨进行三点弯曲试验。结果 气管滴注7个月后, 各组大鼠腰椎(L3~5)及右侧股骨 BMD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滴注9个月后, PM 2.5各剂量组大鼠腰椎及右侧股骨 BMD 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且PM 2.5各剂量组之间呈现一定的剂量关联趋势,中、高剂量组BMD降低趋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此外,从骨生物力学角度分析,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对照组、PM 2.5低剂量组的弹性载荷、极限载荷、弹性模量均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M 2.5各剂量组的股骨弹性载荷、极限载荷和弹性模量降低( P<0. 05),下降趋势与BMD一致,高剂量组下降最为显著。结论 PM 2.5加速了去势大鼠的骨密度降低,造成骨生物力学破坏,与PMOP的严重程度相关,具体机制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研究改良新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横形切口和弧形切口的临床优势。方法:随机抽取100例因产程异常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孕妇,子宫下段随机选择横形或弧形切口分成两组,各组50例,研究组采用锐性弧形切开子宫下段,对照组采用锐性横形切开子宫下段,比较分析两种不同子宫下段切口的术中出血量、子宫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子宫切口延裂、新生儿窒息及胎儿娩出时间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子宫切口长度、胎儿娩出时间及新生儿窒息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子宫切口延裂和术中出血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时子宫下段弧形切口可以减少术中出血,减少子宫下段切口延裂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生长不良患者行激素替代方案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口服雌激素的不同时间及剂量对内膜厚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子宫内膜生长不良患者行激素替代方案冻胚移植97个周期.根据临床结局分为着床组与未着床组,分析胚胎种植结局与内膜厚度的关系.根据雌激素的用药时间、剂量分组,分析雌激素不同的用药时间、剂量对内膜厚度的影响.结果 (1)胚胎着床组与未着床组比较,雌激素应用时间、决定移植日内膜厚度无统计学差异,但着床组的内膜增厚值(决定移植日减去用雌激素12 d内膜厚度值)明显大于未着床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口服雌激素第19~21天组决定移植日内膜厚度以及内膜增厚值与第13~15天组、第16~18天组比较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第22~24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每日口服雌激素6 mg组与9 mg组决定移植日内膜厚度、内膜增厚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内膜生长不良的患者在激素替代方案中内膜增厚值是影响冻胚移植结局的重要因素之一,雌激素用药时间在19~21 d最有利于内膜生长及胚胎种植,但加大剂量对内膜生长无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angiomyofibroblastoma,AMF)是一种常发生于女性外阴、阴道区[1-4]的良性软组织肿瘤,但在女性泌尿生殖道的其他部位(尿道[5]、膀胱后周间隙[6]、腹膜后间隙[7]、盆腔[8]、宫颈[9,10]、子宫肌层[11]、输卵管[12,13]、阔韧带[14,15])以及男性的腹股沟-阴囊区[16]也偶有病例报道。发生于子宫内膜的AMF极其罕见。现就近来我院收治的一例术前被误诊为子宫内膜息肉,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发生于子宫内膜的AMF病例,结合临床病理报告如下,并复习相关文献,加强对此肿瘤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大鼠孕期锌缺乏对胎鼠心脏特异性转录因子GATA结合因子4(GATA4)和Nk2型同源盒转录因子5(Nkx2.5)基因启动子区胞嘧啶-磷酸-鸟嘌呤(CpG)岛甲基化和组蛋白H3K9乙酰化水平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缺锌组、足锌组和配饲组(n=9),分别摄入含锌量为2.8、29.8、29.8μg/g的饲料,配饲组日饲料摄取量接近缺锌组。锌耗竭性喂养14 d后受孕,同法饲养至孕19 d剖腹取胎。观察胎鼠血锌水平和胎心组织锌含量,检测胎心组织GATA4和Nkx2.5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和组蛋白H3K9乙酰化的水平。结果:①3组胎鼠血锌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缺锌组显著低于足锌组(P0.001)和配饲组(P=0.014),配饲组与足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9)。②3组胎鼠GATA4和Nkx2.5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缺锌组显著高于足锌组(P=0.005;P=0.024)和配饲组(P0.001;P=0.029),配饲组与足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7;P=0.929)。③3组胎鼠GATA4和Nkx2.5基因启动子CpG岛乙酰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缺锌组显著低于足锌组(P=0.018;P=0.033)和配饲组(P=0.007;P=0.007),配饲组与足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1;P=0.512)。结论:大鼠孕期锌缺乏可导致胎心组织GATA4和Nkx2.5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和组蛋白H3K9乙酰化水平异常,提示心脏转录因子基因表观遗传学机制可能参与孕期锌缺乏对胎心发育异常的效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对冻融胚胎移植(FET)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EMs患者(A组,n=657)与盆腔输卵管因素不孕症患者(B组,n=3 271)解冻囊胚移植周期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结果 A组患者年龄大于B组[(32.07±3.92)岁vs.(31.41±4.42)岁]、不孕年限大于B组[(5.05±2.86)年vs.(4.61±3.19)年],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膜厚度[(9.97±1.81)mmvs.(9.69±1.75)mm]、移植囊胚数[(1.35±0.48)个vs.(1.34±0.47)个]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多胎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输卵管因素不孕症患者相比,EMs对FET的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PM_(2.5)暴露对去势SD雌性大鼠骨微结构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35、70、150μg/m3)的PM_(2.5)对SD大鼠进行气道滴注,随机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滴注后5个月末行去势手术;滴注后9个月末取股骨、胫骨、腰椎,运用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术(micro-CT)分别检测三者骨微结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M_(2.5)暴露组胫骨、股骨、腰椎的骨小梁骨密度(Tb.BMD)减小、骨体积分数(BV/TV)减小、结构模型指数(SMI)增大、骨小梁厚度(Tb.Th)减小、骨小梁数量(Tb.N)减少、骨小梁分离度(Tb.Sp)增加; PM_(2.5)暴露组中,胫骨骨小梁的BV/TV、Tb.Th、Tb.N、Tb.Sp指标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骨小梁的Tb.BMD、BV/TV、SMI、Tb.N、Tb.Sp指标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骨小梁的SMI、Tb.Th、Tb.N、Tb.Sp指标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micro-CT三维重建图结果看,与对照组比较,PM_(2.5)暴露组胫骨骨髓腔内明显空虚,骨小梁缺如;股骨Ward三角区骨小梁数量稀疏、间隙变大;腰椎骨小梁结构的完整性被破坏,杆状结构增多。结论表明PM_(2.5)暴露可使去势后雌性SD大鼠胫骨、股骨、腰椎骨小梁结构遭到破坏,数量减少,由片状结构转为杆状结构,由此可见PM_(2.5)暴露可加重绝经后骨量丢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