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摘要】 目的:评价椎体矢状切除技术在胸腰椎肿瘤中的安全性、有效性,探讨椎体分区、分型对手术的指导意义。方法:以椎体椎弓根的内侧缘、外侧缘和椎体中线为界,将椎体的解剖部位对称地分为Ⅰ/Ⅱ/Ⅲ区,并根据此分区进行分型,Ⅰ型,肿瘤累及Ⅰ区,矢状切除范围为同侧Ⅰ~Ⅱ区;Ⅱ型,肿瘤累及Ⅱ区,矢状切除同侧Ⅰ~Ⅲ区;Ⅲ型,肿瘤累及Ⅲ区,矢状切除同侧Ⅰ~Ⅲ区及对侧Ⅲ区。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收集于2018年6月~2021年12月在我科进行胸腰椎肿瘤矢状切除的患者共8例,男性6例(75%),女性2例(25%),平均年龄37.8±4.8岁。骨肉瘤2例,软组织肉瘤2例,转移癌2例,良性局部侵袭性肿瘤2例。Ⅰ型1例,Ⅱ型2例,Ⅲ型5例。分别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手术相关临床数据,包括肿瘤累及分区、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重建方式、手术并发症、复发率、远期并发症、Frankel分级,随访观察该术式的治疗效果。结果:随访时间22.3±3.9个月(12~40个月),术中失血量为1812.5±333.0ml,手术时间为369.6±27.7min。有1例软组织切缘阳性,因患者在外院首次手术造成硬膜粘连,我院进行第二次手术;所有患者骨切缘均为阴性。肿瘤学结果包括1例肿瘤局部复发合并远处转移,局部复发率12.5%(1/8),1例远处转移,无感染及死亡病例,未见内固定失败病例。Frankel分级手术后未见恶化情况。结论:基于我们提出的分区、分型系统,可以有效指导胸腰椎肿瘤的椎体矢状切除,保留部分椎体,有助于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骨是肿瘤继肺、肝之后第三大转移部位。随着相关学科的发展、多学科治疗模式的推进,尤其是靶向药物和免疫药物取得的进展,肿瘤患者生存期逐渐延长,出现骨转移概率逐渐增大,尤其是脊柱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有关脊柱转移瘤的治疗,近年临床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治疗模式不断发生变化。在外科治疗方面,外科手术微创化,影像导航下的内镜手术或机器人协助下的微创手术逐渐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方法治疗脊柱旁软组织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22年10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18例脊柱旁软组织肉瘤患者的资料。其中男性12例,女性6例。中位年龄为36岁(11~58岁)。病理诊断为滑膜肉瘤5例,纤维肉瘤2例,未分化肉瘤2例,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2例,不能确定具体类型的高级别肉瘤有2例,骨肉瘤1例,尤文肉瘤1例,腺泡状软组织肉瘤1例,去分化脂肪肉瘤1例,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1例。按照改良的脊柱旁软组织肉瘤分型,1型10例,2型和3型分别为3例和4例,2+3型1例。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11例患者接受术前化疗,1例接受术前免疫治疗和靶向药物治疗。1~3型脊柱旁软组织肉瘤的手术计划分别为:1型肿瘤行广泛切除手术,2型肿瘤行经椎弓根截骨的整块切除手术,3型患者通过切除部分椎体行广泛切除手术。8例患者因肿瘤切除后脊柱不稳定而行人工椎体置入和钉棒系统固定手术。术后6例患者接受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剂量为55~63Gy/25~30F,11例接受化疗,1例接受免疫治疗和靶向药物治疗。术后观察伤口并发症及肿瘤复发、转移情况。结果:1型患者中,7例实施广泛切除,3例实施边缘切除;2型患者中,2例实现广泛切除,1例实施边缘切除;3型患者均采取边缘(2例)或广泛(2例)切除方式切除肿瘤;2+3型患者实现边缘切除。2例患者分别在术后9d和23d出现手术伤口感染,经清创和使用敏感抗生素后,感染得到控制;2例患者出现术后肌力下降,经康复治疗和营养神经治疗后改善。中位随访时间为16个月(1~50个月)。3例患者在术后3~10个月出现局部复发,均未接受放疗。1例患者在术后3个月因肿瘤脑转移而死亡;4例患者在术后3~38个月出现肺转移灶,均接受内科治疗和肺转移灶切除,目前带瘤生存;其余13例患者无瘤生存。结论:脊柱旁软组织肉瘤在准确的病理诊断基础上,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方法治疗,可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