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术前MRI预测经皮椎体强化术(PVA)中骨水泥椎间盘渗漏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PVA治疗的127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比较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椎体部位、手术方式及术前MRI是否存在骨折椎体终板损伤、达终板骨折线、邻近椎间盘损伤及椎体裂隙时骨水泥椎间盘渗漏率的差异。结果 127例OVCF患者中,手术椎体179个,涉及358个终板及341个椎间盘。有终板损伤、达终板骨折线、邻近椎间盘损伤及椎体裂隙征象的骨水泥邻近椎间盘渗漏率分别为57.73%(56/97)、60.98%(25/41)、35.91%(51/142)、55.56%(20/36),均高于无上述征象椎体(P均<0.05)。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及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患者椎体骨水泥椎间盘渗漏率分别为26.67%(16/60)、42.86%(51/119),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5)。骨水泥注入量 ≤5 ml椎体骨水泥椎间盘渗漏率为31.19%(34/109),低于骨水泥注入量 >5 ml椎体。性别、年龄、手术椎体部位对邻近椎间盘骨水泥渗漏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MRI能有效预测PVA术中骨水泥向邻近椎间盘渗漏,选择PKP及控制骨水泥注入量等方式可以降低骨水泥椎间盘渗漏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腹膜后入路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腰椎结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腹膜后入路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2009年10月~2011年10月采用腹膜后入路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腰椎结核患者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26~62岁,平均38.2岁.L1~L2 2例,L2~L3 5例,L3~L4 4例,L2~L4 2例,L3~L51例,L31例,L41例;均有椎旁脓肿,单侧12例,双侧4例.12例合并腰椎后凸畸形,Cobb角5°~20°,平均11.2°±3.6°.神经功能受损2例,ASIA分级C级1例,D级1例.均采用腹膜后入路,其中4例双侧脓肿选择左侧入路,12例单侧脓肿选择脓肿侧入路.5例破坏L1或椎体破坏超过50%患者,采用传统腹腔镜技术操作,行前路单纯病灶清除及植骨,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9例病变累及2个椎体(椎体保留50%以上)者采用单孔腹腔镜技术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及内固定;2例病变累及2个以上椎体(椎体保留50%以上)者采用改良单孔腹腔镜技术,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及内固定.术前均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四联抗结核化疗2周,术后抗结核治疗9~12个月.结果: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40~365min,平均280min;术中出血量50~400ml,平均112ml.无术中并发症.2例术前神经功能受损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正常,ASIA分级均为E级.1例右侧入路患者术后即出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患侧下肢皮肤温度高于对侧,未行特殊处理,术后1周症状消失.1例L4~L5前路内固定患者术后3个月摔倒后出现L5椎体螺钉松动,予内固定拆除,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后2周Cobb角-10°~5°,平均-5.1°±2.7°,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随访3 ~22个月,平均12.1个月.末次随访Cobb角-10°~8°,平均-4.2°±2.1°,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Cobb角丢失2.6°±1.8°.末次随访植骨融合11例,融合时间6~12个月.11例完成抗结核治疗疗程者,末次随访均未见结核复发.结论:腹膜后入路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腰椎结核安全,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在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MRI检查中,常可发现椎间盘后缘纤维环上出现圆形或线状的高信号区(high-intensity zone,HIZ)。这种变化初始时并没有引起注意,直到1992年Aprill等[1]对这一现象进行描述后,才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笔者就腰椎间盘矢状位 MRI T2加权像局限性高信号区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寰枢椎脱位或称为寰枢关节脱位,是指寰枢椎间的稳定性受到破坏,寰枢关节失去正常对合关系而导致严重临床症状的一种病理解剖状态。寰枢椎脱位在国内及国际上有很多分类方法,国内应用最多的是根据其疾病进程及严重程度,分为不稳定(通过体位改变即可复位)、可复性(颅骨牵引可复位)、难复性(牵引无法复位需手术松解复位)及骨性脱位(骨性融合)。近年来枕颈交界区疾患诊断与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针对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和基础研究逐渐深入,脊柱外科同道对于寰枢椎脱位的认识也愈发全面。但是对于难复性及骨性寰枢椎脱位的治疗目标仍存在较多争议。以往多认为寰枢椎的完全复位是外科治疗的终极目标,因为完全复位后延脊髓的压迫会得到彻底解除,颈椎的力线也会恢复正常。这无疑是正确的;但由于疾病的病理解剖学因素限制实在不能达到完全复位怎么办?临床工作中因追求通过手术达到完全的解剖复位而导致神经损伤甚至截瘫的临床教训时而有之。对于难复性脱位有必要为追求完全复位冒完全性截瘫的风险吗?部分复位可行吗?不复位、单纯减压是否可行?是否必须行风险较大的前路松解术?后路松解是否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单一入路或前后联合手术应如何选择?针对上述争议,我刊特邀部分专家围绕该内容展开讨论,以期为寰枢椎难复性及骨性脱位的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腹膜后腔镜下手术治疗骶髂关节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骶髂关节感染并不常见,其中化脓性骶髂关节炎占全身骨关节感染的1%~2%[1],而骶髂关节结核占全身骨关节结核的10%[2]。骶髂关节感染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3]。回顾分析2012年1月~12月收治的2例骶髂关节感染行腹膜后腔镜下手术清创治疗的患者,旨在探讨手术入路的建立和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核因子-κB(NF-κB)、白介素-18(IL-18)和P物质(SP)在ModicⅡ型改变软骨终板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因单节段腰间盘退变性疾病行椎体间融合术的患者41例,男18例,女23例,年龄20~70岁,平均47.1±13.7岁。根据手术节段终板有无ModicⅡ型改变,将其分为ModicⅡ型改变组(A组)和无Modic改变组(B组)。同时收集因腰椎爆裂性骨折行前路手术治疗的5例年轻患者作为对照组(C组),男3例,女2例,年龄20~29岁,平均24.2±3.7岁。对术中取出的软骨终板标本行HE染色观察软骨终板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IL-18和SP表达阳性率及阳性细胞指数。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C组软骨终板无明显退变,A组退变程度重于B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B、C组NF-κB阳性细胞指数分别为55.39±17.74、36.01±14.80、4.42±2.84,IL-18阳性细胞指数分别为45.23±12.95、30.22±12.01、5.22±3.46,SP阳性细胞指数分别为38.29±19.26、25.83±16.52、0.97±1.32。A、B组NF-κB、IL-18和SP阳性细胞指数均明显高于C组(P<0.05),A组明显高于B组(P<0.05),NF-κB与IL-18的表达水平呈高度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ModicⅡ型改变软骨终板中NF-κB、IL-18和SP表达的阳性细胞数显著性升高,可能是ModicⅡ型改变引起腰痛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后路小切口下B-Twin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手术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退变性腰椎不稳症患者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33~65岁,平均44岁。腰椎前屈后伸侧位X线片显示所有患者存在腰椎不稳,其中L4/512例,L5/S18例。MRI显示不稳节段合并中央型椎间盘突出9例,侧方椎间盘突出11例;同时合并腰椎管狭窄15例,其中侧隐窝狭窄11例,中央型椎管狭窄4例。均采用后路小切口下椎间盘切除、神经根管探查减压和B-Twin椎间融合术。结果:手术时间为1.3~2.3h,平均1.8h;术中出血量为70~90ml,平均80.7ml。术中无硬脊膜损伤,术后无脑脊液漏、神经功能损伤、伤口血肿等并发症发生。失访1例,19例随访6个月~2.5年,平均1.3年。患者术前Osweste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为38.74±4.70分,术后第3天为12.26±2.18分,术后3个月为9.95±2.39分,末次随访为8.05±2.07分,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P0.01,术后3个月与术后第3天比较P0.05,末次随访时与术后3个月比较P0.05。术前病变椎间隙高度为9.73±1.49mm,术后第3天为13.53±1.63mm,末次随访为12.32±1.42mm,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P0.01,末次随访与术后第3天比较P0.05。10例融合器出现2mm以内沉陷,5例出现较明显沉陷(2mm),无融合器脱落。18例患者植骨融合,1例未融合但无任何临床症状。2例仍有腿部疼痛,1例予保守治疗后好转,1例为骨粒脱落所致未进一步治疗。结论:后路小切口下B-Twin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创伤较小、安全性较高、近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脊柱手术中影响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因素,总结提高术中神经监测成功率的技术要点。方法:回顾分析476例脊柱手术中使用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s,MEP)、自由肌电图(free-run electromyography,Free-run EMG)多模式联合监测患者的资料,对术中神经监测出现异常改变的患者进行原因分析。结果:76例术中电生理监测发生异常,其中21例患者因术前存在神经功能障碍,8例因手术操作引起神经损伤,7例因肌松药使用不合理,8例因不合理使用吸入麻醉药,3例因患者发生肌颤导致下肢SEP监测异常,4例因电磁场干扰,7例因患者体位摆放不当,7例因电极线连接故障,11例原因不明。其中28例经采取合理干预措施使得神经监测异常得以纠正。结论:对诱发异常的病例应从操作技术、麻醉、电磁场环境、患者因素等多方面逐一分析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以提高监测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早发性脊柱侧凸(early onset scoliosis,EOS)的概念最早由Dickson提出[1],他将5岁之前发生的脊柱侧凸定义为"earlly onset".有作者认为EOS较婴儿型侧凸的命名更为全面、贴切,一方面可包括其他病因的侧凸如先天性、神经肌肉性、特发性及其他综合征所伴发的侧凸,另一方面,5岁是肺部发育的一个分水岭,5岁时肺容量可达成人的30%左右,5岁之前出现的侧凸对心肺功能产生较大影响,处理也更为麻烦[2].  相似文献   
10.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褪黑素能够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脂肪细胞诱导分化,但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目的:探索褪黑素是否通过核受体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α介导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脂肪细胞诱导分化的作用机制。 方法:无菌采集骨髓样本,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分离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表面表型。然后将细胞分为褪黑素组、CGP52608组和对照组,分别以含褪黑素、CGP52608脂肪维持液和正常的脂肪诱导液进行诱导,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核受体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α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及其成脂肪分化过程中的表达特征。用受体特异性激活剂 CGP52608,考察核受体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α激活状态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肪分化的影响。 结果与结论:原代分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旺盛,呈纤维梭状,流式鉴定间充质干细胞表型结果示,CD34和CD45表达阴性,CD29,CD44与CD105表达阳性。荧光定量PCR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高表达褪黑素核受体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α,而且褪黑素能够呈浓度依赖性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α;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也证实褪黑素呈浓度依赖性促进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α在蛋白水平的表达。在成脂肪分化过程中,褪黑素在早期明显上调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α表达,但在中后期就维持在相对低水平。最后,用CGP52608激活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α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肪分化被抑制。因此,褪黑素通过核受体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α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肪分化,褪黑素在调节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