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累及干骺端胫骨干复杂骨折的微创治疗方法(经皮钢板内固定术)及其疗效。方法自2003年2月至2004年10月治疗14例复杂胫骨干骨折,采用间接复位技术和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采用Johner-Wruhs评分标准[1],治疗结果:优10例,良4例。临床愈合时间3~5个月,无畸形愈合、感染、钢板断裂等情况。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累及干骺端胫骨干复杂骨折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可以减少骨折端血供的破坏,促进骨折的愈合,减少并发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行钢板内固定治疗且获得随访的23例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病例均采用后内侧入路,行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进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结果 2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0~54.0个月,平均20.2个月。无患者发生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松动、断裂等情况。所有骨折均获得愈合,愈合时间为14.0~27.0周,平均17.3周。患者的完全负重时间平均为术后18.2周。骨折愈合后,根据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5例,良5例,中3例,优良率为87.0%。结论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采用后内侧或内侧入路进行钢板内固定治疗,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4.
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膝关节炎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关节镜技术的熟练应用,对化脓性膝关节炎进行彻底的微创清创成为可能。自2004年1月~2006年12月,笔者应用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膝关节炎10例,结合术后积极的康复训练,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有急性化脓性膝关节炎患者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6~48岁,平均28岁。血源性感染8例,关节腔内药物注射引起感染2例。术前细菌培养阳性的8例,致病菌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术前1d,最高体温平均为(38.8±0.5)℃。行关节镜下清创引流术的指征为:有明确关节内脓液抽出病史;关节穿刺液常规检查发现脓细胞;关节液白细胞计…  相似文献   
5.
殷小军  杨惠光  周枫 《江苏医药》2007,33(9):965-965
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常见骨折,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是肱骨近端骨折发生率高的主要原因.青壮年患者,此类骨折往往由高能量创伤所致.按Neer 1970年提出的四部分骨折分类法,二、三、四部分骨折保守治疗通常难以取得满意效果,目前多主张手术治疗.而以往的内固定技术很难达到坚强稳定,使肩关节早期安全功能锻炼.2005年2月~12月,我院应用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LPHP)治疗肱骨近端Neer二、三、四部分骨折20例,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7.
对深Ⅱ度烧伤创面进行保守削痂自体刃厚皮移植术,能尽量保留真皮厚度,减轻瘢痕挛缩程度,改善创面外观及功能.2007年11月-2009年1月,笔者单位采用保守削痂+自体皮移植术修复Ⅱ~Ⅲ度创面,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足底动静脉泵预防深静脉血栓护理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全髋关节置换术已成为治疗骨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的主要手段,如何减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日益受到临床关注。2005年11月~2006年11月,我科对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使用足底动静脉泵,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有限元分析双钢板平行固定和垂直固定对不同类型肱骨髁间骨折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 CT扫描获得肱骨远端断层图像,利用软件Mimics及Ansys建立正常肱骨远端有限元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制成六种肱骨髁间骨折模型(高T型、低T型、H型、Y型、内侧λ型和外侧λ型)。在骨折模型的内侧柱和外侧柱分别模拟7孔解剖型锁定钢板固定,根据其固定的方式分为平行固定组和垂直固定组。各模型均施加300 N压缩载荷。结果各模型加载后的最大位移均位于肱骨外侧髁。垂直固定均较平行固定的位移大,在低T型和H型骨折模型中更显著,垂直固定较平行固定的位移大44.47%和34.08%。von Mises应力在接近肱骨髁上骨折断端的螺钉及钉孔周围最高。在除Y型外的其余五种骨折模型中,平行固定均较垂直固定的最大应力值更小,应力分布相对均匀。结论两种不同双钢板固定方式对肱骨髁间骨折稳定性的影响与骨折的类型有关,低T型和H型骨折模型中,选用平行固定方式有更大优势。  相似文献   
10.
2007年9月-2010年4月,我科采用骑缝钉内固定治疗19例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疗效满意。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9例,男13例,女6例,年龄18-58岁。新鲜骨折17例,陈旧性骨折或者骨折不愈合2例。合并同侧胫骨骨折2例,同侧股骨髁骨折2例,同侧髌骨骨折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