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1篇
外科学   17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化瘀补肾方对卵巢切除小鼠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 3月龄雌性C57BL/6小鼠48只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化瘀补肾方组各16只。模型组和化瘀补肾方组小鼠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术(OVX)建立骨质疏松症模型。术后12周,各组小鼠建立左侧胫骨中段骨折模型。术后给予化瘀补肾方组小鼠化瘀补肾方灌胃,给予假手术组与模型组小鼠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至骨折术后4周取材。检测各组小鼠血清雌二醇水平,采用Micro-CT检测小鼠第4腰椎及左侧胫骨的骨密度,检测左侧胫骨最大应力,对左侧胫骨石蜡切片进行阿尔辛蓝/橙黄G染色,观察骨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OVX后4周开始,模型组小鼠体重明显升高,并持续高于假手术组(P0.01)。骨折术后4周,模型组小鼠血清雌二醇和第四腰椎骨密度(BMD)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化瘀补肾方组小鼠血清雌二醇水平和第四腰椎BMD高于模型组(P0.01)。Micro-CT三维重建显示,模型组左侧胫骨仍有明显的骨折线,骨痂生长不明显,化瘀补肾方组骨折线模糊,骨痂形成明显。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BV/TV(P0.01)、Tb.Th(P0.05)和Tb.N(P0.01)均明显降低,Tb.Sp明显升高,化瘀补肾方组小鼠的BV/TV(P0.05)、Tb.Th(P0.05)相较于模型组则显著升高,但Tb.N、Tb.S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胫骨的最大应力在骨折术后28 d时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化瘀补肾方组小鼠胫骨的最大应力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阿尔辛蓝/橙黄G染色显示,假手术组和化瘀补肾方组骨痂组织处于塑形期,可见明显骨小梁结构,而模型组骨痂组织内见大量脂肪组织,骨小梁稀疏。结论化瘀补肾方能有效促进去卵巢小鼠的骨折愈合,改善愈合骨组织的生物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细胞和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间充质干细胞广泛受到关注和研究,具有易分离获取、培养过程相对简单等优点,并且能够自我更新并分化成多种细胞类型,包括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等,是较为理想的种子细胞。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大量的研究基础上,脂肪、骨骼肌、滑膜等多种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也广泛应用在骨及软骨组织的体内研究和体外研究中。虽然间充质干细胞在基础性研究方面取得了飞跃进展,但在临床推广应用干细胞治疗上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对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机理尚不明确,对其定向分化无法进行精确调控,且存在诸多限制骨和软骨再生的几个因素,很大程度上影响治疗的效果,故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检测骨疏康颗粒(GSK)对去卵巢(OVX)小鼠的体重、血清骨代谢指标和组织形态学的作用,进一步阐述GSK延缓OVX小鼠骨量丢失的药理学作用。方法 3月龄雌性C57BL/6 J小鼠去卵巢造模后,一周内给予GSK灌胃3个月:低[2 g/(kg·d)]、中[4 g/(kg·d)]、高[8 g/(kg·d)]。干预期间,分别在1、2、3月内,称量各组小鼠体重。实验结束后,采集各组小鼠血液检测骨吸收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的水平和骨生成指标: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INP)、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N)的水平;同时,阿尔新蓝染色观察腰椎骨量变化。结果 GSK干预1、2、3个月后,小鼠体重未见明显的变化。GSK干预3月后小鼠血清中β-CTX的表达水平下降;骨生成指标PINP、ALP和OCN水平升高。GSK干预后OVX小鼠腰椎的骨量增加、腰椎结构相关参数优化。结论 GSK同时调控OVX小鼠的骨吸收和骨生成指标的表达,延缓OVX诱导的骨量丢失,提高OVX小鼠的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法 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筛选上海市部分社区居民(年龄≥50岁),检测腰2-腰4椎体及髋部骨密度(BMD),填写中医证候问卷,运用SPSS 18. 0和SPSS Clementine 12. 0进行关联性分析和数据挖掘。结果共纳入社区217例50~86岁间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其中60例脾肾阳虚者,约27. 65%; 65例肝肾阴虚者,约29. 95%; 39例气滞血瘀者,约17. 97%。女性骨量减少患者与肝肾阴虚、脾肾阳虚证型关联性强,而男性与气滞血瘀证型关联性中等。结论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的中老年人群更易出现骨质疏松,女子以肝为先天,男子以肾为先天,临床诊治中应重视肝脾肾、气血等病理变化与体质、性别、年龄等因素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城乡间骨密度(bone mass density,BMD)存在差异,但是对于差异高低的具体归属尚无定论,而且造成差异的众多因素互相交叉渗透,对于其中造成差异的生理学机制往往较少涉及,甚至有诸多矛盾之处。本综述力求归纳总结目前较成熟的研究结论,并以各自支持的观点分类列举,分为乡村BMD高于城市、城市BMD高于乡村及其他影响因素3部分,其中乡村BMD高于城市的理由包括:生活节奏、日照时间、睡眠时间、重体力活动4个方面;而城市BMD高于乡村的原因则包括:社会经济水平、教育水平、生育水平及初潮年龄及大气环境4个方面;其他不确定的影响因素主要涉及吸烟饮酒、膳食摄入和先天方面。在以城乡间各个因素具体差异数值支撑的同时,挖掘并整理了可能造成差异背后的生理病理学机制,以及相关临床试验及动物学实验的内容,综合国内外较为权威的结论进行综述。一方面在于整理目前最新的研究结果,为将来严格意义的城乡BMD水平临床研究提供一定借鉴;另一方面为深入探究导致二者差异的实验研究提供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骨质疏松性骨折(osteoporotic fracture,OPF)患者与非OPF患者肌肉病理状态及组蛋白甲基化情况的差异。方法 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伤科随机收取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OPF和非OPF患者,手术内固定时取骨折部位肌肉,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RT-qPCR检测,评估OPF患者和非OPF患者的肌肉病理状态差异和组蛋白甲基化情况。结果 HE染色显示OPF患者肌肉与非OPF患者肌肉相比,肌肉松弛现象比较明显,而非OPF患者肌肉较紧实。MASSON染色显示OPF患者肌肉与非OPF患者肌肉相比,肌肉胶原纤维分布更多。骨折断端肌肉RT-qPCR显示OPF患者较非OPF患者SUV39H1基因相对表达量增高。骨折断端肌肉免疫组化显示OPF患者较非OPF患者肌肉H3K9Ac乙酰化程度低,肌肉H3K9me3甲基化程度高。结论 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肌肉更加松弛,胶原纤维含量增高,而这可能是由于肌肉组蛋白甲基化程度升高,乙酰化降低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身痛逐瘀汤对胫骨骨折小鼠的骨修复作用。方法 将6~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和身痛逐瘀汤组,每组20只。当两组小鼠成功建立右侧胫骨骨折复合髓内固定模型半小时后,身痛逐瘀汤组给予浓度1.375 g/mL身痛逐瘀汤药液0.2 mL/d,生理盐水组给予同体积0.9 %NaCl溶液,两组均连续灌胃5 d。造模后,活体监测小鼠的后肢淋巴管回流功能、骨折断端软组织肿胀度和足底热敏痛阈;造模14 d后取材,检测骨痂形态计量学;造模后28 d后取材,检测骨折愈合生物力学性能。结果 ①造模后第1天(P<0.001)和第7天(P<0.001),身痛逐瘀汤组的淋巴管清除率优于生理盐水组。②造模后第2~7天,身痛逐瘀汤组后肢软组织肿胀度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③造模后第1天,身痛逐瘀汤组的足底热敏痛阈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P<0.01)。④胫骨Micro-CT重建显示,身痛逐瘀汤组小鼠比生理盐水组的骨痂量更多,骨小梁更致密,骨折线更模糊;定量分析发现身痛逐瘀汤组骨痂的BV/TV(P<0.01)和Tb.N(P<0.05)优于生理盐水组。⑤身痛逐瘀汤最大应力(P<0.001)和屈服应力(P<0.001)高于生理盐水组。结论 身痛逐瘀汤能促进淋巴管回流,减轻骨折后肿痛症状,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MH7A)炎症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选用人类风湿性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MH7A)为研究对象,TNF-α诱导MH7A细胞,用不同浓度的槲皮素干预,RT-PCR法检测对IL-1β、IL-6、IL-8、MMP-1、MMP-3、MMP-13的变化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对NF-κB的影响。结果槲皮素浓度依赖性地降低TNF-α诱导的MH7A细胞IL-1β、IL-6、IL-8、MMP-1、MMP-3、MMP-13的表达,对TNF-α诱导的MH7A细胞NF-κB的磷酸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槲皮素可有效地减轻类风湿性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炎症因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其机制可能和抑制NF-κB的表达相关,槲皮素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潜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女贞子-淫羊藿中活性成分,通过筛选抗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活性靶点,完成“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的图解,阐述女贞子-淫羊藿联合应用的分子调控机制及其配伍的科学性。方法女贞子和淫羊藿的活性成分使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进行筛查,采用维恩图对其进行筛查,OP的活性靶点运用疾病靶点数据库进行筛选,将以上数据导入网络可视化软件Cytoscape 3.7.1进行整理,对有效靶点可以使用KEGG数据库进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女贞子、淫羊藿活性成分根据药物相似性(DL)和口服生物利用度(OB)值检索出潜在活性成分共33个,及其相对应的227个潜在作用靶点;检索疾病靶点数据库得出与OP密切相关的靶点190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治疗OP的关键通路主要为破骨细胞分化通路、癌症途径等12条信号通路。结论女贞子-淫羊藿配伍的多成分在治疗OP方面具有多靶点、多通路的中医药特点。  相似文献   
10.
骨形成和骨吸收之间的协调平衡共同维持着骨重建的稳态。由于衰老、雌激素缺乏等因素引起体内氧化体系与抗氧化体系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导致活性氧生成增多,发生氧化应激。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活性氧所引起的氧化应激反应对骨重建过程中的骨形成和骨吸收均有重要的影响,机体内积累产生的过多活性氧通过对细胞因子、酶活性以及信号通路的调节,干预核内基因的转录表达,最终导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增殖凋亡或分化功能的异常,使骨重建失衡,形成以骨吸收为主的代谢性骨病,从而引起骨质疏松症。因此,笔者就近年来氧化应激的产生及氧化应激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破骨细胞的影响,骨质疏松症的抗氧化治疗等方面作一综述,对进一步认识氧化应激在骨重建中的生理病理学机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