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36篇
临床医学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研究CXC-型趋化因子4(CXCL4)对体外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诱导小鼠骨髓来源单核巨噬细胞(BMDM)向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无菌分离小鼠BMDM,使用50 ng/mL M-CSF以及不同浓度的CXCL4刺激细胞,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在M-CSF及RANKL均存在的前提下,以不同浓度的CXCL4作为干预因素,体外诱导细胞分化为破骨细胞,另设组加入BX471阻断剂处理细胞。TRAP染色法观察破骨细胞的形态并统计破骨细胞数目,RT-PCR检测JDP-2、NFATc1、c-Fos、MMP-9、TRAP、CTSK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不同浓度梯度的CXCL4均可增强BMDM的增殖活性及迁移能力;在RANKL及MCSF均存在的前提下,加入不同浓度CXCL4的各实验组的TRAP染色阳性的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而在BX471阻断剂预处理组中TRAP染色阳性的细胞数量低于各实验组,但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CXCL4能够上调破骨相关基因的表达,而BX471则能部分抑制上述mRNA表达的增高(P<0.05)。结论:CXCL4能提高BMDM的增殖及迁移能力,并促进RANKL介导的BMDM向破骨细胞分化,其促进作用可能与CXCL4/CCR1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经牙槽嵴进顶行上颌窦底提升术时使用或不使用骨替代材料的临床效果及义齿功能的使用情况。方法:2013-01—2014-09期间,于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科行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并同期植入种植体的患者共57例、73枚种植体。其中23例、34枚种植体在上颌窦底提升术的同时使用骨替代材料。34例、39枚种植体在经上颌窦底提升术的同时未使用骨的替代材料。分别在术后3、10 d,义齿负载后6~18个月进行随访。通过临床观察和CBCT影像学检查对患者种植术后软硬组织进行评估,采用视觉测量尺(visual analog scale,VAS)获得患者满意度。结果:经牙槽嵴顶提升同期植入骨替代材料的研究组可用骨高度为2.01~7.53 mm,平均值(5.62±1.61)mm,平均提升高度为(7.30±1.95)mm;未植入骨替代材料的研究组可用骨高度为3.98~9.24 mm,平均值(6.29±1.47mm),平均提升高度为(3.33±1.27)mm。术后经植入骨替代材料的25名患者中,8例患者出现软组织红肿,占34.78%;未植入骨替代材料的34名患者中仅3例患者出现术区软组织红肿,占17.65%。两组患者均无面部肿胀、术区软组织红肿及愈合不良等情况。未植入骨替代材料组患者的满意度度平均值为7.29,较同期植入骨替代材料组患者的满意度5.61相比更高。义齿负载6个月以上,两组的种植义齿周围软组织探诊深度值以及种植体周骨组织吸收量的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牙槽嵴顶行上颌窦底提升术时,无论是否使用骨替代材料,在影像学检查中上颌窦内均可见新骨形成。与使用骨替代材料相比,经牙槽嵴顶行上颌窦底提升术时不使用骨替代材料,患者的术后反应小,患者的主观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3.
大脑中与感觉、运动、学习、语言和认知有关的系统都集中于大脑皮层,面部初级感觉和运动皮层在控制颌面运动功能时发挥重要作用。口腔环境改变时,可以引发初级感觉和运动皮层结构改变及功能重组,初级感觉和运动皮层的神经可塑性反应了神经系统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大脑皮层中初级感觉和运动皮层的神经可塑性研究对于揭示大脑活动规律、实施临床矫治和干预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管径TiO2纳米管对于小鼠C2C12成肌细胞增殖、铺展、黏附和分化的影响。方法:通过阳极氧化的方法,用10、15、20 V电压制备3组不同管径的TiO2纳米管,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测得3组管径分别为25、50、100 nm。在各组样品表面接种C2C12成肌细胞,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SEM观察细胞形态,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观察不同管径TiO2纳米管对于小鼠C2C12成肌细胞分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不同管径TiO2纳米管均促进了C2C12成肌细胞的增殖,其中50 nm管径组效果最佳,100 nm管径组效果减弱。50 nm和100 nm管径组能伸展出更多的伪足和伪板,促进了细胞的黏附和铺展。50 nm管径组在3 d和7 d时均上调了Myog、Myh3和Myod1这类成肌相关基因的表达。结论:50 nm管径的TiO2纳米管能促进小鼠C2C12成肌细胞的增殖、铺展、黏附和分化。  相似文献   
5.
《口腔医学》2017,(7):651-655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FGFs)在多种生理和发育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与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迁移紧密相关。人类和啮齿类动物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家族中包括22个成员(FGF1~FGF23,其中人类FGF15和鼠FGF19尚未明确),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参与胚胎发育、器官形成、组织修复、新陈代谢、肿瘤形成等多种过程中。但在多种成纤维细胞因子中,关于FGF11的报道相对较少。该综述详细介绍了FGFs的作用机制、生物学功能及研究进展,概括了FGF11的作用,并展望了FGFs在口腔医学研究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坏死性凋亡对牙周炎免疫微环境的影响及机制初探。方法:筛选出牙周炎中差异表达的坏死性凋亡相关基因,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计算其中的核心基因并构建诊断模型。分别分析牙周炎与健康组中的免疫细胞相对丰度,并计算其与坏死性凋亡相关基因的相关性。收集人健康牙龈与炎症牙龈组织,并提取其RNA,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验证坏死性凋亡核心基因的组间表达。结果:共有10个坏死性凋亡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其中核心基因共有8个,炎症组织相对于健康组织,浆细胞、B细胞、中性粒细胞与NK细胞含量升高,而巨噬细胞、休眠树突状细胞含量下降。其中,混合系激酶域样伪激酶(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 like pseudokinase,MLKL)、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 (absent in melanoma 2,AIM2)与浆细胞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坏死性凋亡对牙周炎免疫微环境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7.
《口腔医学》2017,(10):885-888
目的定量测量CEREC CAD/CAM系统中生物仿造咬合面与天然牙咬合面的变化。方法通过Infinite Focus扫描系统获取20个完整的上颌第一磨牙的超硬石膏模型的三维模型。在模型的三维坐标系统中测量近中舌尖最高点(lMPC)及中央窝最低点(lCP)相对近中颊尖最高点的高度以及过近中舌尖最高点和中央窝最低点直线与水平面之最小夹角(∠MPC)。随后在石膏模型上进行近中舌尖的嵌体窝洞预备。于CEREC椅旁系统之中利用生物仿造模式(biogeneric tooth model)自动生成嵌体设计并在瓷块中切割出修复体。瓷嵌体就位于石膏模型后置于Infinite Focus中扫描并测量相同的3个指标。通过t检验检测3组指标的差值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索各指标的变异与牙尖斜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各指标间的变异分别为ΔlMPC=(101.87±33.21)μm,ΔlCP=(-201.72±55.28)μm以及Δ∠MPC=(4.66°±0.31°)。3组指标之差值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指标的变异中只有Δ∠MPC与牙尖斜度存在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生物仿造模式自动生成之修复体咬合面与原天然牙咬合面仍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来源于脂多糖(LPS)诱导的牙周炎大鼠上颌骨的间充质干细胞(MSC)表达破骨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注射脂多糖构建牙周炎大鼠模型,6周后,处死大鼠,利用Micro CT观察上颌骨骨吸收情况,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的变化,抗酒石酸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上颌骨内破骨细胞的数量;体外分离和培养大鼠上颌骨来源的MSCs,荧光定量PCR(q PCR)检测两组间充质干细胞中M-CSF、OPG和RANKL m RNA表达量,并计算OPG与RANKL的比值。结果:Micro CT显示实验组大鼠上颌骨牙槽骨吸收明显;HE染色显示实验组切片中牙龈明显退缩,结合上皮根向增殖,并有炎性细胞浸润;TRAP染色显示实验组上颌骨内破骨细胞数量明显增多;荧光定量PCR显示实验组BMMSCs表达的M-CSF增加,表达的OPG和RANKL减少,但OPG与RANKL的比值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来源于LPS诱导的牙周炎大鼠,其颌骨的间充质干细胞在炎症状态下,表达的与破骨相关因子上调,可能有增强破骨细胞的功能,能加速骨吸收进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锥形束CT对儿童上颌前牙区多生牙定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连续收集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就诊的136例多生牙患儿的锥形束CT影像学资料,分析多生牙的数目、位置、形状、大小、生长方向及其与邻近组织的关系。结果:136例患儿共182颗多生牙全部显示,其中90例为1颗多生牙,46例为2颗多生牙;92颗位于11与21牙位间,123颗位于舌侧;110颗为圆锥形,平均长度为(12.72±2.12)mm;88颗倒置生长,116颗与邻近恒牙或恒牙胚接触;101例恒牙列伴有各种异常。结论:锥形束CT能准确诊断和定位多生牙,可作为多生牙患儿术前常规检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破骨细胞作为骨代谢过程中唯一一个具有骨吸收功能的细胞,其功能异常会引起骨代谢类疾病。细胞融合是破骨细胞形成过程中的重要过程,对于破骨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发挥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列举一些在破骨细胞融合过程中的相关因子及其影响因素,阐明其在融合过程中可能的相关分子机制,旨在为治疗破骨细胞相关的骨代谢疾病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