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7篇
儿科学   3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5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04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鼠卵巢辐射损伤后腰椎骨密度、微结构和生物力学的改变。方法手术暴露大鼠双侧卵巢并应用50Gy的γ射线局部照射,术后90d取大鼠腰椎,DEXA测定骨密度,扫描电镜显示微结构,并行压缩实验检测腰椎最大载荷。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卵巢辐射组大鼠的腰椎骨密度显著减少(P<0.05),骨微结构破坏,生物力学性能下降(P<0.05)。结论卵巢辐射损可导致大鼠腰椎的骨质疏松样改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腘窝直接皮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转位修复腘窝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3年6月至2019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收治的9例腘窝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男6例,女3例,年龄25~73岁,平均49.6岁,腘窝缺损创面为6.5 cm×3.5 cm~17.0 cm×8.5 cm。根据解剖学基础,结合腘窝缺损创面的位置、大小、形状,设计并切取腘窝直接皮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转位修复腘窝缺损创面,皮瓣面积最大为18.0 cm×10.0 cm,最小为7.5 cm×4.5 cm。根据皮瓣成活、感染控制、弹性色泽、外观形态、供区瘢痕、皮肤感觉、膝关节活动功能、患者认可度等情况,对患者术后疗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9例皮瓣术后全部顺利成活,供、受区伤口一期愈合,其中2例皮瓣远端发生皮缘坏死,给予换药处理后完全愈合。术后均获6~60个月随访,平均33个月,皮瓣成活优良,形态满意,色泽、弹性、质地与周围正常皮肤接近,供区瘢痕较小。疗效评价:满意8例,一般1例,无不满意。膝关节功能优7例,良1例,可1例。皮瓣肿胀评级,早期:Ⅰ度6例,Ⅱ度2例,Ⅲ度1例,Ⅳ度0例;后期:Ⅰ度8例,Ⅱ度1例,Ⅲ度0例,Ⅳ度0例。结论腘窝直接皮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移位修复腘窝缺损创面方法简便、安全可靠、损伤较小,易于推广,是修复腘窝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骨缺损的修复是临床上一项具有挑战性的难题。体内试验表明,6×6×10mm3的骨缺损即需要通过骨移植来修复[1],脊柱融合[2]、内植物和假体表面涂层的处理[3]也需要骨移植。骨移植手术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单、双侧接骨板治疗干骺端粉碎股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22根人工股骨标本建立干骺端粉碎股骨远端骨折(AO分型:C2.3)模型,随机分成2组,每组11根。单钢板组用外侧远端解剖锁定板固定,双钢板组外侧用远端解剖锁定板、内侧用直型锁定接骨板固定。每组标本中5根进行垂直加压,3根进行循环垂直加压测试,检测干骺端内侧间隙压缩位移,剩余3根进行极限加压测试,记录固定失败时的最大负荷。结果 垂直加压测试中,单钢板组平均内侧压缩位移为(2.61±0.28) mm,双钢板组为(0.46±0.08) mm。循环垂直加压测试中,单钢板组平均内侧压缩位移为(1.56±0.12) mm,双钢板组为(0.43±0.05) mm。极限加压测试中,单钢板组平均最大负荷为(5 567±338) N,双钢板组为(9 147±186) N,每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钢板固定干骺端粉碎股骨远端骨折的内侧抗压缩能力较单钢板固定显著增强,使股骨远端内侧结构更加稳定,有助于病人早期功能康复锻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三种不同麻醉方式在急性股骨颈闭合性骨折高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的疗效分析.方法 前瞻性分析2014年2月—2020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麻醉科收治120例急性股骨颈闭合性骨折高龄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男性55例,女性65例;年龄70~90岁,平均75.5岁;均为单侧股骨颈骨折;患者受伤致手术时间2~4d.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身麻醉插管组(插管组)、全身麻醉喉罩组(喉罩组)、连续硬膜外神经阻滞组(神经阻滞组),每组40例,三组患者均在一个手术治疗组.记录并进行比较手术中三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液量、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睁眼时间、术后定向力恢复时间、术后麻醉随访情况).结果 术前操作时间神经阻滞组高于插管组(27.8±1.5)min vs.(17.1±1.5)min及喉罩组(22.3±1.6)min,插管组又高于喉罩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液量、术中输血量和手术时间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阻滞组术后睁眼时间(手术操作过程中会给予镇静药物让患者入睡)[插管组(17.5±3.2)min,喉罩组(17.6±3.3)min,神经阻滞组(11.2±3.2)min]和术后定向力恢复时间[插管组(17.7±2.9)min,喉罩组(17.9±3.1)min,神经阻滞组(11.9±2.7)min]均较插管组及喉罩组显著缩短(P<0.05);神经阻滞组麻醉恢复期骚动发生率显著低于插管组及喉罩组,但同时术后随访时,患者不适主诉发生率神经阻滞组明显高于插管组及喉罩组(P<0.05).结论 三种麻醉方法在高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各有优缺点,喉罩麻醉具有操作简单,麻醉效果满意,术后不适主诉少的优点,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采用保守治疗6 ~36个月龄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随访结果,回顾分析在该治疗模式下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AVN)的相关因素.[方法]随访2007年12月~2009年12月在本院采用双侧内收肌松解、手法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方法治疗有完整资料的6~ 36个月龄DDH患儿,治疗结果的评价采用周永德、吉士俊的方法,根据影像学表现和Bucholz-Ogden分型标准进行AVN评价.[结果]63例101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25~4.25年,平均3.2年.优良率为80.2%,13髋发生AVN,发生率为12.8%,3髋发生再脱位,发生率为2.9%.[结论]采用内收肌松解、手法闭合复位、屈髋90°~ 120°外展位外固定是治疗6~36个月DDH一种良好方法,AVN的发生与患儿的脱位程度、股骨头骨化中心发育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不应用负压引流进行临床观察,为术后不放置负压引流提供参考。方法随机将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30例患者分为应用负压引流15例(负压组)和不应用负压15例(非负压组)。观察术后第3天的炎症指标(WBC、CRP)、RBC、Hb、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时间,对功能恢复情况进行HSS评分。结果随访1年,两组患者在术后炎症指标、Hb下降程度、感染发生率、功能恢复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在无明显凝血功能障碍、假体选择合适、术中止血良好的情况下,可不应用负压引流。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压疮的动物实验研究,探索治疗压疮的有效方法。方法将雄性新西兰兔建立压疮模型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对照组创面涂抹蛋清,单纯负压组单纯使用负压封闭材料覆盖,钻孔负压组使用负压封闭材料覆盖结合骨组织钻孔,生长因子组使用负压封闭材料覆盖结合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每周更换负压封闭材料进行创面观察(肉芽组织情况,创面表面积,切取创面组织行切片HE染色)。结果除对照组创面于5周愈合外,其余3组均于4周愈合。第1周创面表面积钻孔负压组及单纯负压组大于对照组(P0.05);单纯负压组、钻孔负压组、生长因子组于第1、2、3周HE染色纤维细胞密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愈压疮切实有效,早期结合使用促软组织生长方法可加强疗效。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比较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解剖单束保残重建和ACL解剖双束重建治疗ACL损伤的手术效果。 方法随访2021年1月—2022年4月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200名,其中保残单束组100名,解剖双束组100名,进行术前术后膝关节功能的评估,随访1年。 结果ACL保残单束组和解剖双束组在术后1年的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膝关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解剖双束组在术后恢复对抗性运动的比例较高(P=0.041)。 结论ACL解剖单束保残重建和ACL解剖双束重建在术后恢复日常生活的差异不明显,若进行激烈的对抗性运动,则ACL解剖双束重建可能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