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59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2.
目的探索Torin1、Nutlin-3a对促进人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早期心肌细胞成熟的影响。方法将Torin1和Nutlin-3a作用于3T3细胞,通过细胞免疫荧光、流式细胞分析技术等验证其抑制细胞增殖的效果;再将药物作用于人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早期心肌细胞,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细胞成熟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利用qRT-PCR检测心肌细胞成熟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利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心肌细胞的形态、肌节发育情况;利用膜片钳电生理技术评估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相关指标,包括频率、振幅、动作电位时程等,评价其成熟情况。结果细胞免疫荧光、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显示,Nutlin-3a和Torin1可以抑制3T3细胞的增殖,使细胞退出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Nutlin-3a组和Torin1组cTnT、cTnI蛋白表达量相比DMSO组有增高的趋势。qRT-PCR结果表明,Torin1处理后的心肌细胞增殖存在减少趋势,并且可能更多地以脂代谢为能量代谢方式,心肌特异性标志表达量增高提示心肌细胞内结构可能更加成熟。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形态趋近长棒型,其中Torin1组心肌细胞肌节更加丰富,排列更加规整,更加接近成熟心肌细胞形态。膜片钳电生理实验结果分析显示,Torin1组和Nutlin-3a组振幅、最大去极化速率、动作电位平台期、APD30、APD70、APD90、阈电位绝对值相比对照组有增大的趋势,Torin1组和Nutlin-3a组动作电位频率相比对照组有减少的趋势,表明Torin1和Nutlin-3a处理人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早期心肌细胞,可能促进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成熟。结论用Torin1和Nutlin-3a处理人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早期心肌细胞,可一定程度上改善细胞成熟的相关指标,mTOR信号通路可能是心肌细胞成熟的关键调控通路。  相似文献   
3.
脊髓性肌萎缩(spinal muscular atrophy, SMA)是一种罕见的神经肌肉性疾病,是儿童期最常见的遗传致死性疾病之一。这类患儿因为全身肌肉萎缩及其他畸形的存在,麻醉存在一定的难度。文章介绍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分型、麻醉管理(麻醉前评估、麻醉方式和药物的选择、术后监护及镇痛)及其治疗进展对麻醉的影响,为拟...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儿童术中低体温发生的相关因素。构建并验证儿童术中低体温的预测模型,并转换成可视化列线图。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式,选取于2019年1月1日至8月30日在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使用R语言统计软件将前期数据按70%和30%比例随机抽取建模组和验证组。建模组数据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立术中低体温风险预测模型,根据Logistic回归方程构建列线图,并在验证组中验证。结果 共收集1 085例患儿临床资料。儿童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为17.33%。手术类型、年龄、ASA分级和术前体温是儿童发生术中低体温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0.01)。建模组列线图预测儿童术中体温过低的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70。验证组列线图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89。KS校准曲线拟合度检验结果显示模型可信度高,变异度小,拟合度尚可。结论 术中低体温是儿童手术常见的不良反应。构建的列线图对儿童术中低体温的预测能力尚可,可为儿童术中低体温的早期预防与控制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背景 七氟醚因其具有无刺激味、诱导迅速及对呼吸循环影响小等特点,目前广泛应用于小儿全身麻醉的诱导和维持.但小儿七氟醚麻醉后躁动发生率远高于成年人,对术后管理非常不利. 目的 提高小儿七氟醚全身麻醉苏醒的质量. 内容 系统回顾近年来小儿七氟醚麻醉后躁动的研究,综述其可能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 趋向 七氟醚麻醉后躁动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特别是基础研究还需深入.  相似文献   
7.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和先天性心脏病(CHD)之间存在着内在关联,特别是左室流出道疾病和单心室畸形引起的循环功能紊乱、心脏手术和体外循环产生的应激反应、循环中内毒素和促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升高等因素都参与了NEC的发病机制.现就先心病小儿NEC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小剂量氯胺酮用于小儿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氯胺酮是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药,与NMI)A受体的苯环己哌啶(PCP)位点结合而发挥镇痛作用,也可能通过促进内源性阿片肽的释放而发挥作用.其镇痛作用显著,起效快、时效短,对呼吸、循环影响较小,无阿片类药物恶心、呕吐、皮肤瘙痒、成瘾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背景 越来越多的动物研究显示全身麻醉药能够导致发育神经元的凋亡,流行病学研究亦表明,患儿在3岁前接受长时间或/和多次全身麻醉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明显增加;然而,全身麻醉药导致发育神经元毒性的机制尚未阐明,临床上也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目的 通过综述全身麻醉药导致发育神经元毒性的可能机制,探讨可能的防治措施.内容全身麻醉药通过不同的分子途经调控发育神经元并能够启动或加速神经元的凋亡.首先,由于发育神经元内Cl-的浓度较高,全身麻醉药激活γ-氨基丁酸A(γ-aminobutyric acid A,GABAA)受体后可促进Cl-由胞内流向胞外,进而导致神经元兴奋性中毒.其次,氯胺酮上调能够渗透钙离子的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nate,NMDA)受体可能会导致钙超载.第三,全身麻醉药抑制前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向成熟BDNF(mBDNF)的转化,进而通过P75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 neurotrophin receptor,p75NTR)通路诱导神经元凋亡.第四,一些全身麻醉药也能够造成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积聚,在钙超载和ROS的共同作用下可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全身麻醉药物引起神经网络活动的紊乱也可以导致神经元凋亡和认知功能障碍.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靶向相关的离子通道、控制钙超载、减少ROS产物以及减轻神经元凋亡可有效保护全身麻醉药物导致的神经元变性.趋向 全身麻醉药可通过不同的分子途经导致发育神经元凋亡,将这些分子或分子途经作为潜在的靶标可以对全身麻醉药诱发的功能障碍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